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型本科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实践教学培养的基础,就在于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实践体系安排,由于专业实践基地建设困难与实训课程安排紊乱,应用型本科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一直处理弱势状态.所以,从符合实际要求的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劳动与社会保障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角度出发,强调校内实践教学以实训和实验为主的平台建设,以加强实训课程体系建设为主要支点,完善应用型本科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综合实践体系,是当前应用型本科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考试》2004,(5)
教育部消息,今年全国自考首开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其中专科6门课程将以资格证书形式出现。这是继电子商务、餐饮管理等自考专业引入资格证书后,又一把资格证书列入考试大纲的专业。据了解,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分专科和独立本科,在14门专科课程中,培训与就业、劳动关系、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与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等6门课程以资格证书形式出现。考生取得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岗位资格证书与自考劳动和社会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实验教学特别是高层次实验项目的开发成为制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进一步发展的现实难题。结合该专业多学科交叉的学科背景,济南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以“全人教育”理念为指导,对专业课程进行系统性改革,注重高层次、综合性实验项目的开发,构建“课内实验+实习实践+专业赛事”三位一体实验项目体系,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精神,实现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全面快速发展,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面临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高校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中应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加强校内院系之间的联动办学,扎实抓好实践教学环节,才能有效培养出合格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高级人才。  相似文献   

5.
劳动与社会保障简介:劳动与社会保障是一门研究如何创造让人们能安心生活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学问,是劳动经济学与社会保障学两门学问的结合。主干学科是管理学、经济学和礼会学。学习时要进行大量的社会实践。与之名称不同但实质相同的  相似文献   

6.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是一门凸显较强实践性的法学课程,在讲授《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理论的同时,更应注重该门课程的实用性。在借鉴相关优秀的教学案例的同时,立足于实际教学经验,探索出《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的实践教学涵盖"课堂案例讲析、校内亲身实践及校外拓展实践"三大领域。这样的实践教学是一个由内向外、知行合一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教育部在1998年进行专业目录调整时,依据实践需要新设的专业.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多种办学模式,其中与所在学校优势学科交叉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成效显著.本文在对中央财经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促进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与优势学科交又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作为“安全网”的社会保障制度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如何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的社会保障事业人才成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面临的时代挑战。针对学科特色不鲜明、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备、协同育人成效不足的困境,上海杉达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通过完善层层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搭建校企—校社—校校三维协同育人平台、嵌入赛证双链赋能、引入项目资源服务中国实践,构建并实践了“三维育人、双链赋能、服务中国”的一流本科人才培养新模式,在培养新时代中国社会急需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一流本科人才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9.
张学英  李薇 《职教论坛》2012,(27):62-65
目前,多数学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设置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为例,在分析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以及课程设置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设置原则,并从专业理论课强调任务驱动、校内实践课程进行仿真任务模拟、社会实践课程落实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专业选修课程力求多元化四个角度总结了课程设置改革的重点方向,以提升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0.
自2001年我国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就承载了创新课程形态、转变教与学方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教育功能。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涵也在发生变化,以回应社会变革的挑战和教育改革的新要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将出现如下可能的发展趋势:在课程内容上,与劳动教育课程深度整合,使劳动教育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新的生长点;在课程功能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育人的功能进一步凸显;在课程形式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与渗透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20,(73):3-4
劳动教育是从社会实践的角度,教育学生知行合一,同时明理、知事、育德,是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文章研究劳动教育时,以本校"阳光教育"为核心,以校本课程为基础,探究具有本校特色的小学劳动教育形式,首先分析劳动对小学生教育方面的作用,其次从体育艺术、人文素养、综合实践,对劳动教育形式进行分析,以期能为阳光教育下的劳动教育提供辅助佐证。  相似文献   

12.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应用型极强的综合性交叉学科,毕业生能够从劳动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和商业保险等方面实现就业,因此实践教学体系要求满足专业就业需求。文章从应用型本科核心价值出发,提出就业为导向的专业价值定位,在分析当前实践教学面临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从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教师、教学方法和教学支撑五个方面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教学工作开展提供有效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劳动教育是以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养成良好劳动素养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加拿大为适应世界迅速变化带来的挑战,改变人才培养与企业要求脱轨的情况,积极探索劳动教育的有效路径,依托课程实践,协调校外资源并贯穿职业导向,努力构建具有平衡个性与共性、综合多种劳动教育形式、指向就业能力与职业规划、强调公民教育与社会素养等特点的劳动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课程教学应更加注重探索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的产生、发展演变的规律性并把握其未来发展趋势,引导学生在掌握该课程基本知识的过程中以人权思想、实质正义和社会本位为基本理念。施洋作为中国早期工人运动的杰出领导人、中国首位“劳工律师”,施洋精神与新时代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基本理念具有高度契合之处,可通过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历史发展背景资料查找及讲解、提炼施洋精神所蕴含的劳动法治思想、创新优化教学方法等,将施洋精神有效融入劳动与社会保障法课程教学,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设置、地方管理和学校开发的课程领域。内容范围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四大指令性领域。其中劳动技术教育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以劳动技术教育内容为主要载体、以劳动技术教育为主线进行有机整合,才能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健康、有序地发展。但是中小学劳动技术活动现状并不乐观,为此探究其问题根源,寻求解决策略,实属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6.
《中国考试》2004,(5):37-38
什么是劳动和社会保障岗位资格考试? 答:劳动和社会保障岗位资格证书考试是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实际工作的需要,设置6门课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以助学辅导与自学相结合的考试培训项目,由劳动保障系统进行培训,教育部自考办  相似文献   

17.
社会保障学科由戴黍教授领衔,主要学术骨干有黄岩副教授、曾令发博士、张国英博士、陈景云博士,研究方向涉及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社会保障国际比较、劳动政策等。近年来,该学科围绕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大兴区团河小学以实践活动课程作为研究的载体,以家长教师协会作为研究的推进方式,以研究性学习作为活动的主要形式,将国家级课程《劳动技术教育》、《综合实践课程》和《美术》中的部分内容与地方课程《大兴——我的家》进行了整合,在三至六年级中进行试验。由于学校整合了四门课程,在四个年级中实验,学校、家庭、社区三方人±参与,所以把实践活动定名为:“四四三在行动”。  相似文献   

19.
石瑛 《甘肃教育》2024,(5):32-35
劳动教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劳动教育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锻炼强健的体魄,还可以提高综合素质。但城区初中劳动教育存在诸多问题,文章以庆阳第五中学为例,通过落实国家劳动教育课程,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劳动技能;创新劳动形式,丰富劳动教育内容;完善评估体系,促进劳动教育持续发展等具体措施,探索出符合西部地区城区初中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20.
高校劳动教育是打造社会劳动新风貌的重要手段,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高校劳动教育主要面临劳动价值观念淡化、劳动教育内容模式固化、劳动教育实践形式有限、劳动教育美育引导欠缺等现实困境,影响了高校劳动教育综合育人的价值实现。基于此,高校应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正确劳动观、坚持劳动教育的内容创新、注重劳动教育的形式扩容、提升劳动教育的美育引导,以期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同向同行、相互融合,实现劳动教育综合育人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