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上高中的时候,有过这样的经历:我的语文老师是一位很优秀的教师,没有受过正规的大学教育,自学成才,知识很扎实,亦很渊博,稍显遗憾的是他口才不是很好,肚子里的墨水“倒”不出来。上语文课时,他很少讲,取而代之的是让学生以各种方式朗诵:一组一遍、二组一遍、三组一遍、四组一遍、男生一遍、女生一遍、全班一遍,诸如此类,不厌其烦。一节课下来,我们很少听到老师拓展的声音,也很少看见老师讲解的板书,有时能见的仅是刚上课时他写在黑板上的课文标题。  相似文献   

2.
再一次找皓皓谈话,我又一次涌动起“恨铁不成钢”的心潮。一遍、两遍、三遍……我到底要讲多少遍才能唤醒这个“萌芽”中的他?  相似文献   

3.
《骆驼祥子》是一部较为深奥的作品,许多同学都很难从头到尾一遍读完。但是,本文的小作者却细心地品读《骆驼祥子》,一遍觉得不够,又读二遍、第三遍。  相似文献   

4.
一、温度教师要与课文培养感情,不管什么课文,都要设法爱上它。怎样与它培养感情?读。一遍二遍,没有感觉;三遍四遍,哦,好像还不错;八遍九遍,嘿!还真是写得好!这时你会发现文字不再是普通的静止的东西了,它背后有声音,有形象,有画面,你能通过它看到、  相似文献   

5.
有感而发如题这句话,是缘于近段时间和学生的线上交流互动。疫情仍在蔓延,假期延期。统筹考虑后,我在班级中安排了课内古诗文背诵活动,学生根据我的安排每日发语音供我评价。最开始的时候,可想而知,一些学习基础好的孩子自然轻松完成,而一些后进的孩子则真的彼此心累。他那里一遍遍发语音,一遍遍疙疙瘩瘩,我这里一遍遍收语音,一遍遍指导反馈。  相似文献   

6.
走出非洲     
这是一部很老的片子,之所以推荐给大家,是因为它有内涵。看了一遍想看第二遍。并且第二遍会有新的收获、新的感悟。看吧,重温下经典。  相似文献   

7.
叶圣陶先生说过:“……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作一种享受,而不看作一种负担,一遍比一遍读得入调,一遍比一遍体会亲切,并不希望早一点背熟,而自然达到纯熟的境界。  相似文献   

8.
今天考试的时候,我做错了一道附加题。在改错题时,它还是让我很伤脑筋。改完后,我交给老师看,老师说还是错的。我改了一遍、两遍、三遍、四遍……总算过关了。唉,下次要  相似文献   

9.
我曾听到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中国留学生在日本东京的一家餐馆打工,老板要求洗盘子时得刷洗六遍。一开始,留学生按要求刷洗,洗着洗着,他发现洗五遍和洗六遍一样干净,于是就只刷五遍,后来又发现洗四遍和洗五遍一样干净,又减少到洗四遍。老板也看不出盘子少洗了两遍。出于“好心”,他悄悄把这个“秘诀”告诉了和他一起在打工的老老实实洗刷六遍的一个日本人。谁知那个日本人一听,竟惊讶地说:“规定要洗六遍就该洗六遍,怎么可以少洗两遍呢?”这是一个多么“聪明”的中国留学生,在许多人眼里,这个老老实实的日本人有点傻。可是,中国就有一句老…  相似文献   

10.
茅盾的三遍读书法著名作家茅盾曾总结过他的三遍读书法。他说,读名著起码要读三遍,第一遍最好很快地把它读完,这好像在飞机上鸟瞰桂林城全景;第二遍要慢慢地读,细细地咀嚼,注意到各章各段的结构;第三遍就要细细地读,一段一段地读,领会、运用,这时要注意到它的炼字炼句。归纳起来,这三遍就是:鸟瞰式(求得初步印象)——精读式(品味作品妙处)——消化式(吸收种种精华)。茅盾的三遍读书法,有步骤,  相似文献   

11.
素描的魅力     
我一直很想请你尝尝这枚开胃果,今天终于如愿以偿。请静静地把《老宅》(本期卷首文)读上一遍、两遍、三遍。这是一幅文字的素描,笔触圆润而不机械,光  相似文献   

12.
在一次带学生参加县里的运动会时,我发现一位小学高年级女生利用比赛的间歇时间抄写英文句子。我觉得这个学生很努力,便走过去观察。她在抄一个简单的句子,抄了一遍、两遍、三遍,以致七遍、八遍还没有停止,她抄写时神情木然,已经近乎机械重复,手脑的联系全然失去了。我忍不住上前问她:“你写的句子已经掌握了吗?”她看看我,默默地点点头。我接着问:“那你为什么还抄呢?”她开始回答:“老师让我们抄五十遍。”我心里顿生烦躁,但嘴上还比较缓和:“抄个三五遍就差不多可以记住了,一边抄一边念效果更好。”我还想说些什么,但考虑到教学管理的一…  相似文献   

13.
玫瑰     
把这些玫瑰看上一遍,还想把它们看一千遍呢,不料一百遍就掉头而去,因为连玫瑰也不能看上一千遍啊。  相似文献   

14.
<正>茅盾是与鲁迅、巴金、郭沫若齐名的大文学家。他的读书法是好书读三遍,其实许多名著他不止读三遍,有的熟读成诵。他的文学成就,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他阅读的成功。对于读书,茅盾先生认为:"读名著起码要读三遍。第一遍最好很快把它读完,这好像在飞机上鸟瞰(kàn)桂林全景;第二遍要慢慢地读,细细地咀嚼,注意到各章节段落的结构;第三遍就要一段一段地读,领会运用,这时要注意记忆它精练的字句。"第一遍是"鸟瞰式",即粗读。迅速地读一遍,让大脑留下个初步印象。第二遍是  相似文献   

15.
爱的针法     
一次,在一位朋友家小坐。发现他给父母打电话的时候拨了两遍号码。第一遍拨过之后,铃响三声就挂断,再拨第二遍,然后通话。“第一遍占线吗?”我随意问。  相似文献   

16.
爱的针法     
一次,在一位朋友家中小坐,发现他给父母打电话的时候拨了两遍号码。第一遍拨打之后,铃响三声就挂断,再拨第二遍,然后通话。“第一遍占线吗?”我随意问。  相似文献   

17.
《小火炬》2007,(10)
"飞呀飞,我要飞起来喽!"小田鼠拉拉一遍又一遍地从沙堆上冲下来,一遍又一遍地喊着他的格言,也一遍又一遍地变成了小"沙"鼠。  相似文献   

18.
细节判断题需要你们眼疾手快、心灵手巧,它不需要你的脑袋瓜拐很多弯儿,你只需要有一双火眼金睛。所以做细节判断题的时候,惯用绝招是“狂扫”,扫了第一遍,没找着!那就来扫第二遍!怎么?还是没有?再扫一遍,准有!扫到第三遍还没有的话……  相似文献   

19.
一、直面课堂,错题订正的现状透视方式1:直接订正式。学生在订正时,不是先从自己原先做的过程中找错在哪里,为什么做错,而是直接把原题当作"新题"再重新做一遍。方式2:反复订正式。有些学生在订正中只求快,不求对,拿到本子就匆匆订正,匆匆上交,往往一遍两遍订正不对,至少要到第三遍、第四遍才订正对。方式3:投机取巧式。部分学生在订正判断题及选择题时,  相似文献   

20.
爱的针法     
一次,在一位朋友家小坐,发现他给父母打电话的时候拨了两遍号码。在第一遍拨的时候,很快就挂断,稍等一会儿后再拨第二遍,然后通话。“第一遍占线吗?”我随意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