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全球化的过程应该是多元共生的局面。构建以民族文化为主体的和谐社会新文化背景,是中国油画发展的关键;对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审美精神的继承,是建设中国当代油画文化语言的历史背景;实现中国油画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意向的结合,对多元文化语境下中国当代油画形成自我特质有着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面对世界艺术,中国当代油画肖像艺术在发展变革中必须拥有自己独立的“话语权”。而艺术审美形态的发展变革必然会与地域、时代文化艺术表现和追求相对应。在学习和继承西方油画肖像艺术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融会中国优秀的本土文化使之具有当代中国人文精神是中国油画肖像艺术语言现阶段需要探索的问题。而辩证的运用“写实”与“表现”两种不同的语言形式所产生“表现性写实”语言是置身中国文化语境中的当代油画肖像艺术在继承与创新的过程中,探索出的具有中国当代人文精神的个性化绘画语言表现形式。在当代中国油画肖像艺术的探索发展中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开拓性。  相似文献   

3.
面对世界艺术,中国当代油画肖像艺术在发展变革中必须拥有自己独立的"话语权".而艺术审美形态的发展变革必然会与地域、时代文化艺术表现和追求相对应.在学习和继承西方油画肖像艺术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融会中国优秀的本土文化使之具有当代中国人文精神是中国油画肖像艺术语言现阶段需要探索的问题.而辩证的运用"写实"与"表现"两种不同的语言形式所产生"表现性写实"语言是置身中国文化语境中的当代油画肖像艺术在继承与创新的过程中,探索出的具有中国当代人文精神的个性化绘画语言表现形式.在当代中国油画肖像艺术的探索发展中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开拓性.  相似文献   

4.
都市的发展给油画创作提供了新的表现题材。探究当代都市油画创作的内容、构图方式、色彩表现形式等方面,可以了解当代中国油画发展的现状和问题,进而对油画创作有更深刻的认识:当代中国油画创作要贴近都市生活,表达画家真实的情感体验,不断探索适应时代潮流的视觉表现形式,反应当代社会的精神面貌和文化立场。  相似文献   

5.
《河西学院学报》2022,(1):117-122
中国意象油画吸收着中国古典哲学的美学思想,传承了中国文人画的精神,是在近代东西方文化近距离激烈碰撞之下的产物,具有超强的创新精神和时代特征,代表了中国油画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和方向。生命在生活中的体会构建了个体与绘画作品的精神关系,从而构成了当代中国意象油画的绘画语言内涵。中国当代意象油画在社会的发展中有着至关重要作用,并且最终会获得诸多文化的认同与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中国当代意象油画以其特有的审美内涵和绘画技法发展了油画艺术语言以及绘画的精神取向,是油画民族化、本土化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开始,都市题材逐渐成为了中国油画艺术家们创作的重要内容.在中国社会现实与当代文化生活中对都市人的生存状态、生命体验和人性情感的关注,表现人们在都市化进程中由于社会问题和文化现象导致的内心失落、幻想、躁动、彷徨等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无疑成为当代许多油画艺术家关注都市创作题材的必然选择.当代中国都市题材油画创作彰显了艺术家主体意识的自觉,人性表现是当代都市油画作品内在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7.
多年以来,乡土人物题材成为中国油画的主要创作元素,其深沉的文化内涵和温馨的家园意识凝聚了中国油画诸多的博爱思想和情感依附,并构成唯一一个以题材冠名的油画类别-乡土主义油画。在当代油画创作中,乡土人物题材已经成为不同油画风格的表现主题,诸多画家采用不同的创作观念、表现技法和绘画语言,从自我的艺术个性出发践履着这一题材在中国油画中的多元风格构成。本质上说,题材并不属于油画的本体范畴,但是从题材入手来研究中国油画的文化内涵与审美特征,对于当代油画而言将是一个新的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8.
油画自传入中国之后,面临着西方理论、制作方法和民族化、当代化的双重压力,中国油画在不断受到冲击又不断自我反思的过程中探索前进。意象油画是中国油画家在探索中收获的有别于西方传统绘画和现代绘画的文化果实,它是中国文化精神、民族审美在油画艺术中的彰显。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中国当代现实主义油画的情感展现为研究重点,分析各个时期现实主义油画的情感展现的根本原因,研究情感展现的特点(即:画家自身的有感而发和情感至上)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对其的影响,并探究当代现实主义油画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东北油画作为中国当代具象油画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其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东北油画既保留了中国具象写实绘画所特有"乡土","现实"等特征,也彰显着自身独特的满蒙文化气息。本文作者以中国当代油画的基本表现手法为依托,重点对具象油画的一个分支——东北油画的特征进行分析和梳理,期待为未来的教学和艺术创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黑白”作为中国传统水墨画中主要的色彩语言 ,已经形成了中国所特有的“墨文化” ,但这种对于“黑白”的喜爱 ,近来在一些中国现代抽象油画中也屡有体现。其中综观中国现代抽象油画的代表人物———赵无极先生油画作品的画面色彩构成 ,可以发现“黑白”在其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 ,并且由“黑白”在画面中组成了有别于欧美抽象油画的气韵和画面空间 ,从而形成了具有“东方色彩”的抽象绘画形式。所以研究“黑白”在画面色彩构成中的地位及成因 ,以及这种地位所形成的画面效果 ,对于研究中国现代抽象油画无疑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沂东是中国当代写实油画的代表画家之一。他的艺术既揉合了传统和现代,又具有浓厚的民族传统和地方特色,为古典主义画风引入清新的乡土气息。他的作品大多以沂蒙山区的风土人情为题材,体现出浓厚的乡土情感和健康的美感,但又没有陷入对个人趣味的过分追求而边缘化。他把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的研究,结合时代的特点加以发展,较为成功地解决了高雅艺术与大众文化的矛盾。王沂东的作品富于绘画因素与文化因素两方面的价值,对大众趣味的健康发展具有引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西方油画从进入中国的那一天起就开始了民族化的进程。纵观中国油画的民族化道路,可以看出民族油画只有根植于中国民族的审美情趣,才能真正走向成熟。只有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从传统的精粹中汲取营养才是中国民族油画的出路。且不仅仅是绘画题材、绘画技法的民族化,更需要画家对传统文化有较深刻地认识,并能做到师法自用。  相似文献   

14.
一件优秀的绘画作品是物质和精神的完美结合,而作为物质意义上的材料是没有精神可言的,但在材料运用过程中,艺术家主观的精神表达融入了画面,此时的材料便承载了精神表达。因此,油画艺术中各种材料的运用是构成油画不同精神品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油画艺术的发展史就是油画材料的发展史。从古典主义到现代艺术,从坦培拉到现代油画材料不断发展的应用,油画材料一步步从精神表达的载体发展为主体形式而直接和观者对话,从材料运用中可以看到艺术家心灵的发展过程以及由此产生的风格特征和精神内涵,体现着艺术家的精神需求。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在综合性院校中美术系油画教学所需要经历的几项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提出了素描教学是学习油画艺术的第一“语言”,重点强调了素描教学在油画艺术中的重要位置 ,提出了油画创作课与环境艺术课结合训练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视觉文化的研究始于绘画艺术,后来随着现代科技和传媒的发展,其研究方法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其中,结构主义符号学和批判理论的影响力最大。虽然视觉文化的研究方法多种多样,但是必须以视觉性为唯一通道口,以视觉性为中心才能综合各种方法。  相似文献   

17.
“全球化”与“地域性”的矛盾共存,给中国当代油画发展制造困惑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当前,中国油画已形成了多元发展的态势。本文以全球化背景下浙江油画地域性的显现、流变与拓展为主线,揭示“全球化”进一步促动了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从油画的地域性“突围”不仅是时代的使然,也是谋求当代中国油画新发展的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中国油画是西方油画与中国传统绘画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东西方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中国油画具有民族性特征,并隐含丰富的文化传统。坚持继承与发展,坚持中国油画的民族性与特色性,是今后中国油画自身不断完善和发展的主要方向和问题所在。  相似文献   

19.
中国油画民族化历程是一个从不同层面逐步推进的实践性过程,这是油画在中国发展的唯一出路。进入中国之后的油画,其民族化过程中遭遇了不少质疑,很多人对其民族化有着一定的认识误区。针对这些认识误区,提出基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油画民族化的发展建议,指出中国油画民族化的道路应该是继承欧洲油画的基底,并深刻融入中国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的发展道路,只有这样,中国油画才能在世界舞台上赢得自己的天地。  相似文献   

20.
读写实油画     
“写实”是一种基本的绘画方式,是一种创作方法,也是一种艺术手法。写实油画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是绘画艺术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写实油画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它是对中国传统绘画的补充,是时代的需要和时代的产物。写实油画同时拥有广泛的空间和永恒的魅力。在中国油画的百年历程中,经过几代画家的开拓、进取,写实油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并且一直是中国油画的主流,在中国近代油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