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该实验主要研究球毛壳菌素F对聚肌苷酸胞苷酸Poly(I:C)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 TNF-α表达水平的影响.采用不同浓度的Poly(I:C)(50μg·mL-1、100μg·mL-1和200μg·mL-1)和球毛壳菌素F(2μg·mL-1)对RAW264.7进行处理,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各浓度的Poly(I:C)与对照组相比均能极显著提高RAW264.7的TNF-α水平(P〈0.001),并且具有浓度依赖性;球毛壳菌素F能够极显著地降低Poly(I:C)诱导的细胞TNF.O/水平(P〈0.01).结论,球毛壳菌素F可能是通过降低炎症因子TNF-α的分泌而达到抗炎作用的.  相似文献   

2.
该实验主要研究球毛壳菌素F对聚肌苷酸胞苷酸Poly(I:C)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系RAW264.7 TNF-α表达水平的影响.采用不同浓度的Poly(I:C)(50μg·mL-1、100μg·mL-1和200μg·mL-1)和球毛壳菌素F(2μg·mL-1)对RAW264.7进行处理,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各浓度的Poly(I:C)与对照组相比均能极显著提高RAW264.7的TNF-α水平(P〈0.001),并且具有浓度依赖性;球毛壳菌素F能够极显著地降低Poly(I:C)诱导的细胞TNF.O/水平(P〈0.01).结论,球毛壳菌素F可能是通过降低炎症因子TNF-α的分泌而达到抗炎作用的.  相似文献   

3.
极片轧机是锂电池生产的核心设备,实现其快速设计具有重要工程应用价值。传统的轧机设计是依赖经验和直觉的交互式过程,设计信息化应用率低,且缺乏支持多个学科协同作业的有效工具支撑,不能支持现代电池行业小批量、多型号的快速研发要求。为满足电池极片轧机的多学科协同设计需求,研究支持CAD/CAE/CAO的集成产品模型建模方法,提高极片轧机协同设计的自动化程度,为锂电池极片轧机快速设计提供新思路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以凡纳滨对虾为研究对象,让其暴露在含0,5,15,45,135μg/L辛基酚(OP)的养殖水体中,暴露24,48,72,96,120 h后取样,分析测定凡纳滨对虾壳膜与内脏 NAGase 比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水体 OP 对对虾壳膜 NAGase比活力基本起激活作用.暴露72 h内,壳膜 NAGase比活力无显著性变化;暴露96 h时,5,15,135μg/L OP均对虾壳膜 NAGase 比活力起极显著激活作用(P<0.01),45μg/L OP 对虾壳膜 NAGase比活力起显著激活(P<0.05);暴露120 h时,15,135μg/L OP 对虾壳膜 NAGase 比活力仍表现为显著性激活作用(P<0.05),但5,45μg/L OP 对壳膜 NAGase 的比活力影响无显著性.而水体 OP 对虾内脏 NAGase比活力基本起抑制作用.在15μg/L OP体系下暴露24 h,内脏NAGase极显著下降(P<0.01),其他 OP浓度下无显著性变化;不同浓度下暴露48 h,对虾内脏 NAGase比活力均出现极显著下降(P<0.01);5μg/L OP体系下暴露72 h,对虾内脏 NAGase比活力无显著性下降,其他 OP 浓度下的对虾内脏 NAGase 比活力均出现极显著下降(P<0.01);15,135μg/L OP 体系下暴露96 h,内脏 NAGase 比活力也分别出现极显著(P<0.01)及显著性(P<0.05)下降.可见,OP暴露对对虾生长发育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
锂电池极片卷绕设备卷绕过程中,控制好张力对卷绕的顺利进行、产品质量的保证起到关键的作用。文章以张力为对象,对锂电池极片卷绕设备控制系统进行设计,并将模糊自适应PID算法应用于张力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加入模糊自整定PID后系统稳定误差基本消除,系统响应时间和系统超调量明显减少,系统响应速度和控制精度有很大的改善,张力也稳定控制。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非硅基介孔材料的类型、特性;非硅基介孔材料的合成方法与机理,包括各种类型的模板剂与前趋体相互作用的机制;对非硅基介孔材料在化学催化、光催化与光电极和锂电池电极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研究锂电池在空中抛投,着陆时,锂电着陆面在受到强烈碰撞下,引起锂电池的性能变化的一种自动抛投和测试的技术,阐述了锂电池自动抛投机构的结构方案,实验表明,该机构在实施锂电池自动抛投规范、准确,测试数据精确.  相似文献   

8.
褚建花  张东 《物理教师》2001,22(9):16-17
电势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与高考大纲相比,竞赛对静电场中的电势这部分内容,只增加了“点电荷电场的电势公式.电势叠加原理.均匀带电球壳壳内和壳外的电势”这几个要求.应该说,增加的这些内容并不是很难理解的。但在竞赛中这种题的得分却常常偏低.究其原因,是学生们在学习解决这些问题时,只是机械地套公式,而没有真正掌握公式的特点,没有掌握解题的规律。  相似文献   

9.
设计了一套锂电池状态监控与报警系统,该系统主要包含主控、测量、诊断、显示和报警等子模块,能够对电池工作电压、电流、温度及荷电状态等主要参数和工作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和健康评估,当参数异常时系统可自主报警。以18650锂电池进行了实际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工作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0.
张茂桦 《昆明大学学报》2003,14(1):55-56,68
压榨辊外层有一圈用耐磨铸铁制成的榨辊壳。榨辊壳采用热卡法(红套)紧紧地套在辊铀上,形成个复合体。此时,榨辊壳将由于收缩受阻,产生内应力。当内应力超过材料的抗拉强度时,即会造成榨辊壳开裂。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两座不同高度、不同倾角坝体的分析和对比,得出控制水力劈裂发生的坝壳与心墙的弹模比和心墙的泊松比的关系曲线,表明影响水力劈裂发生的是坝壳与心墙弹模比的大小.  相似文献   

12.
荷电状态(SOC)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核心性能指标。为了进一步提高锂离子电池组单体电池荷电状态预测精度,提出一种基于改进PNGV模型的电池内阻辨识与SOC预测。根据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特性分析,建立改进型PNGV模型。利用实验采集的数据和最小二乘算法实现内阻的在线识别。通过该内阻辨识算法,更加准确地反映电池的当前电压。根据预测更加准确的电压,从而提出基于数据融合PHM法预测电池的SOC,该方法基于实验数据和灰色预测模型来估算电池的荷电状态。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内阻辨识的SOC预测更准确,具有较强的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13.
纯电动汽车的蓄电池组由多个单体电池组成,汽车运行时对蓄电池组电压的数据采集是了解其运行性能的重要依据,以磷酸铁锂电池组为例,设计了一种以单片机为核心的蓄电池组电压数据采集方案,该方案简单有效,有一定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将反应性乳化剂A引入丙烯酸酯乳液聚合体系,制备了丙烯酸酯乳液胶粘剂.实验结果表明:所制乳胶具有核/壳结构,核/壳问形成了化学键连接;反应性乳化剂参与了化学反应.是以共价键的方式与高分子结合的;随着反应性乳化剂用量的增加.单体转化率及剥离强度逐渐降低;当反应性乳化剂用量为2%时聚合物耐水性较好;乳胶对极性与非极性塑料薄膜、非极性与非极性塑料薄膜均有良好的粘接能力.  相似文献   

15.
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sc.marc2005对蜂窝纸芯的静态压缩特性进行计算模拟,得到受载时蜂窝纸芯的应力应变分布图,并画出应力沿路径分布曲线图。结果表明,采用thin shell139等单元做出的蜂窝纸芯应力应变图比较符合蜂窝纸芯的实际变形模式;通过对单个蜂窝纸芯和多个蜂窝纸芯的计算模拟,单元和约束之间如何协调才能满足分析要求,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王敏 《培训与研究》2008,25(8):37-38
进入21世纪以来能源危机日益凸显,加之国家环境保护政策和法规的推行,以电能为核心的清洁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受到从未有的重视,其中大容量蓄电池的研究和制造成为热门课题。硫酸亚铁是生产电池材料磷酸亚铁锂(LiFePO4)的前驱体材料,对硫酸亚铁中的锌、铅等重金属含量有严格的限制,研究表明纳米活性复合沉淀剂能有效去除硫酸亚铁中的锌及重金属,保障磷酸亚铁锂等电池材料的质量,使硫酸亚铁的应用范围得到拓展。  相似文献   

17.
STP营销战略是现代市场营销的核心。蓄电池企业应用STP营销战略时,应根据产品用途进行市场细分,并对细分市场的机会和威胁进行评估;应选择有市场吸引力,竞争不激烈,且同蓄电池企业优势相匹配的细分市场作为目标市场;还应根据自己的优势和目标顾客的需求特征,进行恰当的定位。  相似文献   

18.
以模式识别为指导思想,借助于MATLAB软件,提出了采用统计模式识别方法实现按电池充放电压特性曲线进行波形识别,实现模板的自动建立,即当采样足够数据时,通过模板匹配方法,以达到预测出充电电池容量的算法。  相似文献   

19.
根据UPS原理,制作基于FPGA和单片机的24 V交流单相在线式UPS电源。系统主要由整流模块、蓄电池充电模块和逆变模块组成,以单片机和FPGA为核心,进行数据采样,控制输出SPWM波和反应动作控制,并具有过流保护、低压保护、电池电量检测等功能。电路总体结构简单,系统可靠性高,实用性强,能很好地实现持续供电功能,适用于中小型功率电路。  相似文献   

20.
通过调节硫酸铜溶液浓度,采用恒电位沉积方法,在玻碳电极表面制备了三种形貌的Cu-Cu2O壳核纳米粒子.比较研究了Cu-Cu2O壳核纳米粒子的形貌和结构对过氧化物的催化效果,发现立方八面体形的Cu-Cu2O壳核纳米粒子的催化效率较高.循环伏安法研究表明过氧化物在Cu-Cu2O修饰玻碳电极的还原电位在.0.23V,随着过氧化物浓度的增加,还原峰电流明显增大.用计时电流法,控制电位在.0.17Vcu.Cu20修饰玻碳电极可以检测过氧化氢异丙苯(CHP)、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过氧化丁酮(2-BP)和过氧化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