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伽达默尔从解释学视域下探讨翻译活动,其思想有着深厚的哲学根基,伽氏的翻译理论一经问世就备受译界关注。对于解释学而言,高奏赞歌者颇众,骨头里挑刺者却寥寥无几。本文旨在辩证地探讨解释学翻译观于翻译研究的利与弊,更好地理解翻译的本质。  相似文献   

2.
对《中庸》的思想可以从多个方面研究,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来研究:《中庸》中的"五行"思想;《中庸》"诚"的思想;"诚"在《中庸》中的"一以贯之"。在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研究"五行"和"诚"的思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望文生义地认为伽达默尔的解释学美学也是一种读者中心理论,这是20世纪西方美学史研究的一个严重失误。本文希望通过对伽达默尔美学思想的详细分析,还其理论一个真实的面目,认为伽氏的美学研究是其本体论哲学解释学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对他的思想理论中三个关键词的分析,认为无论是他对理解的历史性的强调,还是对艺术游戏本身特点的着重论析,最后都落实到对真理的关注,并通过对存在真理的关注,使艺术的意义得以开启。这其实才是伽达默尔美学思想的核心。  相似文献   

4.
理解是伽达默尔解释学的核心概念,学界对此讨论也很多,但很少从伽达默尔解释学"我-你"关系的角度来探讨其理解概念。本文以伽达默尔解释学"我-你"关系为切入点,从解释学经验与解释学循环两个维度探讨其理解概念,揭示伽达默尔解释学的"我-你"关系与理解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即解释学的"我-你"关系体现了理解的内在发生结构与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5.
在儒家伦理思想体系中,"仁"的思想占据着核心地位。但是到了晚清,觉醒的知识分子开始以批判的眼光来审视传统思想体系的合法性。在西方现代启蒙思想的冲击下,以"仁"为核心的传统伦理思想体系开始瓦解,以"人"为核心的现代启蒙思想体系迅速建立。由于在对"人"的理解上存在差异,以梁启超和鲁迅为代表的晚清知识分子分别选择从"立群"和"立人"两条不同的路径出发,去承担文学启蒙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6.
通过社会实践和理论反思,德勒兹和伽塔利发现了弗洛伊德及拉康精神分析中"俄狄浦斯化"的虚妄性和误导性,于是他们开创了自己的精神分裂分析,制造了"欲望机器",高呼"反俄狄浦斯"。实际上他们的"反俄狄浦斯"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反法西斯。尽管这一局部性设想是乌托邦式的,但它却对整个思想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章太炎的《文学七篇》包含了一些修辞思想,其中就涉及到内容与形式的关系。章太炎对内容与形式关系的看法可以用"尚质轻文"来概括。本文结合《文学七篇》对不同文体的论述,从内容与形式关系的不同表现层面对"尚质轻文"思想进行综合剖析,对该思想的成因从社会背景和修辞理论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章太炎的修辞思想对白话文运动以及中国修辞学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家思想,数千年来一直是中国广大知识分子安身立命的精神食粮。时至今日,儒家思想中的"和"、"仁"等思想仍然处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习惯。文章从解释学中关于"前见"的概念,对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典型代表的儒家思想进行论述,借以说明儒家思想的演化历程和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9.
《古辞辨》中认为,"醬(酱)"来源于"將",因为"將"有"辅助"义,酱对主食起到辅助作用,因而得名。但是,本文从字形和饮食文化两个角度来考察,认为这种说法有待商榷。首先,从字形来看,"醬"金文的字形从"酉"、"爿"声,"爿"并无"辅助"义。其次,从饮食文化角度来看,"醬"开始是作为主食而非调味品。关于"醬"的语源,笔者认为"醬"来源于表示"稠"义的"糡"(糨)。  相似文献   

10.
由于长期受工具理性"目标模式"课程理念的影响,英语教学论课程的现实教学效果不如人意。哲学解释学思想对工具理性的"目标模式"课程理念具有一定的反拨作用,借助哲学解释学思想,英语教学论教师不仅可以优化其教学观念,而且还可以改变其教学方式,探索出一条有利于师生共同成长的教学新路径。  相似文献   

11.
亚里士多德《诗学》第9章论述简单情节与行动时,认为epeisodidês是最次的情节类型。大陆通行的罗念生、陈中梅译本将其译作"穿插式(的)",这与亚氏原意不合,易导致"穿插"进旁枝而破坏"一个行动"的误解。从亚氏描述epeisodidês这类情节的特征,并结合对古希腊悲剧的考量,epeisodidês可译作"拼凑式",较接近亚氏以epeisodidês指"古希腊悲剧中场与场之间没有可然或必然联系的情节类型"之意。对epeisodidês的误译已给汉学界的《诗学》研究造成了一系列的连带问题,不仅严重歪曲了亚氏的情节整一说等理论,更让汉学界众多学者误读了亚氏关于一般的悲剧编剧法、史诗与悲剧的异同等关键问题的论述。  相似文献   

12.
曾畅怀 《考试周刊》2011,(76):42-44
著名华裔作家黄哲伦的成名作《蝴蝶君》讲述中国间谍宋丽玲男扮女装与法国外交官伽里玛维持情人关系以便获取战争情报的故事。该剧本是东西二元的绝好的阐释文本,宋丽玲不断强化自己"蝴蝶夫人"这一东方女人形象,以颠覆这一刻板形象。本文运用萨义德在《东方学》里提出的东方主义等理论来探讨剧本对"蝴蝶夫人"这一形象的强化和颠覆,并探求在东西二元对立中,究竟谁是谁的"蝴蝶夫人"。  相似文献   

1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当代中国实践以及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从"十大结合"的视角解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张寰 《柳州师专学报》2010,25(5):65-68,60
"修己安人"是孔子思想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着重论述孔子的"安人"思想,试图从孔子提出的具体行政措施——"安人"之文和这一措施所蕴涵的孔子的社会哲学及管理思想——"安人"之质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孔子"安人"思想的施行所需的社会条件和对"上知"之人的依赖。  相似文献   

15.
"戴季陶主义"是一种反革命思想理论,它与马克思主义和三民主义有联系却不能与之相提并论。以前一些学者在批判它时曾指出,"戴季陶主义"是阉割了三民主义。但这种说法值得探讨,因为用阉割一词存在着全面的肯定孙中山和三民主义,用张扬一词更好。从这个角度来研究"戴季陶主义"的思想来源,同时也考证了"戴季陶主义"这个提法的源起。  相似文献   

16.
海德格尔在继承胡塞尔现象学理论的基础上开创了从“存在”入手直切事物本体的“存在论———解释学式现象学”,这种回到原初经验状态本质直观的看事物的方式,为我们认识事物本质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式。本文将试从海德格尔关于”在场”的思想角度出发来重新观照诠释中国古代画论,以期进一步更好的深入理解中国古代画论的丰厚内涵。  相似文献   

17.
[选题分析] "做中学"是一种实践教育思想.本课从"水会从茶杯里倒流出来吗"这样一个小的问题出发,逐步发掘引申出更多的可以深入探究的问题,激发学生"做"的兴趣,通过"做"来完成对大气压力和水的张力等科学知识的探究与建构.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董仲舒"天人感应"思想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演进过程,以及这一思想的独特内涵。指出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一方面从理论上肯定了德治为本的政治方向,为封建社会的长治久安提供了思想基础,奠定了政治基调。另一方面,他的宗教神学也从理论上炮制了许多荒诞不经的内容,有愚民成分。认为研究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应当从当时的历史条件出发,对其给予客观的的评价。  相似文献   

19.
当代乡土诗人田禾在其诗集《野葵花》中写出了家乡的宁静、自然与清新,更写出了家乡人的艰辛、感伤、苦难与坚韧。在中国诗歌多元发展的今天,田禾的乡土诗以他浓郁的乡土风味、独特的思想内涵与艺术形式展示了他的艺术气质与才华。本文是从"看与被看"、"离去——归来"的写作视角来分析诗作的情感,从"传统与现代"艺术形式的融合中欣赏其艺术审美价值的。  相似文献   

20.
"情"从"爱"来,有了浓厚的爱,才配当学生的良师益友;也只有情感教学为先,才能促使学生爱学、学会,用好思想政治课的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