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是”字在西汉以前的语言中不是一个成熟的系词,而最初只是一个指示代词。但是随着语言的不断发展,“是”字作为指示代词的指示,称代作用逐步减弱,进而具有了系词功能。到西汉末年、东汉初年已发展成为成熟的系词。这一发展过程在东汉人王充的《论衡》中体现得最为充分。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字法》已由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并由江泽民主席签署予以公布,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的这部法律,共四章二十八条。它科学地总结了解放以来我国语言字工作的成功经验,体现了国家的语言字方针政策。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有关语言字方面的专门法律,第一次以法律形式确定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字的法律地位。这部法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语言字规范化、标准化工作开始进人法制管理的轨道,是我国语言字生活领域的二科大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因此.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宣传、贯彻,执行好这部法律。  相似文献   

3.
国内外人们通过政府工作报告了解中国的发展形势和未来的工作计划。《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大量的四字格,四字格具有语言简洁、生动形象以及内涵丰富的特点,呈现汉语独特的文化魅力,所以四字格翻译极具挑战性。本文从美学角度研究《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四字格的英译,探索直译、意译和注释三种翻译方法在美学中的再现。第一部分介绍了美学的历史渊源以及许渊冲先生的三美:音美、形美、意美。第二部分详细阐述了《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四字格的分类以及四字格的特征。第三部分分析了《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四字格的翻译难点。第四部分重点分析了《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四字格的美学翻译方法:直译传递音美、意译再现意美、注释展现形美。  相似文献   

4.
张瑾 《英语广场》2020,(1):34-35
四字格是汉语独特的语言特色,从古至今的众多文化典籍中都有着四字格的身影。四字格的使用使文章语言简洁凝练,气势蓬勃,朗朗上口。《政府工作报告》是一份政府性文件,其目的除了总结政府工作外,还向国内外民众展示了我国未来发展的目标。对《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既要准确忠实地表达出其目的,又要表现出中国文化特色,传递中国风采。本文在目的论的指导下,以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将报告中常见的四字格关系分为并列关系、重复关系和递进关系的翻译进行分析,旨在对非文学文本中四字格的翻译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老年教育》2007,(10):9-12
1955年1月25日,中央军委发布《关于评定军衔工作的指示》和《关于颁发勋章奖章工作的指示》.[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义务教育五年制小语第八册第七组课有《狼牙山五壮士》、《丰碑》两篇讲读课和《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篇阅读课。本组课记叙的都是革命战争年代的动人故事,表现了英雄人物崇高的思想品质和伟大精神。这些英雄人物崇高的思想品质和伟大精神又是通过描写他们在战斗中那些悲壮的动作、语言及神态等的语言字来体现。教学中,教师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审美观,从描写英雄人物动作、语言以及神态等方面的语言字人手,刻画悲壮的美的人物形象,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7.
“汉语保卫战”应该打响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媒体报道,近日在沈阳召开的2005年度语言字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强调,对于重视外语学习和使用而忽略或削弱本国语言字学习和使用的现象,要予以纠正。  相似文献   

8.
《论语》中“而”字的使用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语》基本属于口语记录,因而给对当时语言现象的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原始资料。本文企图通过《论语》中“而”字使用情况的总结,构勒出该字在当时口语和书面语中运用的轮廓,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一些线索。《论语》二十篇,“而”字共出现341次,其中作连词273例...  相似文献   

9.
李行健,男,1935年3月4日生。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咨询委员,国家科技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教育部语用研究所研究员,北京语言大学兼职教授,中国语文报刊协会会长,中国辞书学会副会长、中国语言学会常务理事,《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主编。李行健先生长期从事语言教学、科研和编辑工作。1995年后全力主持《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系列规范辞书编撰工作,2001年负责研制了《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著有《河北方言词汇编》、《词语的知识和运用》、《普通话和方言》、《天津方言词汇》、《词语学习与使用述要》,还主编有《新词新语词典》、《生活常用百科辞典》、《中国语言学年鉴》数种。同陈章太教授共同主持《普通话基本词汇集》三卷。主编《现代汉语规范字典》。在国内外报刊上发表过学术论文100多篇。  相似文献   

10.
就一篇章来说,其形式是由一个个语言字符号所构成的,思想内容便透过这一个个的字投射出来。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去领会章的情思。首先就得从引导学生通过对章语言字的把握、体味开始。《教师教学用书》中对《散步》的分析虽然比较深入,但仅仅是从内容  相似文献   

11.
邢福义先生写文章,重语言事实,更重语言事实的追踪。本文以《事实终判:“来”字概数结构形义辩证》(《语言研究》2011年第1期)为例,来谈谈邢先生是如何追踪语言事实的。对于概数“来”字的研究,2010年6月21日,《光明日报》国学版发表了邢先生的《“十来年”义辨》,由于篇幅的限制,只有2千多字,很多问题邢先生没有展开说。  相似文献   

12.
据有关资料记载显示,截止到1988年,《圣经》(或其部分经卷)已被译成1884种字或语言,成书后几乎每年都有新译本行世,总发行量难以估算。一位名叫麦克非(Mcafee)的现代学曾说:“假如所有的《圣经》都被销毁了,仅仅从各城市公共图书馆的书架上,收集其他书中引用过的《圣经》字句,就仍能把《圣经》的主要部分重新拼凑起来。”  相似文献   

13.
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学校工作最主要的任务,是正确地实施国家对学校的监督。通过视导工作,检查学校对党和政府关于教育方针、政策、法令、指示的执行情况,深入发现学校工作中的缺点加以研究,及时帮助学校纠正缺点,改进工作,保证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是实施  相似文献   

14.
《干校六记》的语言字运用,从总体来看是好的,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本从词形、别字、用词等三个方面对此作了一些分析,说明了语言字规范化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邢台学院学报》2014,(2):107-109
《说文解字》(以下简称《说文》)"玉部"字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汉代以前玉的分类和在古代文化制度中体现的功能。本文先对"玉部"字中瑞玉字个数进行判定,确定讨论范围,并对"瑞"字在"玉部"字中的排列问题进行纠正。然后从命名理据角度以及参照《周礼》文献的介绍对《说文》中有瑞玉功能的17个字进行分类阐释。从而更好地了解古代的玉器文化。  相似文献   

16.
开启文字学殿堂的金钥匙—评《说文解字今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解字》是一部不配的字学名,《说解字今释》是作钻研《说解字》,精审校勘后,按许氏思路,忠实愿意,将其译为白话,做到深入浅出,雅俗共赏,并引古今字,语言方面研究成果,证明,阐发,丰富,补充,订证许说。检索方便,是学习,研究《说》学不可多得的佳。  相似文献   

17.
1957年,毛泽东同志给《诗刊》写的一封信里曾出现过“怕谬种流传,遗误青年”的句子,当时有一位北京大学的学生指出“遗”应写作“贻”,毛泽东欣然接受并公开纠正了过来。这是一代伟人严于律己、自觉遵守语言字规范的一则佳话,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18.
论《诗经》句中的“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诗经》句中的“其”有三种用法。一是作指示代词,二是作有语法意义的虚词,三是作无义的衬音字。  相似文献   

19.
1现代汉语普通话是我国的民族共同语.是国家宪法规定使用的全民语言,也是教师的职业语言。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发展加速.信房中流剧增,作为全民交际工具的共同语在“四化”建设中显得越来越重要,推广普通话,促进汉语规范化,就成为我国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首要任务。长期以来,党和国家对推广普通话工作一直非常重视。早在1955年原教育部就发出《关于在中学、小学和各级师范学校大力推广普通话的指示》。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又接着发布了《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1982年又将“国家推广全通用的普通话”写进了宪法.使…  相似文献   

20.
“庾”字和“廋”字字形相近,意义用法不同,很容易混淆。国内多种《论语》读本都将这两个字用错,本文对其进行了辨析和纠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