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关于「抱」     
在日语中当用汉字使用"抱"构成的动词里,「抱(だ)く」「抱(いだ)く」「抱(かか)える」可以说是最为日语学习者所熟悉的词汇。但正是由于中国日语学习者熟悉汉字的这一先天优势,导致了很多时候,仅凭借对中文的"抱"一词的固有印象去理解、使用这三个日语动词。本文通过具体例句「抱(だ)く」「抱(かか)える」进行词义分析,希望加深日语学习者对其用法的理解,进而对学习者今后的日语学习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形容词「おそろしい」和「こわい」可以说是一对近义词,都有"可怕的"之意,对于初学者,辨别起来比较困难,在使用上经常出现误用现象。本文通过具体的实例阐述两个形容词的区别,以求对日语学习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日语中"体"的意义可以划分为事态与情态两个不同的层面,通过对持续动词、瞬间动词「テイル」的情态侧面的分析,可以发现先行研究中仁田(1995)"经历"说、寺村(1984)"回顾"说两种观点的不足之处,这一情态侧面可以界定为"心理现时性"。此时,持续动词展现出"线"性到"点"性的转换,瞬间动词也不再表达现状说明的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テイル」心理现时性成立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复合动词可以说一直都是日语学习者学习日语过程中的难点之一。本文利用『現代日本語書き言葉均衡コーパス』语料库,对复合动词「~抜く」、「~切る」、「~尽くす」的用法做以简单分析,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とる」类动词是日语动词中一个频繁使用的小类。其基本含义表示手的活动动作。由于手的活动动作不仅仅在于"取",所以「とる」的语义涵盖面远远大于汉语动词"取"。本动词和汉语中大量存在的表示手部活动的动词之间相互对应,形成了上位概念范畴和下位概念范畴之间的关系。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来分析日语动词「とる」的多义构造,使初学者能够对本动词的语义特征与用法特点有一个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言う」和「話す」两个词均为表现语言行为的动词,表示说话这一语言活动,汉语意为"说"、"讲"。但在实际应用中,两者并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相互替换的。本文将通过具体例子来探讨和分析上述两个动词在使用上的区别。  相似文献   

7.
刘世琴 《考试周刊》2014,(75):20-20
日语中的「キツネ」写作"狐",即我们汉语中的"狐狸"之意,「タヌキ」写作"狸",即汉语中的"狸猫"。在日本,这两种动物经常出现在一些怪诞文学作品或者富有神话色彩的影视作品中,在日本的料理中也经常看到「キツネ」和「タヌキ」的字眼。这两种动物在日语的饮食文化有何种意思,以及它们是如何和饮食联系在一起的等,是文章探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周悦 《考试周刊》2013,(73):97-98
「モレル」、「モル」、「コボレル」和「アフレル」这几个词在日语中叫做「類義語」,也就是汉语中所说的"同义词"。它们的基本含义虽然都有"露出、溢出"之意,但在内涵上却稍有不同。本文着重从「モレル」与「モル」的异同,以及「コボレル」与「アフレル」的异同入手,其中也将涉及「モレル」和「モル」与「コボレル」和「アフレル」的交叉异同,进而谈谈四个词之间的异同。  相似文献   

9.
田硕 《林区教学》2010,(10):43-44
日语中存在大量惯用句,其中与人体部位有关的惯用句更是数不胜数,但是从应用移动动词角度来分析的前例还为数不多。把移动动词「おちる」的移动过程按性质特点分类,同时结合日语身体部位惯用句的用例,以明析移动动词「おちる」丰富多彩的引申含义。期待在日语教学过程中能够有所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10.
补助动词「くる、いく」在日语中使用很广,日语补助动词「~てくる、~ていく」是由接续助词「て」与补助动词「くる、いく」相结合而构成的。补助动词「くる、いく」既有共同点也存在不同点。通过日语补助动词「くる、いく」的分析与探讨,加深日语补助动词的理解,从而掌握更自然的日语表达技巧。掌握好日语补助动词的用法,学好日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孙秀云 《海外英语》2011,(6):341-342
日语中的动词有各种各样的词形变化,与不同的词接续表达各种各样的动作含义。常见的动词「なる」接在名词、形容词、动词后面表示现象、事物自然发生变化后所呈现的一种状态。在日常表达中利用率相对较高。但是,由于接续不同、中日文化习惯差异以及另外一个表达变化的动词「する」的存在,在使用中经常会发生「なる」的误用,文章对动词「なる」的误用进行了简单分析。  相似文献   

12.
日语中的格助词是语法上的骨骼,对于格助词的掌握关乎整个文章与语感的理解。本文只是针对其中两个最常用,也是难以辨识的「で」与「に」的用法进行辨识,通过对各种"格"的分类,使我们能更直观地感觉到这两个格助词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13.
在日语中与「来た」对应的、表示"将来"的场合,我们自然会用「来る」来表示.如在「田中をんは来る」中,无论田中什么时候来,即便用「今来る」也不表示现在时,表示的依然是「すぐ来る」将来时.但如果就此说日语中的「来る」的「る」表示将来时的话,那么在「山が見える」中则一般表示现在时,而在「もぅすぐ山が見える」中,又变成了表示将来时.由此可以看出,我们是不能以「る」(包括其它活用动词)来区别日语的现在时和将来时,因为日语中没有如英语"过去一现在一将来"的表达形式,即日语中没有将来时.本文在这种情况下分析日语为何没有将来时.  相似文献   

14.
《大连大学学报》2019,(2):72-76
自谦语Ⅱ特殊型的敬语动词中,「おる·~ておる」的用例接近半数。同时中国的日语学习者认为自谦语Ⅱ中最难且容易出错的是「おる·~ておる」。2007年,日本文化审议会推出了《敬语的方针》,明确地将「おる·~ておる」作为主要的自谦语Ⅱ特殊型的敬语动词之一提出来。可见「おる·~ておる」研究的必要性及重要性。本研究通过对职场日剧中出现的日语敬语动词「おる·~ておる」进行考察,明确了其使用频率、使用对象、使用情境及相关搭配动词。在此基础上针对中国大学的日语敬语教学提出了两点建议,旨在提高学生对「おる·~ておる」及其他敬语动词的理解及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5.
肖笛 《考试周刊》2014,(71):93-94
授受动词是日语当中频繁使用的一类动词,其用法较为灵活,是日语学习的一个难点。作者考察了国内教科书中对「くれる」用法的解说,发现其中只收录了一部分用法而忽略了另一类用法。作者试着分析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并在文章最后用中文对「くれる」用法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6,(16):79-80
日语中存在较多的表示递进追加的接续词,如「それから」、「そして」、「それに」、「そのうえ」等。虽然这些词都可以表示递进,但是在使用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围绕「それから」、「そして」、「それに」、「そのうえ」四个词展开论述。首先分别介绍四个词的详细用法,然后通过对比分析,找出这四个词的使用区别。  相似文献   

17.
在学习日语的过程中,常常会碰到一些近义词,虽然这些用法表面上看起来很相近,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却存在着很多差异,像「まで」、「までに」、「までで」这三个用法,对于学习日语的学习者来说比较容易混淆。因此,只有学会正确区分这些近义词,才能恰如其分地运用,达到良好的交流效果。本文就「まで」、「までに」、「までで」这三个近义的用法进行了分析归纳。  相似文献   

18.
陈春雷 《海外英语》2011,(10):310-311
复合动词是日语动词的重要组成部分,而「V+V」型复合动词又是复合动词的重点,占有很大的比例。根据日本国立国语研究所编写的『複合動詞資料集』(1987)记载,日语中的复合动词有7500个之多。目前,关于复合动词的研究,国内外日语学界已有很多。该文以《天声人语》[1]刊登的文章中出现的部分「V+V」型复合动词为主要研究对象,浅析「V+V」型复合动词前后项动词的语义变化。  相似文献   

19.
虞建新 《林区教学》2011,(11):69-71
「贷す」和 「借りる」两个词都可译为“借”,但「贷す」是借出的意思,「借りる」是借入的意思。两个词实际上是一组反义词。所以在用法上有许多不同。笔者先讲述它们作为谓语动词单独使用时的用法和意义,然后再讲述它们与表示授受关系的补助动词一起使用时的用法和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日语的"「一緒に」和相互动作动词"的用法,通过个别的动词「戦う、争う、競う」进行了考察。发现「一緒に」和单向性强的相互动作动词能共起,而和相互性强的相互动作动词不能共起。在可以共起的情况中,加上了「一緒に」,就变成了"原本是分开的各个施事开始变得关系亲密、合成了一个整体,共同朝着同一目标前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