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徽州人受“朱学”影响,修谱之风愈加浓厚。《安徽绩溪瀛洲章氏宗谱》在2008年面世,其谱系部分对族人有一定实用价值,便于相互联系。但受多种因素制约,它又确实存在较多缺陷,行家多有批评。基于《安徽绩溪瀛洲章氏宗谱》编修内容,试从谱名、文字资料等方面对旧谱的疑点和差错、排行、标点符号以及谱系排列、兼祧与过继、家庭婚姻状况等略加评析,意在抛砖引玉,亦供正在修谱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元代周德清是系统收集梳理元曲曲牌的第一人.他在《中原音韵》中开列了“乐府三百三十五章”,分属于12宫调之下.这个调名谱囊括了元曲的绝大部分牌调,成为此后元曲曲牌研究的起点.但它毕竟是元曲曲牌研究的草创之作,尚有粗疏之处,有重新检讨的必要.本文即根据元陶宗仪《辍耕录》卷二十七“杂剧曲名”表、明臧晋叔《元曲选》所录“天台陶九成论曲”曲牌表及《太和正音谱》、《北词广正谱》、《南北词简谱》、《北曲新谱》等曲谱,对照现存元曲作品,对《中原音韵》“乐府三百三十五章”失收、误收、重收曲牌进行了辨正,共增补曲牌12章,删并曲牌18章.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徽纸”“徽纸”是指徽州历史上所产的优质纸张。古代徽州造纸业非常发达。唐、宋时期徽州一带出产的纸有“澄心堂”、“凝霜”、“麦光”、“冰翼”、“龙须”等。《新安志》说:“歙县、绩溪界中,有地名龙须者,纸出其间,故世号龙须纸。”徽纸深得南唐后主李煜的赏识。宋代诗人梅尧臣有诗“南唐李氏有国日,百金不许市一枚”,足见徽纸的名贵。明嘉靖《徽州府志》记载,宋代休宁水南及虞芮、和睦、良乡一带出产“进札”、“殿札”、“玉版”、“观音”、“京帘”、“堂札”等名号的优质纸。说明徽纸业在唐、宋时期很繁荣。此后,元代的徽…  相似文献   

4.
徽州商人“贾而好儒”社会地位的获得受到家庭、店铺、宗族等社会化因素的影响;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徽州商人们学习商人的基本职业技能和行为规范,并将传统文化价值观内化,形成了不同于其他商帮的社会特征。  相似文献   

5.
《髹饰录》是明代徽州人黄大成著述的一部有关传统髹饰技法的专著,是我国现存唯一一部古代漆工艺书籍。借助《髹饰录》相关记载,分析徽州漆器髹饰五大技法的工艺流程,梳理徽州漆器髹饰技艺的技法门类与发展特点.通过“利用第一,楷法第二”的髹饰工则,进而了解徽州漆工的髹饰理念,从而促使人们对当时徽州髹饰工艺的历史和发展状况有更深了解,有利于徽州漆器髹饰技艺在中国漆艺发展传承脉络中地位的确立。基于《髹饰录》的徽州漆器髹饰技法研究,对于更好地保护与传承徽州传统髹饰技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关于敦煌文书S.2052《新集天下郡望氏族谱》的写作年代,王仲荦先生认为“大概是唐德宗时代的作品”,理由是:“这件文书里有处州松阳郡出五姓之语,处州原名括州,唐德宗名适,故大历十四年即位后避帝嫌名,改括州为处州:唐宪宗名纯,即位后元和元年改淳于复姓单姓于。《新集天下郡望氏族谱》中,已改括州为处州,而淳于复姓尚仍旧称,可见这个氏族谱,是大历十四年以后、元和元年以前的产物。”(《〈新集天下郡望氏族谱〉考释》,载《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论集》第2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唐耕耦先生则认为其写作时间“当在开元中期以后,后到什么时候,不能断定”。(《敦煌四件唐写本姓望氏族谱残卷研究》,载《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论集》第2辑)其实,从地理沿革来看,这两种观点都有商榷的余地。  相似文献   

7.
徽学064程必定徽商兴衰的文化解读069李琳琦略论郑玉的教育思想073梁仁志,等明清侨寓徽商子弟的教育科举问题077周惊涛徽州存世家谱的社会史资料价值170孟庆惠徽州民间歌谣中的妇女形象174王振忠徽州女童的战争日记———1937-1938年《腾正日记》抄本260周晓光徽州学术文化理念的历史变迁268刘道胜论传统方志修纂与官方主流学术的统一———以徽州方志为中心272苏平儒道合流与程大昌的经世思想277苏惠慧论元代新安理学家陈栎404栾成显经济与文化互动———徽商兴衰的一个重要启示410董家魁徽商衰落原因新探416方春生徽商的思变与“贾而好儒…  相似文献   

8.
徽州地处皖南,包括沈歙、黟、休宁、绩溪、祁门、婺源六县.明清时期是徽州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商业经过长期的徘徊起伏,这时迈向顶峰,“徽商”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商人群体.徽州文化在雄厚的传统积淀上,继往开来,呈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形成了包括哲学、医学、绘画、戏剧、建筑、食品等整体的“*学’体系。文风郁盛、人才辈出,根据《朱元明清澈州各县进土人数表》,明清两代徽州回了618名进士,①其中不乏内阁辅臣、太坏侍印,·人才出于教育.当我们赞叹徽州人才伟盛时,应该雷到它的繁育的成功.本文将不齐浅四,试对明清时用…  相似文献   

9.
《绩溪南关悖叙堂宗谱》是许、余二姓的合谱,成书于光绪十五年(1889),收录的文献极为丰富,在谱牒理论、成同兵燹、宗族规章、里居民俗等方面的记载尤重,具有较高的史学、谱牒学和民俗学的研究价值;著录的文献类型突破传统体例的束缚,折射出徽州族谱体例与内容在晚清时期出现嬗变的迹象。  相似文献   

10.
民俗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国传统社会最具典型意义的区域,徽州民俗文化的研究将会对重构徽州社会起到重要意义。以《重印绩溪县志》为主要资料,以期重构民国时期绩溪县的传统节庆民俗生活时态,同时对其特点及成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地方高校根据实际情况在《大学语文》教学中融入地方文学,是课程教学改革凸显“地方性”的重要体现.以“徽州文学”为例,从徽州文学的创作状况、主要类型、基本精神等方面论述徽州文学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另外徽州文学进入《大学语文》教学在内容设计方面可以通过凝练主题及根据特定主题选取地方文学的经典作品体现教学内容的鲜明主旨,同时通过相应的单元拓展体现教学内容的开放性.  相似文献   

12.
家谱是记载家族繁衍发展历史的文献资料.通过分析一部典型的明清时期徽州族谱——《潭渡孝里黄氏族谱》,从其保存大量的家族史文献资料、社会经济史资料以及村落社会史资料三个方面探讨,可以看出该谱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探究徽州族谱的史料价值,对研究明清时期徽州宗族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论徽州家谱的评价理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徽州家谱数量众多的原因与其理论发展的高度是分不开的,尤其是家谱评价理论的丰富与徽州家谱的繁荣有直接关系。在家谱评价标准方面,徽州家谱形成了对家谱整体方面的评价,还对家谱书法、家谱功能、家谱类别等具体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评价标准。在评价方法方面,提出了诸如“知人论世”、“因其文而得其心”等具体评价方法。徽州家谱的评价理论指哥着徽州谱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令公家何在     
功盖天下、再造唐室的郭子仪是陕西省华县东关人。《临邑郭氏族谱》中“系出陕西西安府华州华阴”与颜真卿《郭子仪家庙碑》中“徙华阴兮”之“华阴”,指的并不是作为行政区域的“华阴县”,而是指华山(包括太华山与少华山)北面地区。  相似文献   

15.
明清徽商的藏书与刻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徽州地处安徽皖南山区,山林青葱,水色清秀,物产丰饶,人文荟萃.自东晋南渡,特别是两宋经济重心南移以后,这里逐渐形成颇具经济、文化特色的名区,历史上名噪一时的新安商人、新安理学、新安医学、新安版刻,便是其中最集中、最典型的代表,也是今日海内外徽学研究的中必课题. 藏书与刻书,是“贾而好儒”的徽商特色之一.他们从事这项活动,尽管有射利、射利兼射名、射名等不同的目的,徽州书商的藏书与学者的藏书的性质和目的是不同  相似文献   

16.
贵州余庆县田氏和翁安县王氏均自称为清初平南亲王尚可喜之子尚之信后代。本文通过《田氏族谱》、“尚易田氏”碑刻、田氏族内历代传说与顺治《三韩尚氏族谱》、康熙《尚氏宗谱》、乾隆《尚氏宗谱》比较对照,并结合相关史料对贵州田氏和王氏是否是尚之信后代进行考证,以有助于清代社会史研究。  相似文献   

17.
从《江宁府志》曹玺传可得出结论:曹锡远即为曹雪芹上世入辽始祖。辽阳一籍并非铁岭一籍;曹雪芹关外祖籍应是辽阳;曹锡远乃曹端可七世孙曹以缮,曹以缮之名列于《南昌北直合谱》和《氵更阳曹氏族谱》上,因此说曹寅为“丰润人”也不错。曹玺确为宋枢密武惠王彬之后。说曹雪芹关内祖籍丰润比原来更有根据  相似文献   

18.
“徽州文化”,指的是原徽州属下歙县、黟县、休宁、祁门、绩溪和婺源等6县所出现的既有独特性,又有典型性,并具有学术价值的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它根植于本土“小徽州”,伸展于中华大地,尤其伸展于以江南(苏州、松江、常州、镇江、江宁、杭州、嘉兴、湖州、太仓)和淮扬地区,以及芜湖、安庆、武汉、临清等城市为基地形成的所谓“大徽州”,由大小“徽州”互动融合形成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它包涵着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徽州文化虽然糅合了一些地方性的因素,但作为程朱理学的故乡,其保留正统文化的原典最多,发扬光大的成份亦众,成为中…  相似文献   

19.
徽州族谱的类型和名称中原大族迁居徽州以后,各宗族为了纪世系,叙昭穆,辩亲疏,明确后裔辈份及其尊卑嫡庶等级,普遍撰修宗谱。类型有郡谱,徽州六县范围内所有大族合编一谱,如《新安名族志》;县谱,以一县为范围,合编各大族谱,如《休宁名族志》;合族之族,凡属一姓,共同编谱,如《新安武口王氏世系谱》;分支主谱,某族某支的单  相似文献   

20.
笔者近来认真阅读了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一册》(以下简称教材Ⅰ)与人教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数学第一册》(以下简称教材Ⅱ),并作了认真的对比与研究.《教材Ⅰ》最大特点是一改过去《教材Ⅱ》严谨、抽象的味道,在每章均有人文色彩非常强的引言,作为一章内容的导入,使学生对该章学习的内容产生悬念,发生兴趣,从而初步了解学习该章内容的必要性.另外,像“问题探讨”“、阅读思考”“、数学实验”“、多知道一点”等这些不作教学要求的阅读材料,供学生课外阅读,扩大了学生知识面、激发了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