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滁州学院学报》2016,(6):67-69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微信公众号正逐渐成为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融合发展的热门平台之一。作者基于微信用户的视角开展了调查,了解到了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微信公众号的目前发展状况及用户最关注的微信公众号特征,并在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有关传统媒体微信公众发展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全面到来,传统媒体必须积极探索新媒体内容的生产模式,应对新媒体带来的冲击。对于传统媒体品牌而言,微信公众平台不仅是一条推送信息内容的渠道,更是挖掘客户资源,将传统媒体的品牌优势延伸拓展到新媒体领域的一次不可多得的机遇。本文以"央视财经"微信公众号为例,运用品牌理论当中的CBBE模型,从显著性维度、判断和感觉维度、共鸣维度来打造央视财经微信公众号,促进其未来的发展,又能推动传统媒体品牌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3.
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在此背景下,智能终端普及使用,为人们获取信息提供了巨大的便利.本文主要以高校学报微信公众平台为主题展开分析,在具体分析高校学报微信公众平台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立足于高校学报的发展,探讨了学报微信公众平台的运营策略.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时下高校青年学生中热捧的微博和微信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索高校舆论宣传和引领工作新方式。微博和微信自诞生之日起便迅速普及,尤其是在青年人群体当中,高校舆论宣传和引导工作如果结合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等新媒体技术手段,将发挥不可小觑的巨大能量。  相似文献   

5.
2011年腾讯公司推出微信,大多数媒体还认为这是一款交互式社交类软件,谁也没有意识到,截止2013年1月微信注册用户量已经突破3亿,成为亚洲地区最大用户群体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而让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更无法预料的是,微信成为了一个巨大自媒体平台,其交互式传播和传播黏性让传统媒体望尘莫及。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微信将成为继微博之后另外一个新媒体平台。纸媒对于新媒体既竞争又相容,其对微信的心态也比较矛盾,若摒弃这个平台,很可能在新一轮的媒体变革中处于弱势,而融合这个平台,纸媒运营自己的微信公共账号,又不知如何入手。而值得注意的是,而近两年,一些纸媒已经开始尝试运营自己的微信公众账户,在增强影响力和互动上做出了积极的探索,本文旨在梳理一些纸媒公共账号运营的特点,希望给纸媒运营微信公共账号以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随着近几年自媒体的兴起,传统媒体在冲击下产生了巨大的变革.微信作为目前主流的社交媒体,其广告形式多样化.其中微信公众号广告作为微信广告的一种形式,在具有传统媒体的传播优势基础上,同时具备自身的传播特点.在新媒体时代下微信公众号广告对广告媒体的影响日益增强,这就需要不断去探索如何让公众号广告持续发展,创造品牌价值.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将在较长的时间内共存,微信公众号广告将以自己的特点及优势与传统媒体广告结合达到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状态.  相似文献   

7.
资讯     
<正>教育部新闻办官方微信开通公众账号"微言教育"。2013年12月1日,教育部新闻办公室官方微信"微言教育"正式开通,这是教育部新闻办继开通官方微博之后,在新媒体运用上的又一重要举措。该微信将突出实用、亲民的特点,着力打造成为教育部发布资讯、提示预警、服务公众的重要平台,与官方微博、门户网站一起构成教育部新媒体三大宣传平台。  相似文献   

8.
微信公众平台作为传统媒体发展与变革的重要平台,得益于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特性。本文采取了分类抽样的方法,依据传统媒体的类别,选取国内八家有代表性且微信公众号发展较成熟的媒体,试图总结传统媒体的微信公众平台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9.
微信、微博、腾讯QQ等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应用给高校党建工作既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新媒体对高校党建工作有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高校应通过转变观念、疏堵结合、强化能力等应对策略来搭建新媒体党建工作平台,从而不断提高高校党建工作的科学化、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10.
《高中生之友》2016,(Z2):32-37
随着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终端日益普及,“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自媒体舆论场势头渐猛。在这样的背景下,检察机关主动适应新媒体形势、顺应人民群众需求,不断拓宽微博、微信、新闻客户端等新媒体信息发布平台。检察机关新媒体不仅是信息传播平台,也是检察机关提供各种民生服务的载体,成为线下检察机关的延伸。■提供便民服务检察新媒体成窗口平台甘肃省检察机关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以点对点的方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引起人类社会许多领域的巨大变化,微信公众平台、微博等社交媒体应运而生。学术期刊固有的出版和传播模式已经不能适应读者和市场的需求,学术期刊与新媒体融合发展迫在眉睫。新媒体对学术期刊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给学术期刊的编辑出版工作带来挑战。为了实现学术期刊和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提高学术期刊的质量和影响力,应该建立多元化网络平台,培养新媒体融合思维;突出专业化和特色化,形成品牌效应;重视新媒体专业培训,加强综合型编辑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今这个网络技术与新媒体迅猛发展的时代,网络和新媒体已广泛应用于高校的管理和教学过程中,网络平台已逐步进入各大高校。为了探究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中的应用,本文利用市场营销学中的SWOT分析理论,对网络新媒体——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学生工作中进行创新运用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微信公众平台的基本功能,展开了SWOT分析,随后对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宣传、教育和管理中的作用进行了论证和实践。研究表明:微信公众平台是新媒体,具有移动互联网基因,在高校信息化过程中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13.
动态     
正教育部新闻办开通官方微信2013年12月1日,教育部新闻办公室官方微信"微言教育"正式开通,这是教育部新闻办继开通官方微博之后,在新媒体运用上的又一重要举措。该微信将突出实用、亲民的特点,着力打造成教育部发布资讯、提示预警、服务公众的重要平台,与官方微博、门户网站一起构成教育部新媒体三大宣传平台。  相似文献   

14.
《中国职工教育》2014,(18):157-158
移动互联网时代不可阻挡地到来,催生了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急速发展。随着微信势如破竹的发展,微信公众平台逐渐走入高校,成为高校管理一项新的技术手段,为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方式的转变和创新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微信公众平台不仅改变了就业指导工作中信息传播的方式,而且为就业工作提供了更为丰富、个性化的服务内容,使就业指导工作效果更为深入、高效。  相似文献   

15.
《学周刊C版》2015,(31):201-202
在媒介融合的语境下,高校教学手段应追求创新、与时俱进。微信公众平台是新媒体发展大环境下的产物,它不仅对社会生活带来了冲击,而且为高校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注入了新鲜血液。传播学教学因其课程的特殊性,对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新事物的应用研究显得尤为迫切。文章将探讨微信公众平台在传播学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以及具体实例分析,并归纳其应用的积极意义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以期促进微信公众平台在传播学教学中的深入应用。  相似文献   

16.
科技期刊为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下抓住机遇寻求更大发展,需要利用移动互联网下的新媒体,如微博、微信、期刊 App 的优势,抓住读者阅读方式变化的契机,从提升期刊自身竞争力入手,重视专业化和大众化服务,从而扩大科技期刊的公众影响力。同时利用移动互联网,拓宽科技期刊的发行和盈利渠道,优化期刊内容,实现在新媒体时代下的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迅速崛起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传统媒体力图抓住机遇,不断创新,逆流而上。本文以"央视新闻"官方微博、微信为研究对象,从新媒体和媒介融合的概念出发,分析"央视新闻"官方微博、微信的发展状况,目前具有的优势与不足,阐述了不同媒介形态之间整合资源,继承和发扬自身优势的必要性,说明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是媒体发展的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8.
微信公众平台作为网络新媒体,在提升学术期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目前文学类学术期刊存在的运营模式问题,本文以《杜甫研究学刊》为调查对象,通过同类期刊间的横向比较、样本的描述性分析,剖析目前文学类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平台运营面临的困境,提出了明确公众号定位以体现学术期刊品牌、完善服务功能以提供有价值的增值服务、优化栏目设置以开展分层分类引导、加强原创内容策划以实现个性化发展、实施多媒体融合以强化新媒体的传播意识、进行矩阵化运营以建立集群化运营模式的运营策略,以期为期刊微信公众平台运营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随着网络和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中的微信公众平台已经进入各大高校,成为各大高校新的宣传阵地.通过分析微信公众平台在大学生安全教育中的优势,以及在大学生安全教育中运用微信公众号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指出高校充分发挥微信公众平台的载体作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新媒体环境的日益发展以及微信应用的快速扩展,以微信为首的主要新通讯模式的出现,改变了当今高校教师与学生获取各类信息资源和联络沟通的主要方式.文章通过对微信公众平台的功能分析及《广告摄影》课程知识点及教学目的应用,提炼出了公众平台在美术设计专业通识课程中应用的功能结构.最后总结和展望了微信公众平台即时通讯、分享等各项功能在高校教学中的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