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邓小平在混沌未明的历史背景下领导恢复高考,这是伟大政治家的无畏担当。笔者依据文献档案资料,较系统地梳理了邓小平如何大刀阔斧,冲破重重阻力,排除一切干扰,决策恢复高考。同时认为邓小平与华国锋在恢复高考过程中有各自的定位和作用,持之有据地批驳了“恢复高考不是邓小平决策”的误传,正本清源,还历史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2.
傅振国 《云南教育》2014,(23):34-37
邓小平原打算从1978年恢复高考,查全性一番慷慨陈词,邓小平改变主意提前一年从1977年恢复高考,几十万青年从此改变命运。这一年招生27.3万人,其中很多人成长为社会栋梁,他们之中有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外交部部长王毅。  相似文献   

3.
从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到2007年屈指算来整整30年了。恢复高考对中国人民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重大历史事件,它像一声惊雷震撼祖国大地,  相似文献   

4.
杨学为 《中国考试》2007,(12):37-41
2007年,邓小平逝世十周年,恢复高考三十周年。三十年前,在邓小平领导下,高瞻远瞩,大刀阔斧,废除推荐,恢复高考,吹响了中国向四个现代化进军的号角。本文仅以大事记的形式,记述邓小平领导恢复高考的历程,重温邓小平的有关论述,以纪念这一惊天动地的伟大事件,表达我们对邓小平深深的怀念。  相似文献   

5.
1977年恢复高考"文革"后的第一次高考在寒冬举行。恢复高考是邓小平同志拍板决定的。1978年夏,第二次高考举行。两届"幸运儿"分别在1978  相似文献   

6.
胡洋  张航 《考试周刊》2007,(50):1-2
高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人才选拔制度,更是一个通过选拔社会精英来规范整个社会发展取向的社会制度,所以当年的恢复高考对于中国最大的意义在于它引领中国回归理性:恢复高考成为全国思想解放的先声;恢复高考在全社会重新树立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恢复高考恢复了社会的公平机制。  相似文献   

7.
恢复高考制度,是"文革"后1977年邓小平拨乱反正时的英明决策。三十年来,高考为国家选拔了成千上万的优秀人才。高考必须坚持不能轻言废除;但要改革,向多元化方向推进。  相似文献   

8.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不仅改变了几代人的命运,尤为重要的是为我国在新时期及其后的发展和腾飞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纪念恢复高考制度30周年意义重大,一方面回顾小平同志在教育界拨乱反正的伟大创举,一方面回顾高考30年走过的历程,思考和展望高考发展和改革的未来。因此,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不仅具有很深远的历史意义,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2017年是恢复高考制度40周年。回顾高考40年来走过的历程,思考和展望高考发展和改革的未来,不仅具有历史意义,而且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推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本刊拟从2017年第1期开始,在全年12期设置"恢复高考40周年"专栏。内容围绕高考科目改革、考试内  相似文献   

10.
<正>2007年是我国恢复高考30周年。我们约请了几位30年前恢复高考的见证者来回忆当年的高考,其中既有宏观的全景回顾  相似文献   

11.
1977年8月召开的科教工作座谈会,是新中国考试发展史上的一个大转折,学者们极富理性的话语推动了改革开放的设计师做出果断抉择。本文从知识考古学的话语分析方法,透过对学者理性话语的读解,分析了学者理性话语与恢复高考制度的某些关联,以揭示出学者理性话语与官方权力话语之间的良性互动,必然导致决策的正确与科学。  相似文献   

12.
恢复高考啦     
1977年冬天,中国关闭了11年的高考考场再次打开大门,570万名考生从山村、渔乡、牧场、工厂、矿山、营房、课堂奔向考场。加上1978年夏季的考生,两季考生达到了1160万人。回忆30年前的高考,人们由衷敬佩邓小平拨乱反正的魄力,也不会忘记一位敢于说真话的知识分子——武汉大学教师查全性,正是他首倡恢复高考,促成邓小平一锤定音。  相似文献   

13.
<正>2017年是恢复高考制度40周年。回顾高考40年来走过的历程,思考和展望高考发展和改革的未来,不仅具有历史意义,而且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推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本刊从2017年第1期开始,在全年12期设置"恢复高考40周年"专栏。内容围绕高考科目改革、考试内容和命题思路改革、招生体制和招生方式改革、考试技术及手段改革等展开讨论。现诚征专栏文章,稿件  相似文献   

14.
追溯教育思想的转变,不得不谈到19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高考。  相似文献   

15.
1977年,在邓小平的英明决策与领导下,高等学校招生废除推荐,恢复考试,挽救了我们的民族和国家,成为准确理解毛泽东思想、否定"文化大革命"、为所谓"修正主义路线平反"的典型,成为全党全国思想解放、拨乱反正的先声。恢复高考,功不可没;改革高考,势所必然。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是我们国家恢复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制度30周年。回顾30年来的发展历程,我们深切的感受到,30年前,在邓小平同志领导下,恢复高考制度对中国社会带来的深刻影响,并不断激励我们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一步深化高考制度改革,为促进社会公平、公正,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从这个意义上,纪念恢复高考制度30周年,不仅是纪念恢复高考制度本身,更重要的是要纪念邓小平同志改革开放等各方面的思想,纪念恢复高考制度在重建公正、公平的社会制度中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1977年恢复高考是中国教育史上一次伟大的时代转折.高校招生恢复统一考试,广开才路,发现了人才,适应了国家建设的迫切需要,并由此产生了强烈的社会震动,端正了社会风气,激发了广大青少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积极性,而且提高了邓小平的威望,对整个思想领域和其他战线的改革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我们国家恢复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制度三十周年。回顾三十年来的发展历程,我们深切的感受到,三十年前,在邓小平同志领导下,恢复高考制度对中国社会带来的深刻影响,并不断激励我们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进一步深化高考制度改革,为促进社会公平、公正,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从这个意义上,纪念恢复高考制度三十周年,不仅是纪念恢复高考制度本身,更重要的是要纪念邓小平同志改革开放等各方面的思想,纪念恢复高考制度在重建公正、公平的社会制度中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高校招生考试史上,1977年恢复高考是最重要的事件。1979年高考也有时间固定、政审放宽等新举措。新三级大学生的文化水平、基本素质和所作所为,体现出恢复高考的意义和价值。新三级大学生总数95万多人,构成了中国历史上极度精英教育群体。79级大学生多数为应届高中毕业生且年龄较小,但也有不少与77、78级大学生相同的特征,有着共同或近似的精神特质,因此被视为同一个大的教育群体。国家和社会给予新三级大学生巨大的机会,他们肩负国家的重托与人民的期望,负有为国效劳、振兴中华的神圣使命,后来,新三级大学生也没有辜负国家和人民的期待,报效国家的愿望和意识也特别强烈。已经逐步淡出的新三级大学生群体,被深刻地打上恢复高考的时代烙印,与改革开放密切相关,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页。  相似文献   

20.
从恢复高考的历史背景、高考改革的30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来看,应当充分肯定我国现行的高考制度;现行高考制度存在的一些弊端只有通过深入的改革去消除,而不是将高考简单否定后废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