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务英语教学既需要学生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也要求学生有丰富的商务知识与文化素养。教学中应把握好语言、商务与文化的有机融合,以确保商务英语综合教程的教学效果。本文基于《商务英语综合教程》,结合商务英语专业特点,对商务英语教学中英语知识和商务与文化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增强学生职业能力是高职院校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分析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文化知识与能力、商务知识与能力和跨专业能力。结果显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文化知识与能力、商务知识与能力较弱,而跨专业能力较强。在专业建设和教学中,要明确专业培养目标、更新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方法和强化校内外实训等来提高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3.
商务英语的教学与通用英语的教学有着很大程度的差异,商务英语教学的课堂上不应仅限于教师讲授商务知识与单纯地培养英语语言能力。商务英语的特殊性使其课堂应该是一个学生展示自我能力与挖掘潜力的平台。文章分析了商务教学的特点与常见模式,认为通过不断开拓摸索灵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参与到每一项商务活动学习中,以此来挖掘学生的潜能,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与信心,从而培养其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拓创新与团队合作的精神,使商务知识和英语语言的学习与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培养共同进行。  相似文献   

4.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商务能力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务英语专业是一门语言与国际商务技能相结合的专业,其技能型人才培养不仅是英语听、说、读、写、译各项能力的拓展过程,而且更是商务知识的获取和应用的过程。笔者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企业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商务知识和技能要求情况,并对调研结果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探讨了教学中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商务能力培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是目前高职院校考核考生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使用英语处理有关一般业务和涉外交际的基本能力一项考试,它涉及题材广泛,其中不乏一些基本的商务英语知识。它与普通英语有本质的区别,商务英语是在不同的商务场景中运用的,因而具有其自身的文体、语篇、语法特征和章法结构。英语教师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要针对商务英语的专业词汇、固定模式的使用、用词正式规范、语言准确具体等特点进行教学,旨在帮助.高职学生顺利通过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  相似文献   

6.
论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训课程的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今各个高职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越来越朝着“宽口径、应用型、复合型”的方向发展,作为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并能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初中级专门人才的基地,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也面临新形势下的巨大挑战。商务英语专业通常被理解为商务专业知识、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商务操作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其专业特点体现交叉性和复合性,该培养模式将英语作为一种技能进行强化,同时运用英语开展应用类商务专业知识的教学。  相似文献   

7.
商务英语教学偏重英语语言文化与商务知识的教学,而忽略了教学过程中中国文化知识的渗透,直接导致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不能用英语准确表达中国文化,造成了商务沟通中的卡壳现象。这种现象既影响学生毕业后在对外商务交流中的有效沟通,又不利于对外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从过分强调英语和商务知识的重要性,中国传统文化(英语)师资匮乏等五个方面,分析了造成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匮乏的原因,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郑黎明 《双语学习》2007,(9M):24-25,27
商务英语专业是一门语言与国际商务技能相结合的专业,其技能型人才培养不仅是英语听、说、读、写、译各项能力的拓展过程,而且更是商务知识的获取和应用的过程。笔者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企业对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商务知识和技能要求情况,并对调研结果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探讨了教学中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商务能力培养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珠三角经济发展需求使得商务英语专业的设置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文章探讨了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并把之明确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应具备的三大知识结构:基础文化知识、英语语言和文化知识和商务知识,而且应具备与之对应的三大能力结构:关键能力和专业能力。由此设计出与该知识、能力结构契合的商务英语精读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0.
讨论了商务英语的概念,指出商务英语的教学目标,剖析了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提出其专业实践环节的操作方式,明确了该课程体系由英语交际能力 商务知识 商务技能 综合技能组成。商务英语课堂教学手段的创新和实践环节的引进更是其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