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无论从理论研究的视角来审视,还是从社会现实的维度来考察,科学与人文的分割和对立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种种不利影响,因此克服二者的对立,探讨科学与人文的融合问题,成为20 世纪乃至21世纪理论界的研究热点.中外理论界从不同侧面提出了各种促进二者融合的研究观点,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实证主义为代表的科学主义观、以现代西方人本主义为代表的人文主义观和将二者加以折中并以"整体有机论"为核心内容的综合观.与其相对应,中外理论界形成了从三种不同角度加以整合的不同路线:从科学角度出发研究科学与人文融合问题所展示的科学文化整合路线,从人文角度出发研究人文与科学融合问题所展示的人文文化整合路线,以及从科学和人文相结合角度研究二者融合问题所展示的人类整体文化综合路线.在这些不同的理论观点、考察视角和整合路线的探索中,展示出科学与人文融合问题的研究特点和未来走向:理论研究的深化和细化特征、研究领域的交叉趋向、研究视角的人学转向、研究取向朝“人”的实践层面拓展等,并且展示出只有把科学与人文共同置于“人”的视域,理解科学与人文共同的“人为”属性和“为人”属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二者的融合问题.  相似文献   

2.
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20世纪50年代的“科学与人文的分裂”源于科学哲学中占主导地位的“辩护的语境”与“发现的语境”的二分;20世纪90年代的“科学与人文的冲突”源于文化或社会建构论.关键问题在于,科学哲学和科学的文化建构论都将科学视为一种“理论”而不是“实践”.如果我们从“理论优位”转向“实践优位”,就会发现科学实践的多维度性,导致对科学进行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文学等跨学科的研究,才能给科学以完整的解释,从而表明在科学实践中,科学与人文社会学科是相互融合的.在全球化政治经济格局中,这种融合同样会彰显科学的政治、经济乃至伦理的深刻内蕴.  相似文献   

3.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是一个重大的教育理念,也是一个重大的教育理论问题。本文通过研究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阐明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是人的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从方法论视角检视课程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研究的冲突和融合,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因为,在现代社会课程文化是一种复杂的文化现象。科学和人文相结合的课程文化观,不仅是一个国家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思路,而且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5.
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这一理念准确地阐述了中学教育培养具有优秀综合素质人才的培养目标。在教育过程中,做到科学与人文并重,实现科学与人文融合,是新课程改革理念中的核心理念。当前,如何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已成为教育实践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拟就中学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科技创新需要良好的文化环境,其显著特征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在深层底蕴和价值取向上是相互融合、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其共同的目标指向是人类真善美的崇高理想境界。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融合的关键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科学技术工作者只有拥有深厚的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底蕴,才能有重大的科学创造和技术发明。  相似文献   

7.
人文与科学两种文化从融合、分离到重新融合的过程深刻地影响着教育 ,历史地看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在大学同样出现融合到分离再到逐步融合的过程。现在人类社会已进入一个高度综合化的时代 ,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 ,也是科学技术和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那么 ,在现代大学中人文教育何以融合 ,如何实现融合 ?本文仅就这些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人文传统,却没有滋生出现代科学精神,其中有深刻的文化内质根源。中国现代科学文化从鸦片战争以后才开始出现,却经历了一个与传统文化纠结的发展过程。中国传统文化本质上是一种人文文化,却又与西方的人文传统存在很大的差异。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意义与对科学文化的天生免疫力,构成了中国科学与人文问题的具体历史语境。  相似文献   

9.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国内外高等教育多年来关注的热点话题,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基本途径;一是构建有利于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学科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创建与之相适应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二是建立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实践平台;三是努力提高高校教师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四是构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文化场。  相似文献   

10.
人文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重视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使科学与人文、技术与情感相互融合,以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是高等教育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大学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是人类文明演进中产生的两大文化现象.两者是从融合到分裂再到融合的历史演变过程,目前,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进一步的融合具有历史客观必然性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探索高等学校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是近年来高等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完善高等学校课程结构体系是实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有效途径.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课程结构体系是实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重点;提高各类课程的教学质量是实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核心;完善实践课程教学体系是实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论高职“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跨学科综合性课程及其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设跨学科综合性课程是实施“科学与人文”融合教育的最有效途径之一。科学史、STS(科学、技术与社会)是实施“科学与人文”融合教育的有效载体,但存在人文文化边缘化、高职针对性不强等局限。新开发的《科学与人文》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与人文素养为出发点,以科学与人文统一融合的思想为指导,综合了人生、社会哲思和现代科技与社会等内容,弥补了科学史和STS的不足,体现了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14.
理工科大学的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不可割裂,人文教育对人才培养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实验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所大学的建设和发展水平,实验教学融合人文教育是高素质、高质量人才培养的必经之途。提出实验教学"冰山学说",重点阐述实验教学融合人文教育的主要策略和几点措施,实验教学"冰山学说"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个新的思辨角度和认知方式,实验教学融合人文教育有望成为破解现阶段实验教学质量差和人才培养水平低这一教育教学改革难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科学与人文、技术与情感的相互融合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标志,高等教育趋向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以当今高等院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导引,在界定科学教育、人文教育及融合等概念的基础上,论证高等教育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可能性和必然性,并尝试探寻有效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基本架构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大学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新论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一、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前提:和而不同(一)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通首先,人文与科学有着共同的自然物质基础即人的大脑。人文与科学都是人类思维活动的产物,尽管人的左右脑分工不同,左脑主要从事与严密的逻辑推理有关的科技活动,右脑主要从事与开放的形象思维有关的文化艺术活动,但在正常情况下,两者既分工又合作,互相传递信息。“科学与人文知识、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尽管彼此相区别,然而正因为均来源于或者共生于人的大脑、客观世界及人在客观世界中的实践,所以自然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1]其次,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同源共生。从…  相似文献   

17.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是一个教育的理念。在当前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这是个很值得深入研究、大力推进的教育理念。大力推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也是一个标志,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在多年加强文化素质、人文素质教育的基础上逐渐走向成熟。一、对我国推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几点认识1.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分离,在中国是一个顽症。理由有三点:第一,中学长期文理分班,不仅带来了学生知识的偏科,而且从小就灌输了一种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分离的观念。这后者比前者更可怕。解决文理分班的问题,看似简单,实际上很不容易。我  相似文献   

18.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要求,也是高职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时代特征.高职院校在实际工作中,如何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仅对高职院校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途径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科学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是现代大学的教育理念。促进大学教育科学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一方面要充分认识科学与人文教育的内涵;另一方面,要积极探索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有效途径。首要的问题是培养和提高大学教师的人文与科学素养;在学校重构课程体系,促进“文理兼容;”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落实科学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强化班级和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科学与人文教育融合的学术氛围和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20.
对高校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三个层次进行分析比较研究,认为关于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融合的理论探讨和具体实践,应当突出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合与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