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我给幼儿上图画课时 ,很少限制和批评他们一定要画成什么“标准”的形状 ,只要他们心中认识到应该画成什么形状 ,努力去画就行。绘画活动中 ,我为了开阔幼儿的思路 ,不使幼儿拘泥于临摹老师的一种范式 ,往往展示多种画法。为了节约示范时间 ,多留一些时间让孩子们画画 ,我往往示范时画得很快。由于熟练 ,我一画就能成形。孩子的画在经过一段时间后进步非常明显 ,胆子大了 ,不怕犯错 ,但我发现他们画得太潦草了 ,有些很简单的图形都没画好 ,有的将圆形画成了长长的椭圆形 ,有的还动不动就叫 :“老师 ,我画错了!”我说“画错了没关系 ,只要你…  相似文献   

2.
尤燕芳 《考试周刊》2010,(36):235-236
绘画似乎是孩子的一种天性,从幼儿拿起笔随意涂鸦就开始了。但由于种种原因,有的孩子不那么喜欢动手了,有的孩子画得总是那些,这些孩子在绘画时是不是愉快、自愿的,情感是否积极主动?这就更需要老师作积极正确的指导,下面我谈谈在指导幼儿绘画教学中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向儿童学习     
记得一位老师在给我的毕业留言中写道:“向儿童学习。”我当时很是不解,而且颇不以为然,问老师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寓意,老师神秘地笑了笑说:“以后在教学实践中你会慢慢体会其中的奥秘的。”时隔两年,在教学第一线,我一直思考着老师留给我的这句话,努力寻找问题的答案。几天前发生在我与孩子之间的一件事,终于让我领悟到这句话的深刻含义。不久前,我园准备选送一批幼儿画参加省绘画比赛,因此,我集中精力对幼儿进行指导,小朋友们都积极踊跃地参与绘画活动,有的画“夺金牌”,有的画“2008———北京”,有的画“春天”。在我…  相似文献   

4.
为了优化幼儿一日活动,丰富幼儿的在园生活,我班为幼儿创设了十余个自选游戏活动区,很受幼儿欢迎。可玩了不久,就发现了问题:有的角区如刺绣、做做玩玩等冷冷清清,而娃娃家、小餐厅却人满为患,拥挤不堪。怎么办呢?如果由老师来安排幼儿玩这玩那,显然是不行的。因为此举不能体现幼儿自选活动的性质,让幼儿玩不想玩的角区,自定没什么兴趣。经过思着,我想出了用角区标志来控制人数的0法,实践后效果不错。我先塾了十余个大标志,大小象幼儿的手。在上面画上能表现角区内容的标志图:如娃娃家就画上一个而娃娃;微微玩玩角画上一P…  相似文献   

5.
张春霞 《教育导刊》2006,(12):34-34
活动背景孩子们在玩水的时候,把不同的纸盒放进水里玩。过了一会儿,发现纸盒上浸透水后一层一层的包装纸不断地掉下来,有的孩子说:“老师,你看,这些纸湿了,掉下来了!”这时候,有的孩子发现牛奶纸盒不容易被水浸烂,可以在水里飘很长时间,但有的纸碰到水一会儿就烂了。我想,何不因势利导,组织孩子们一起折纸船呢?活动目标激发对事物的探索欲望,体验生活中不同纸的特点,观察不同纸及其在水中的变化。活动准备不同的纸(面巾纸、绘画纸、报纸、牛奶盒等做的小船),一盆水。活动过程(一)引出主题师:今天老师折了很多小船。等一会儿我们把小船放到水…  相似文献   

6.
在幼儿绘画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孩子之间绘画基础的差异,无论选材还是设计、组织教学活动都要做到面向全体,注重个别,避免使集体中出现“画得好的爱画———多画———画得更好”和“不会画的怕画———不画———更不会画”两个极端。可结合手工活动开展绘画活动,激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这里所说的手工活动包括泥工、纸工活动。爱玩泥、撕纸是孩子的天性。手工与绘画相结合的美工活动,不像单纯绘画活动那样追求作品效果,而注重动手操作的乐趣,自然为幼儿所喜爱。幼儿在捏泥、撕或折纸、粘贴的活动中所获得的对物体的感知,有助于他们…  相似文献   

7.
记得有一次,我教幼儿画《金色的房子》,我先出示范例,然后示范,最后幼儿学画,绘画结束时,我发现一个小朋友画得惟妙惟肖,和老师的范画很相像。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拿着范画和这个小朋友的画向一位富有绘画经验的赵老师请教。我暗想:他看后准吃惊。没想到,他叹了一口气说:“这个小朋友眼睛里有画,而心里没有画。”我着实吃了一惊,忙让赵老师接着讲下去:“其实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想像力和创造力是很独特的,绘画时教师不宜示范,也不宜出示范例,应放手让幼儿自己画,孩子眼里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在欣赏孩子的作品时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孩子的眼光…  相似文献   

8.
画妈妈     
今天,我到中二班去上分区活动,孩子们按自己的意愿进入了各个区域。我巡回来到美术区,看到有的孩子在做礼包,有的孩子在画“妈妈”(因为正值“三八”妇女节,老师叫小朋友画妈妈及做礼包送给妈妈),只有康康小朋友坐在那里,手里拿了一支蜡笔一动也不动。中二班的老师向我介绍过,康康的绘画能力在班上是比较差的,对这样的孩子要放低要求。于是,我蹲下来摸摸他的头问:“康康,你怎么不画呀?”康康说:“我不会画。”“别着急,慢慢画,老师来帮助你。”我指着范画又问道:“你想画这个妈妈呢,还是画自己的妈妈?”“我要画自己的妈妈。”康康很坚定地…  相似文献   

9.
幼儿爱告状,有的家长和老师为此发愁,担心孩子思想品德有问题。其实幼儿的“告状”大多没有一般意义上的告状内涵,不具有“告发”的意思。有的告状是一种变相的询问。例如,小华与小红两个孩子一起玩,小华爬到床上去了,小红告诉妈妈:“小华哥哥上床了。”孩子的告状意在探问妈妈:“可不可以上床玩?”又如小华  相似文献   

10.
康燕玲 《考试周刊》2010,(6):237-237
绘画似乎是孩子的一种天性,从幼时拿起笔进行随意涂鸦就开始了。但由于种种原因,有的孩子不那么喜欢动手了,有的孩子画的总是那些,这些孩子在绘画时是不是愉快、自愿的.情感是否积极主动?这就需要教师作积极正确的指导。下面我谈谈在指导幼儿绘画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1.
体育游戏的特点是活动,所以必须考虑怎样让孩子活动和如何掌握活动量。有一位老师带孩子玩“走小路”的游戏,一会儿就停止了。孩子说:“老师,让我们再玩一分钟好吗?”这显然是孩子们活动不满足而提出来的“强烈要求”。又有一位老师带领孩子玩“火炬接力赛”游戏,任着孩子的性子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结果孩子回到教室就迫不及待地找椅子坐,他们气喘吁吁地说:“老师,太累了,下面创造性游戏不要做了,让我们休息休息吧!”显然孩子们已觉到太累了。以上两个例子不一定普遍,但却向我们指出:教师要适当掌握和控制幼儿的活动负荷,带孩子做体育游戏时,既要让孩子身体有一定程度的疲劳,又要能使孩子承受得住。  相似文献   

12.
幼儿刚入园,常有“我还小”,“我不会”;“妈妈来”,“老师来”等念头。而有的家长也认为孩子还小,干什么事情都由大人包办,这就阻碍了幼儿的学习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而且幼儿动手能力差,反过来又影响了智力发展。有的家长对幼儿一些缺点,诸如打架、骂人、不礼貌、纠缠大人等,一笑了之,或者以人小而原谅他,这样造成幼  相似文献   

13.
李政 《学前教育》2014,(3):26-27
一次,美术活动开始了,我给每个孩子发了一张白纸和水彩笔,告诉他们:“今天我们来画画吧!”“老师,画什么呀?”“你想画什么就画什么!”我回答道。孩子们一脸茫然看着我,2分钟后,全班一半的孩子开始绘画,一半的孩子拿笔、玩纸、四出张望和走动。  相似文献   

14.
陈雪莲 《广西教育》2009,(25):56-56
在一次自由活动的时候,我发现几个孩子躲在一个角落,神神秘秘不知在做什么,我轻轻走过去,看了一下,原来孩子们用粉笔在地上绘画,看到他们趣味盎然的模样,我就问:“你们在画什么呀?”“老师,你看,这是我画的房子。”煜城兴奋地喊着,一向不敢轻易动手画画的煜城竟然画出这么美的画。“还有小草、小树,”说着,他又大胆地画起来……  相似文献   

15.
小船开了     
活动背景 孩子们在玩水的时候,把不同的纸盒放进水里玩.过了一会儿,发现纸盒上浸透水后一层一层的包装纸不断地掉下来,有的孩子说:"老师,你看,这些纸湿了,掉下来了!"这时候,有的孩子发现牛奶纸盒不容易被水浸烂,可以在水里飘很长时间,但有的纸碰到水一会儿就烂了.我想,何不因势利导,组织孩子们一起折纸船呢?  相似文献   

16.
绘画活动中,我们经常会引导幼儿观察感受,但泛泛的观察不仅会影响幼儿对形象及其特征的深刻体验,还会直接影响幼儿充分的表达和表现。在小班幼儿的绘画中,我就发现了这样一些问题:绘画时,总有些幼儿乱涂乱画,缺乏兴趣;有的对绘画缺乏信心,总说“我画不来”;有的还因为达不到预期效果而对绘画产生胆怯、自卑心理;还有的一到画画就照着别人的画,出现许多“依葫芦画瓢”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区域活动是当今幼儿园课程实施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然而,在开展区域活动时,我们常常发现幼儿有“偏区”现象:有的区人数多,有的区人数少;有的幼儿老是在一个区玩,不到别区玩。为了解决幼儿的“偏区”现象,我进行深入的观察,通过收集有价值的案例,并针对案例采取有效的指导策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情景一:我们喜欢这里最近几天,我发现静雅、淼鑫两位小朋友总是在音乐区玩,别的区都没去过。今天也不例外,只见她两穿着新疆的服装,随着优雅的“新疆舞曲”在翩翩起舞。整个区角活动时间她两都呆在这里,一会儿跳舞,一会儿唱歌,玩得非常开心。我见…  相似文献   

18.
从一篇文章中读到台湾幼儿园“赞美时刻”活动的内容后,觉得很有意义,便在我班也开展了此项活动,结果得到了全班幼儿的热烈响应,成了孩子们最喜爱的活动。幼儿园放学前的一段时间虽然不是很长,却是孩子们情绪最不稳定、老师最难管理的时刻,适合开展能够深深吸引幼儿又比较随意的赞美活动。开始时我先让孩子们想一想,今天谁最棒,谁进步了,然后说一说自己想赞美谁,为什么。丁灿说:“我要赞美张弛,因为今天他画的画很棒。”孩子们就边跳边拍着手一齐说:“张弛,张弛,我们赞——美——你!”被赞美的幼儿有的咧开小嘴巴笑嘻嘻,有的羞涩地低下头,看…  相似文献   

19.
我们设计了一堂多种内容的意愿美工课,课前准备了绘画、剪贴、泥塑用的材料,分成三大组,材料就放在桌子上。上课开始时,幼儿站在教室四周,老师说:“今天我给小朋友准备了画画、剪贴、做泥工用的东西,请你们自己挑选,喜欢做什么就去做什么,但是要动脑筋,想好了再去做。”幼儿还是第一次参加这种作业,听完老师的话就叽叽喳喳地议论开了。一会儿,老师根据孩子要求,分组作业。孩子  相似文献   

20.
快乐与不快乐是幼儿最常见的情绪体验。快乐使人健康,使人学会爱,许多美好的情感都与快乐相联。培养幼儿的快乐情感,是爱的教育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当今幼儿有吃、有穿、有玩、有学,但是否都快乐呢?事实并非如此,请看下列事实。场景一:小朋友们都在玩游戏,馨馨独自坐在旁边,默默地一言不发,老师问:“你怎么不和小朋友一起玩呢?”她说:“我没有朋友,我想我的方老师(以前幼儿园的老师)!”场景二:小朋友和老师一起进行着游戏活动。一个孩子说:“老师,小军来了。”老师推开门,发现了哭泣的小军,问:“小军怎么啦?”“我不想上幼儿园,小宇不和我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