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于探索适用于宽带光纤放大器和蓝绿光激光器用稀土掺杂基质玻璃材料。通过对掺Er3+重金属氧氟玻璃的光谱性质和析晶稳定性研究以及稀土离子掺杂重金属氧卤玻璃的上转换发光研究,为其在宽带掺Er3+光纤放大器和蓝绿光波段激光器中的潜在应用提供基础。研究结果表明:重金属PbF2的加入提高了掺Er3+硅酸盐玻璃和锗酸盐玻璃的带宽特性和增益性能;首次在Er3+/Yb3+共掺和Er3+单掺硅酸盐玻璃发现上转换蓝光;重金属氟化铅的加入提高了Er3+单掺锗酸盐和碲酸盐玻璃的上转换发光;在室温下同时观察到Er3+的上转换蓝光、绿光和红光,分别是由于Er3+离子2H9/2→4I15/2, 2H11/2→4I15/2, 4S3/2→4I15/2, 和4F9/2→4I15/2跃迁;混合卤化铅效应调整Tm3+/Yb3+共掺碲酸盐有利于基质玻璃析晶性能的改善和上转换发光性能的提高;在室温下同时观察到Tm3+的上转换蓝光和红光,分别是由于Tm3+离子的1G4→3H6和1G4→3H4跃迁;首次在碲酸盐基质玻璃中发现OH-吸收对Er3+和Tm3+的上转换发光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正稀土发光材料独特的发光性质及其在手印显现领域的应用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分析了稀土下转换发光材料、上转换发光材料、长余辉发光材料在手印显现与成像中的应用,并展望了手印显现技术的发展趋势。在众多的手印显现方法中,粉末法因其操作简单便捷而在犯罪现场勘查中应用广泛,而荧光粉对客体的适用范围广,手印显现的灵敏性和选择性较高,日益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  相似文献   

3.
上转换发光材料在固体激光器、三维显示、光存储、生物标签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它的研究与开发已成为目前高新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NaYF_4基质材料具有较低声子能量、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等特性,是优秀的上转换基质材料,特别是稀土掺杂六方相NaYF_4具有很高的转换效率。  相似文献   

4.
上转换发光是一种基于双光子或多光子机制的发光过程,当吸收到低能量光子的长波辐射之后,发射出高能量光子的短波辐射。长余辉发光是指材料经过一定时间的激发,在激发源关闭的一段时间内仍然可以持续的发光,能够持续发光数分钟到数十小时。上转换发光和长余辉发光本身属于两个研究领域,把这两种发光过程结合到一起,产生一种新的发光模型——上转换长余辉发光,这种发光材料既能实现上转换发光,又能产生长余辉效应。2014年美国乔治亚大学Pan等提出这一理论并且用实验证明了这一结论,他们选取镓锗酸盐基质,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Zn3Ga2Ge O8:0.5%Er3+、5%Yb3+、1%Cr3+近红外长余辉荧光粉,在980nm光源激发下在700nm处有发射峰而且余辉时间长达24小时。为了继续探索上转换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奥秘,我首先重复了Pan等的实验,通过观察化学元素周期表,我发现Cd与Zn为同一主族元素,而且Cd的分子量大于Zn,因此我用了同样的方法制备了Cd3Ga2Ge3O12发光材料,并且通过实验证明了烧结温度以及烧结时间对发光材料的结构以及发射光谱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稀土离子配合物的近红外发光因在荧光免疫分析和发光材料的开发上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而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本文介绍了稀土离子配合物近红外发光的机理以及发光类型.并展望了其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纳米稀土发光材料是一类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发光材料.本文介绍了稀土掺杂无机纳米晶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总结了近些年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制约稀土掺杂纳米晶研究的因素,展望了纳来晶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孙家美  李凡庆 《科技通报》1990,6(6):363-363
我国稀土资源丰富,品种齐全,在工业、农业等领域已有广泛应用。本文就大豆幼苗根系对Pr、La、Nd、Ce等4种稀土元素的吸收及施用硝酸稀土对其含量的影响作了初步的研究,为在农业生产上实际应用硝酸稀土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 1)种子:大豆(Glycine max Merr)新品种“皖豆三号”,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提供。 2)硝酸稀土:河南省产品,“农乐益植素”。 3)砂子:产地安徽省,用前洗除杂质。  相似文献   

8.
《大众科技》2011,(6):2-3
在黑夜不用电、不用火也能发光照明?稀土发光材料可以帮助您实现这一“梦想”。5月13日,在中国计量学院举行的第七届全国稀土发光材料学术研讨会上,来自加拿大、新加坡、日本以及中国的270余名稀土发光材料领域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带来了当前国内外稀土发光材料研究与产业化应用的主体方向和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9.
一、研究摘要 通常上转换研究主要集中讨论稀土离子的f—f跃迁机制中,如何改进优化低声子基质材料的问题,其发光颜色调配由多组分掺杂来实现。该项目的创新性在于获得由d组态、激子及电荷迁移带跃迁形成的,选择定则允许的非f~f跃迁型上转换发光过程,并探讨其中特殊的上转换机制。通过高激发功率密度与真空条件,  相似文献   

10.
稀土发光材料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稀土发光材料的发展历史、种类以及其在日常生活、科学发展、工业等领域的应用,从而预测了稀土发光材料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我国作为稀土资源大国,稀土的应用已经遍及各个领域数十个行业,文章从稀土元素在农业、医疗中的应用和贮氢材料、发光材料四个方面综述了稀土元素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大众科技》2009,(9):3-4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化所研究员石春山课题组发明了“稀土发光材料制备方法”。该方法不仅体系新颖,制备工艺简便,易于操作,而且提高了发光材料的发光性能和制灯后的使用寿命,还为探寻新的发光材料及其应用拓宽了领域。据了解,稀土三基色发光材料,尤其是灯用材料,具有发光效率高、寿命长、显色性好等优点,在照明和显示领域已有广泛应用。而迄今为止,稀土三基色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一直以掺杂三价铕离子的氧化钇作为红粉、以三价铽离子和三价铈离子共掺杂的多铝酸镁作为绿粉、以二价铕离子掺杂的多铝镁酸钡作为蓝粉。制备发光材料时,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综述的形式介绍了稀土冶金材料,稀土发光材料,石油化工,玻璃陶瓷等方面的应用情况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科学中国人》2004,(9):i005-i006
稀土的“工业维生素”作用正日益体现在新型功能材料上: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稀土年消费量从3.3万吨增加到8万余吨,其中稀土永磁、发光、贮氢、催化及抛光粉等新材料的稀土消费量由原来的不足万吨增加到5万余吨:电子、信息、通讯、  相似文献   

15.
稀土掺杂氟化钙具有优良的发光性能,被广泛用来制备发光材料。本文回顾了近年来稀土掺杂氟化钙材料的热释光、荧光和拉曼光谱发光特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科学中国》2006,(10):13-13
日前,新型长寿命稀土蓄光发光材料及制备技术研制成功。新型高效蓄光型自发光材料及其制品是一种功能型发光新材料,具有高效、节能、环保、以及发光亮度高、发光时间长、材料稳定性好,与介质契合力强等特点,应用空间十分广泛。该技术已在丝网印刷、塑料、陶瓷行业发光油墨上获得广泛应用并形成了产业链。该产业链的形成,很好促进了我国传统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观点     
《科学中国人》2007,(5):124-125
要从源头重视基础研究自主创新引领发展,要充分认识基础研究是前沿技术自主创新的一个源头。当今科技发展的一个趋势是,基础性研究、创新性研究与实际可能的应用之间的距离以及时间正在日益变短、变快。比如半导体发光,从半导体发光现象的基础研究到如今半导体光源的实际应用,其间的周期非常短。再比如新能源技术,如何提高太阳能光伏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归根到底还得立足基础研究。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太阳能电池的效率,还需要发现新的材料、提出新的构思、设计  相似文献   

18.
如果有一天儿童们都能穿上在夜晚会发光的衣服,家庭的地板也能发光,你不必惊奇,因为这已经不是幻想,而是EL发光线带给社会实实在在的新的享受。 电致发光技术是上世纪40年代诞生的一门新技术。它是将电能转换为光能的一种形式,由于它在转换过程中不发  相似文献   

19.
一种能够存储日光、灯光能量,且发光时间长、无毒、无放射性的新型高分子稀土长余辉发光复合材料,2003年9月29日在长春通过专家鉴定。这种由中科院长春应化所新近研发出来的新材料,可广泛应用于建筑,装饰、交通、国防等领域。 长余辉发光材料,俗称夜光材料。由于其无污染、不用电就能发光等神奇功效,使其具有广阔而巨大的应用价  相似文献   

20.
概述了镁及镁合金的特性和高性能稀土镁合金的特点,对高性能稀土镁合金在汽车上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对高性能稀土镁合金的发展作了展望,指出稀土镁合金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