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云 《中学生电脑》2011,(10):46-46,48
新课程的实施,关键是要转变教师的观念,教师只有观念转变了,才能够将新课程的理念、精神落实到课程教学中去。要充分利用好校本教研这个平台,在校本教研中立足课程标准、教材、学校实际这三个“本”,贴近学生、贴近课堂、贴近生活、贴近教师开展校本教研,从而提高校本教研的质量,切实转变教师的观念,提升教师的素质和水平。只有这样,新课程改革才能得到有效的实施。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改革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新课程需要教师的角色转变,新课程需要教师的专业发展,新课程需要以校为本的教研。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校苯教研,建立和完善校本教研制度,使全体教师在实践中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提高专业素养,在专业素养的提升中更好地推进新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背景下,转变教研方式,提高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探索市、县(市、区)教研工作的新途径、新方式,是市、县(市、区)级教研室面临的新课题、新任务。几年来,我们首先以语文学科教研为试点,不断探索教研的新机制、新策略,切实降低教研重心,改革教研方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秦自鸣 《宁夏教育》2006,(11):22-23
新课程的全面实施迫切需要教研部门研究职能的转变,期盼教研员教研方式的重新构建。转变教研职能容易,改变教研员的研究方式太难了。在长期指令性课程范式下,教研员的研究工作是家长式的、行政命令式的讲座,蜻蜓点水式的评课,只注重信息的单向传输,容不得不同的声音、不同的见解。新课程的全面实施需要重新审视这种研究理念和方式,调整研究思路,发挥教学研究在新课程实施中的研究、指导、服务职能,把工作的重心放在服务于校本教研和教师的专业成长上,开辟新课程背景下教研工作的新途径,实现教研员角色的转变和教研方式的历史性创新。怎样转…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拿面椎进,教研工作步入了新的时期,面临着新的任务、新的问题与困惑,要求我们要积极调整教研工作的思路。坚持教学研究、教学指导、教学服务“三结合”的教研工作宗旨,转变工作职能,改进教研方式,实现教研工作重心下移,提高教研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努力为一线教师提供有力的专业引领和支持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改革是教育领域一次深层次的彻底革命,它是以转变教学理念为先导。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教师素质提高为突破口,以转变教学方式为手段,以“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为目标的一场全面改革。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的角色由传统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开放者和建设者。这就决定了校本教研不能仅仅停留在重视教师显性技能训练和提高这一层面上,而是构建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新的校本教研模式,帮助教师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学习、更新与适应,让教师与新课程—起成长。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校由于受到教学条件、教师素质等因素影响,传统的满堂灌、学生“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教学方式还存在。这些教法,不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有悖于新课标理念。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必需转变教学观念,采取必要措施,提高教学水平和技能,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我校积极开展校本教研工作,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探索教学改革新路子。1.以新课标理念的精神和要求为动力,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提高教师教学素质新的课程理念(课标)对我们教师工作提出全新的要求。面对新的挑战,我们教师的教育思想要更新,教学观念要转变,教学角色要转换,教学方法要有所创新。为此,学校作为教师的管理者和服务者,就要很好地发挥“引”和“导”的作用,领导和组织教师开展各项业务学习。我们的做法主要有:(1)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关于新课标的培训学习;(2)组织部分教师赴肇庆、惠州等地听课学习;(3)积极响应上级教研部门的教研活动安排,参加各种新课程教研活动;(4)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学习有关新课程的文件,尤其是学习新课标的有关理论。通过各种学习活动,对教师的教学思想进行前所未有的大“洗脑”,教师的教育观念有所转变,教学素质有所提高。教师们纷纷表示,要以新课程理念的精神和要求为动力,转...  相似文献   

8.
要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必须积极推进新课程教研活动。走近城镇中学社会课教研活动,我们不难发现,广大社会课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转变教学观念,积极参与新课程教研活动,集体备课、说课、上课、评课,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在广大农村中学,社会课教研活动却是另外一番景象:教研条件滞后,教研力量薄弱,教研活动冷冷清清,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9.
要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必须积极推进新课程教研活动.走近城镇中学社会课教研活动,我们不难发现,广大社会课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转变教学观念,积极参与新课程教研活动,集体备课、说课、上课、评课,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在广大农村中学,社会课教研活动却是另外一番景象:教研条件滞后,教研力量薄弱,教研活动冷冷清清,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10.
构建教师继续教育“课、研、培”一体化模式必须转变工作方式。要转变中小学教师实施新课程的培训与指导模式,提高培训与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的指导和管理,以适应新时期学校发展和教师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1.
教研工作以全体教师为主体,最终是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广大教师业务素质。新时期教研工作面临挑战,教研员角色、教研方式和教研模式亟待转变,以体现教研工作的必要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背景下,转变教研方式,提高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探索市、县(市、区)教研工作的新途径、新方式,是市、县(市、区)级教研窜面临的新课题、新任务.  相似文献   

13.
对新课程理念下评课活动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的关键在教师,为促进师资水平的提高,强化校本教研活动,促使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的转变,通过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学习与探究,开展新课程理念下的评课活动是一种很好的教研渠道.  相似文献   

14.
总结几个月来的课改实践 ,我认为教研员在新课程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转变。一、教育观念的转变教研员教育观念、理论水准的先进与否 ,将直接表现为教研行为的先进性、教学指导的正确性和内化影响的实效性 ,从而影响教师行为的转变。因此 ,教研员必须孜孜不倦地学习 ,寻求理论支撑 ;踏踏实实地工作 ,提高指导能力。二、教研目标、内容的转变新课程学科的基本目标已发生了重大变化 ,三维动态的教学目标将使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发生深刻变化 ,而所有这些变化迫使教研的目标、内容必须先行转变。因此 ,研究和把握…  相似文献   

15.
教研室是一个有中国特色的组织机构,那么无疑教研员是世界上独有的教育群体。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研部门作为课程改革的支撑力量,在不断解决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新问题同时,教研室工作本身也经历着一个逐渐形成规范与不断开拓创新的过程。从新课程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求看,转变教研室的工作方式、发挥教研员的专业引领地位,至关重要。一、对教研室职能特点的重新认识1.对教研室职能特点的再反思新课程突出了教研部门的地位和作用,转变了教研室原有的工作职能和教研内容,如何发挥“研究、指导、服务”的作用,是教研工作创新的核…  相似文献   

16.
庄国平 《中国教师》2011,(23):51-52
<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以新课程为导向,改进和加强教研工作,推动教研工作重心移到学校,坚持以校为中心进行教学研究,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新课程改革以来,校本教研作为一种有效的教研方式,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根本手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已经被广大教师认同和接受。  相似文献   

1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区域教育特色凸显,校际之间结对帮扶到区域教研和区域赛课制度建设正成为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抓手"。区域教研和区域赛课,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和有效途径。我们要深入了解目前农村小学区域教研和区域赛课工作开展现状,探究区域教研工作的内容、形式、方法,探索出从区域教研的角度,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并总结和提炼一批有成功教研经验的典型和优秀案例,以提高提升农村教师的整体专业素质。  相似文献   

18.
席广涛 《广西教育》2006,(1A):48-48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新的教育理念,使教研员与广大教师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新课程要求教研员不能再以“权威”的角色自居,必须由居高临下的理论宣讲者转变成为教师“平等中的首席”;要求教研员不能唱“独角戏”,不能以“任务驱动”的简单方式开展教研工作,而要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教研氛围,与教师相互合作,共同研究,共同提高。因此,采取观摩式教研、主题式教研、沙龙式教研、自主式教研、互助式教研、随机式教研、网络式教研等教研方式,是适应新课程,实现教研员工作方式变革的新尝试。  相似文献   

19.
一、"联片研训"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实施后,县级教研部门都能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健全校本教研制度,把校本教研作为转变教研方式、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实施,特别是校本教研工作全面推进以来,教研部门普遍开始将教研工作的重心下移,把教研场所从教研室、教科院、进修学校转移到一线的学校和课堂中。教研员的角色也发生了转变,教研员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正逐渐从“领导管理”转为“指导共进”,教研员除了组织协调教研工作外,更多地扮演着教师专业成长伙伴的角色。[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