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要培养与激发儿童的绘画兴趣,首先要对儿童进行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创设和谐、温馨、宽松的美术氛围的活动情景,遴选丰富有趣的教学内容,尝试多种绘画形式、绘画工具等方式,都可以有效的激发与培养儿童的绘画兴趣。  相似文献   

2.
儿童绘画是儿童对外界事物认知和感受的一种表现形式,能发掘儿童的创造潜能,激发与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更能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主动地发现日常生活中美的点滴,并在绘画作品中表现出来,从而提高儿童的审美能力、创作能力.对于儿童的神奇想象,要充分理解,积极引导他们进行绘画表现.  相似文献   

3.
儿童的天性都喜欢绘画.在一双双稚嫩的小手下绘出点和线,是每一个儿童对世界的梦想和认识.儿童美术活动,是培养儿童审美创造力的一种活动儿童的绘画过程是儿童追求美向往美表达美的过程.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大胆的推行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培养儿童绘画兴趣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激发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儿童在教学过程中体验快乐使儿童的潜力能得到最大限度发展使他们通过绘画的形式来展现生活中的美和内心世界的美.成功的教育实践认为儿童期是儿童智力发展最快的阶段同时也是能力可塑性最佳的时期.  相似文献   

4.
<正>儿童绘画是小学美术教学和校外美术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少年儿童学习美术的基本技能和表现形式,因此,儿童画教学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持续兴趣与创作辅导是儿童画教学中教师应做好的两项重要工作。一、努力激发和培养儿童对绘画学习的持续兴趣学习美术,兴趣是基本动力之一,大部分儿童从小爱好美术,绘画兴趣很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随着年龄增长,部分儿童绘画兴趣减弱,甚至出现转移现象,影响美术教育功能的充  相似文献   

5.
好素材能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游戏能培养幼儿浓厚的绘画兴趣,儿歌能增强幼儿的绘画兴趣,教师的肯定赞赏能让幼儿保持绘画的兴趣,多种活动的组织能深化幼儿的绘画兴趣.培养绘画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愉悦的情绪,这对孩子在绘画活动中发挥想象力、动手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一幅优秀的绘画作品,在创作时,需要灵感。而想象与幻想则是导致进发灵感的动因,也就是说,幻想与想象是绘画创作的前提。因此,在美术教学中,要激发儿童绘画的灵感,就得诱导、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和无拘无束的幻想。一、培养兴趣1.针对儿童喜欢听故事的特点,在绘画创作前,或者是教师先讲故事,或者请学生根据题意自编故事讲给大家听。2.根据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在教学时,可以对绘画中的线、形、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20,(13):13-14
《纲要》指出:"要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的兴趣培养前阅读的技能。"新课程也明确告诉我们:要充分利用图示绘画,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绘本作为早期阅读的一种读物,它的独特气质又区别于其他儿童读物,它既能带给孩子美的视觉享受,又是儿童艺术培养的一种重要媒介,更是赋予儿童情感发展的绝佳途径。我们要选择适合幼儿的绘本,让幼儿用心与绘本进行深层次的交流,在有效的互动中共享绘本之美、阅读之乐。  相似文献   

8.
陈凤春 《广西教育》2010,(13):62-62
儿童绘画创作是美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启迪思维的创造力极为重要。儿童绘画不仅贴近儿童的生活,而且处处闪耀着儿童的心理特征,散发着充满真善美的童心和审美追求。因此,教师在儿童画创作的教学过程中,要努力激发他们创作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丰富想象,鼓励他们大胆表达,培养他们的创造力。以下是笔者在辅导儿童创作绘画中的一些做法和体验。  相似文献   

9.
低年级儿童天真烂漫、活泼好动,并富于想象力.他们对绘画往往一开始表现得很有兴趣,可是时间一长,这种新鲜感就没有了.怎样让学生保持对绘画的持久兴趣,我在教学中采取了愉快教学法,意让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绘画. 一、在快乐中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开阔视野、推进学习进程的一种强劲的内动力.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激发和培养绘画兴趣是较为重要的一环.只有让学生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使他们热爱绘画,想去绘画,从而达到绘画的最佳效果.《美术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就提议:"教师应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甚至故事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教学方法多样化,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新鲜感,特别是一些教学设计有戏剧性的,或有故事情节的就更能引发学生的兴趣.  相似文献   

10.
高洪 《广西教育》2012,(37):88-88
幼儿的绘画是一种艺术,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家;幼儿绘画的主要特征是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是儿童心灵之窗,是一种与他人交流的形象语言,更是对幼儿进行创造教育的载体。那么,如何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培养他们的绘画能力呢?一、选择幼儿熟悉的几何图形为素材,激发绘画创作的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对事物的认识日渐丰富,但表达的方式仍有些欠缺,绘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湖南省澧县农村1098名留守儿童、非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进行比较研究,人们必须(1)关爱留守儿童、培养学习兴趣要切忌"污名化"倾向;(2)留守儿童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激发应该避免另类思考;(3)要充分挖掘"留守"蕴涵的积极因素激发留守儿童的学习兴趣;(4)探明影响留守儿童学习兴趣的主客观原因是极其重要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2.
陈秀梅  韩小瑜  赵娜 《文教资料》2007,(19):184-185
兴趣是人力求认识、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本文主要从以下几点来培养学前儿童的学习兴趣:1.保护好奇心,激发求知欲;2.创设良好的环境;3.成人要善于正确的引导;4.注重学前儿童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5.通过游戏和组织活动,激发学前儿童学习兴趣;6.寓教学于愉快教育;7.学用结合,激发兴趣;8.正确使用表扬和奖励。  相似文献   

13.
张慧 《教育教学论坛》2012,(39):222-223
儿童绘画是儿童对外界事物认知和感受的一种表现形式,能发掘儿童的创造潜能,激发与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更能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主动地发现日常生活中美的点滴,并在绘画作品中表现出来,从而提高儿童的审美能力、创作能力。对于儿童的神奇想象,要充分理解,积极引导他们进行绘画表现。  相似文献   

14.
小学生写字,黑墨白纸,不如绘画的包彩丰富,又没有绘画那样具体可感的形象,不易引起儿童的兴趣。而且,书写技能的形成非一朝一夕之功,而足长期练习的结果,即便是运笔方法的掌握和基本笔画的练就,也非易事;何况小学生活泼好动,自制力比较差,写字兴趣很难保持。因此,小学生写字兴趣的培养应放在重要位置。要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首先要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望。因此,第  相似文献   

15.
黄晓军 《陕西教育》2009,(2):104-104
儿童绘画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涂鸦期、象征期、图式期、写实期.3岁-4岁儿童绘画处于涂鸦期至象征期的过渡阶段,是儿童绘画的最初级阶段.幼儿绘画教学应该遵循儿童发展的自然规律,循序渐进,重视并鼓励儿童从事涂鸦和符号活动,使他们心理得到充分满足,绘画兴趣得到培养,要让处于这阶段的孩子有机会自由涂抹,享受"机能的快乐",让他们在活动中加强观察与学习,顺利地摆脱涂鸦期,进入下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6.
创造性人格对创造力起到构成、引导、调控的作用.创造性人格的培养对创造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家庭环境影响儿童和青少年的创造力发展,所以需要从父母兴趣及期望、父母教养方式等方面着手,实施儿童创造性人格培养,激发儿童的兴趣和动机,增强儿童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17.
美术启蒙教育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孩子审美、想象创造等各种能力和促进孩子智力发展的重要方法,涂涂画画是孩子与生俱来的天性,展示了儿童趣味和思维活动,是孩子特有表达情感的方式。利用多种绘画形式与材料激发孩子学画兴趣将孩子对绘画的兴趣不断延伸与拓展,并在绘画过程中培养孩子集体协作的精神。  相似文献   

18.
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小学生对绘画的兴趣是需要教师激发和培养的。如果用一些违背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办法生硬灌注,强制训练,不但不能帮助儿童提高绘画的创造力,相反会造成学生对绘画产生厌恶的情绪,阻碍其兴趣的发展与提高,使学生初露的创作嫩芽遭到压抑和挫伤。在美术教学中,要从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鼓励学生大胆下笔,充分想象,在实践中发展能力。例如有的学生一面画画,一面用手抚着作业本,  相似文献   

19.
现代科学研究证明,绘画可以促进右半脑潜能的开发,协调大脑功能。有关资料表明,幼儿在绘画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和智慧,可以使智商提高30%。因为绘画可以平衡地锻炼大脑左、右半球,使之全面发展,这个意义远远超过了绘画本身的意义。但是目前,由于人们对幼儿习画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导致幼儿习画兴趣渐淡的现象普遍存在,颇有“满怀希望开始,失望扫兴而终”之感。要改变这种现象,关键在于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和幼儿美术作品的特征,指导儿童绘画创作方法,培养儿童绘画素质。一、幼儿绘画素质的培养1郾激发幼儿对绘画的兴趣,鼓励幼儿将感情投入进…  相似文献   

20.
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法,引导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阅读材料的提供尤为关键.好的阅读材料能让幼儿体验阅读的乐趣、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以促进儿童阅读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