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针对离散数学教学存在概念多、理论性强、抽象程度高,学生感觉枯燥乏味甚至认为该课程和计算机专业没有直接关系的教学实际,本文结合作者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离散数学的教学心得,探讨在离散数学课程教学中运用让学生明确该课程的学习目的、了解离散数学在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中地位及其应用、适当增加上机实验和及时的条例清楚的总结等教学方法,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复变函数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专科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复变函数的性质定理多,概念抽象,学习难点多,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制约,历来都存在难教难学的问题。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历,就在教学中如何改革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全面系统地理解和掌握复变函数的理论和方法,并提出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3.
离散数学的实验教学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离散数学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很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概念多,理论性强,高度抽象.传统教学中过于注重理论而忽略实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态度消极.从教材中选取适合实验教学的重要理论的算法描述、课程实验体系建设、实际应用等方面入手,强化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4.
"离散数学"的教学实践和体会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离散数学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概念多,理论性强,高度抽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宜穿插介绍离散数学的应用背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抽象的概念、结论和征明,应先从直观意义或具体实例或直观解释着手,在教学过程中多画图,多举例,多解释,可以让学生易于理解。然后再上升到理论推导和征明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5.
艾杰  艾迪 《考试周刊》2010,(42):170-172
信号与系统是电子信息类各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的特点是内容多、理论性非常强、概念较为抽象。学生普遍认为内容难以把握,概念难以理解,学习起来感觉吃力,特别体现在对几个重要知识点的理解,如冲激函数、频谱密度函数等。针对这一实际情况,为了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果,本文作者提出了对本课程授课的一些意见,并结合教学实践,针对冲激函数与频谱密度函数这两个重要的概念.提出了实用的教学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6.
函数是反映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一种重要模型,它的学习一直是中学阶段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生对函数产生理性认识应该基于函数概念的学习。函数概念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正如其形成与发展的历史一样,学生对函数概念的认识与理解也是漫长与曲折的。在中学的数学教学中,应正确引导学生认识与理解函数概念且灵活地应用函数。  相似文献   

7.
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到计算机专业数学类课程教学中是现代大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性人才培养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本文从什么是数学建模入手,以《离散数学》课程为例,探索了在计算机专业数学课程的教学中融入数学建模思想的方法和实例,促使学生理解数学理论的实际应用,学以致用,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充实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8.
函数是贯通中学数学知识的主线,高中数学的函数概念及其性质是学习重点和难点。一方面,函数概念高度抽象性、函数性质的概括性令人望而生畏,另一方面高一学生思维水平处于一种形象向抽象过渡阶段,难以理解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动态数学软件以其数学视觉化和数学动态化的功能,在教学中广泛应用。应用Geogebra辅助高中函数教学可以动态可视化数学对象,发现函数蕴含的规律及性质,是学习函数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9.
在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中,学生的知识准备(基础知识和动手能力)限制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接受和理解。因此,在实验教学环节中引入"差异化"机制确定实验内容、制定新的学生分组策略、实施及分析学习结果,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并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复变函数》是数学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也是《数学分析》的后续和延伸课程.由于该课程体系逻辑性强、内容抽象,学生常常对一些概念、性质和结论的理解难以准确掌握.本文结合多年《复变函数》课程教学经验和体会,通过列表的方法将《复变函数》和《数学分析》课程中的相关理论进行比较分析,重点突出相应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有助于学生对本课程的深入理解,提升学生学习复变函数的兴趣.  相似文献   

11.
要教好线性代数课程,其核心问题就是要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理解相关的数学知识;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数学交流能力;帮助学生寻找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使知识系统化;在巩固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新知识.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训练学生掌握"数学证明"的概念和在实践中的应用至关重要.传统的做法往往是通过"定义一引理一证明一定理一证明一推论"这种复杂的、程序化方法来进行训练的.由于在初等代数课程中,学生很少接受严格数学证明的训练,所以这种俗套的做法成效甚微.相反,如果把线性代数的主题和概念用一种完全合理的探究式方法来引入,那么数学证明的概念和架构将牢固植根于学生的头脑,并且这种思维习惯将对他们后续课程的学习和掌握公理化推理方法都会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describes a self-study in which I, as a teacher educator, seek to understand how to respond effectively to my pre-service students' fears about learning and teaching primary mathematics. I studied my students' response to a new mathematics methods course that is tied to practicum. Results include the importance of listening closely to students' feelings about learning and teaching math, responding with opportunities to re-learn primary math concepts in a collaborative and hands-on environment, and providing opportunities for pre-service teachers to experience success with math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settings. What I did not realize at the outset was that the students and I would be on a parallel journey. While I endeavored to listen to their voices, I struggled with my limited voice as a sessional instructor. While they struggled to feel like “real” math teachers, I struggled to feel like a “real” math professor. Fear of teaching math to young children was mirrored by my fear of pioneering a new course. Examination of a key incident in the first year of the course and of the role of a critical friend helped me to see and understand these parallel paths.  相似文献   

13.
Java程序设计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重要课程,不仅要学习Java的相关编程知识,更承担了让学生从面向过程到面向对象编程思想转变的任务。既要有理论知识的讲解,又要有Jdk内容的学习,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课程。文章通过对教学过程中学生频繁出现问题的分析,设计了一套针对Java教学的方案,提出了任务驱动和过程反馈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针对不同的阶段设计相应的实例,并针对学生的反馈进行及时的修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面向对象的基本概念和Java程序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4.
华罗庚在几十年学习、研究、教授、普及数学和指导师生数学教与学中形成的数学教育思想是珍贵的财富,对于研究中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和开展数学课程改革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华罗庚认为,数学教学的基本要义是让学生在打好"双基"中走向创造,为此,数学教学要重视"双基"教学,使学生对"双基"达到"懂"、"识"、"熟",并通过自学、独立思考、历经成功和失败、加强训练等"双基"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打好"双基"中学会创造.  相似文献   

15.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是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必修基础课程,对培养学生编程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总结了当前高级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与体会,提出了几条改革方法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6.
“微机原理”是一门涉及硬件和软件知识、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学习难度大而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以计算机控制车辆的某一项功能作为“微机原理”的教学案例,积极地引导学生参与“微机原理”的学习,激发了车辆工程专业学生学习“微机原理”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群组问题解决的能力。学生的评价结果证明了针对车辆控制实践的“微机原理”的案例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很好地完成了车辆工程专业“微机原理”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7.
"编译原理"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重要的基础和骨干支撑课程,其教学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对"编译原理"课程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多种教学方法进行讨论,分析和总结各教学环节,提出针对一般本科院校学生在该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方面的一些思路和措施。旨在通过实践教学表明,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适应学生的认知规律,对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锻炼学生的应用开发能力有着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Miroslav Lovric 《PRIMUS》2018,28(7):683-698
We discuss teaching and learning situations that surfaced when computer programming and mathematics were brought together in a course where students write computer code to explore mathematics problems. Combining programming and mathematics creates a rich ecosystem which, on top of traditional mathematics activities (writing solutions, proofs, etc.), offers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tion, invites discussions about structure, requires logic and testing strategies, and handles mathematics objects with an added feeling of reality. Focusing on novice and inexperienced programmers, we look for answers to the practice-oriented question, “How do students reason through their difficulties when using programming to explore a mathematics problem?” Following literature review and methodology, we build the programming model, which we use to study students' experiences as they approach a mathematical problem by writing computer code. Our research is based on analyzing students' in-class work and class notes, author's observations of students working on their computers, and his interactions with students in class and elsewhere. In the four case studies that we present we touch upon students' difficulties in working with complex conditional statements and recurrence relations. As well, we discuss cases where resolving a programming issue demands posing and answering mathematical questions.  相似文献   

19.
严建 《教育教学论坛》2020,(11):330-331
小学数学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学生学习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对某些数学知识点不理解而对这门课程产生排斥感,而开展小学数学趣味性教学实践活动,不仅可以营造课堂学习的氛围,让学生可以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下进行学习,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切实地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让学生不再把学习数学知识当作一种负担。为此,教师应该重视趣味性教学,做好课堂教学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由于其数学理论难度较大,公式定理较为复杂,大部分学生在学习时感到困难,无序可循。而数学专业出身的教师,缺乏该课程在解决机电领域实际问题的经历,因此不容易把握对于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本文结合多年为机电专业学生教授本课程的经验,总结出针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讲授该门课程时需把握的若干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