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抒情文学独特的艺术概括方式有意象、意境、抒情母题等;艺术概括具有浑沌特点;解读中国抒情文学需要了解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用中国文学独特的体味、感悟等方式解读文本.  相似文献   

2.
中国抒情学独特的艺术概括方式有意象、意境、抒情母题等;艺术概括具有浑沌特点;解读中国抒情学需要了解中国化的“天人合一”,用中国学独特的体味、感悟等方式解读本。  相似文献   

3.
《纺车》一文,文字清新流畅,感情真挚,字里行间都充满着浓郁的抒情的气氛。以娴熟的笔触结合叙述进行抒情是作者的深厚的艺术功力在这篇文章中的一个重要表现方面,也是这篇文章的风格特色之一。我想在分析这篇文章的层次结构时,对这一艺术特点是应该给予考虑的,在划分段落层次时与其他的以情节、结构、构思取胜的文章是应该小有区别的。  相似文献   

4.
四、对诗的艺术特点做不恰当的概括 对《雅歌》的艺术特点,《研究》说是“高度的形象性甚至是象征性”,《简编》说是“高度的形象性中带有深刻的象征性”。同时,它们都认为诗作艺术形式是“抒情牧歌”,甚至说它是“抒情牧歌集”。其实,诗作突出的艺术特点,首先是在形式上借鉴牧歌加以创造的叙事恋歌。  相似文献   

5.
《日出》和《底层》在结构艺术、悲喜剧、诗意的抒情等方面具有相似的特点,充分说明曹禺特别重视对外国优秀戏剧作品艺术经验的继承和借鉴,并在自己的剧作中创造性地吸收和发展。这正是《日出》取得独特成就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凄恻婉约的抒情格调是屈原诗歌的特点,通过对(楚辞)这一具代表性的作品分析,概述其对后世诗歌艺术的深远影响和典范意义。  相似文献   

7.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写的一首雄壮的抒情词。1945年在重庆发表后,为全国文化界所瞩目。当时的《新民报》编者说它风格独绝,文情并茂,而气魄之大乃不可及。指明了《沁园春.雪》创作的突出地位和鬼斧神工的艺术价值,这首词的抒情艺术极为高超,主要体现在借景抒情、托物抒情、借古抒情和想象抒情上。  相似文献   

8.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是卞之琳诗歌创作的高峰期,这一阶段卞之琳的诗歌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反抒情倾向。这种反抒情倾向并非摒弃诗歌的抒情功能,而是通过理性和艺术法则的规约使情感获得更为冷静克制的处理,其典型的写作策略包括冷色调意象的组织和戏剧化手法的运用。从艺术成就来看,卞之琳三十年代诗歌的反抒情倾向构成了对中国新诗抒情主义传统的反思和补充,为中国新诗发展提供了艺术新质,但也存在情感同质化和淡漠化的固有缺陷。  相似文献   

9.
汉乐府歌诗向叙事之演进,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一是缘事而发。歌诗缘事抒情,抒情不离事由,在乐府演唱方式和听众娱乐趣味作用下,开始了向叙事的演进。二是即事而进。歌诗由抒情转为叙事,而形为叙事实为语调抒情,形成场面集中、对话演事、人影粗疏的特点。三是铺事而成。歌诗完成由抒情向叙事的质变,具有场面转接、铺陈夸饰、人物鲜明的特点,显示了汉乐府叙事诗的成熟。四是叙事而极。《焦仲卿妻》标志着汉乐府叙事诗跃升顶峰,这是文人模拟乐府叙事进而创造的结果。其结构严整、叙事出新、写人入心,取得重要艺术成就。而受到乐府演唱的制约,《焦仲卿妻》成为孤篇绝响,后继为难。  相似文献   

10.
抒情性是诗歌最基本的特征,是诗歌的艺术生命。抒情诗自不必说,就是叙事诗,固然需要叙事,但也必须用抒情的方式、抒情的语言、抒情的笔调,借叙事以抒情。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好的抒情能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产生动人的艺术力量。诗歌的抒情方式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直接抒情就是诗人通过作品中的人物、事件,用形象的语言直抒胸臆。例如《周总理,你在哪里?》就采用了直接抒情的方式。这首诗的抒情主人公是“我们”,即包括诗人在内的亿万人民。“我们”以炽热的感情反复向高山、大地、森林、大海呼唤,急切地寻找周总理,抒发了人民对周总理的无限依恋、思念之情。间接抒情是通过叙述、描写、议论种种方式来抒发诗人感情的一种抒情方式。借助叙事来抒情,是比较常见的。因为这是在客观叙事中加上了作者主观的感情色彩。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中国文化精粹之一的中国书画历来就讲究以情入画、抒情言志。中国的著名书画作品由于作者思想感情的融入而具有蕴含深刻的不朽的生命力。在中国书画教学中,如何把握中国书画的这一重要特点,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感,引导和激发学生的艺术情趣,是本文试图探讨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2.
抒情:中国戏剧结构主体 中国戏剧,从本质上说,是一种重在抒情也长于抒情的戏剧.中国戏剧拥有特殊的抒情手段,它始终是通过叙事来抒情的.叙事和抒情是文学艺术的两大要素.中国戏剧像世界上其他民族的戏剧一样,包含了多种艺术手段,但是在这多种艺术手段之中,却只能有一种手段是它的核心.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抒情结构、抒情手法、抒情语言和韵律三个方面论证了柳永慢词的抒情艺术特征.认为柳永慢词以铺叙展衍、曲折层深的艺术结构,浅显易懂的语言及曼妙宛转的音律,叙事、描景、抒情而达到情景交融,从而熔铸成具有独特个性的抒情艺术,并对后世词坛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作者叶圣陶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他于一九七九年,八十五岁高龄的时候,写成这篇文章。原题是《拙政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现在的题目是选入课本时编者改的。这篇文章不能说没有抒情,但抒情成份很少。编者把题目改为《苏州园林》列入说明文的范围,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科学的,准确的。 这篇文章不是导游性文章,也不同于就一处园林谈苏州园林特点的文章,而是从建筑艺术的角度概括苏州所有园林的特点。这篇文章的突出的特点是:语言文字简洁,作者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表现苏州园林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在文学观念和创作实践上,乡土文学作家一方面以西方先进的文学为参照系,师法欧美,输入新潮,逐步实现文学的现代化、科学化,明确界定了各种文学体式的特性,区分了诗歌、小说、戏剧、散文之间的差异,析定出它们各自的艺术功能;另一方面,又创造性地使各种文学体式相互交叉、渗透、融合、幻化出一些新的带有综合特点的边缘交叉文体,散文化抒情小说就是其中一种(另有散文诗、诗体小说等)。散文化抒情小说的艺术特质是以抒情为主导的艺术功能,这是与一般的规范小说——写实小说审美差异的关键所在。由于这种差异,二者必然在小说的组织结构方式、形象塑造方法和艺术表现手法与技巧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途径。下面我们将逐一讨论和比较。  相似文献   

16.
唐代送别诗是人们审美世界中反复玩味的精品。它的抒情艺术之特点表现为四个方面 :格调高昂 ,语壮情深 ;心态深沉 ,表达委婉 ;意境幽美 ,韵味无穷 ;内涵丰富 ,哲理深刻。因此 ,唐代送别诗的抒情艺术 ,值得我们去认真探讨和总结  相似文献   

17.
汪茜 《教师》2015,(2):40-41
笔者首先对舞蹈艺术超脱生活、动作抒情、虚拟象征的审美特点进行阐述,进而分析了舞蹈艺术的审美本质即形象美、动作美、内涵美,最后剖析了舞蹈艺术的三大审美功能,以期加深对舞蹈艺术的审美认识。  相似文献   

18.
唐人抒情绝句大量表现了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乐等多种感情,而且能在艺术上别出心裁,各具特色。或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入手抒情,景触情生、情景交融;或借想象与梦境抒情,使感情的表达意蕴深沉;或以场景和细节描写抒情,形象生动、笔底传神;或运用反跌与双绾手法抒情,使之深婉委曲、含蕴不尽,这正是唐人抒情绝句历久不衰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9.
曹禺的话剧 ,确立了中国话剧剧场艺术 ,中国的现代话剧由此走向成熟。曹禺的话剧具有诗一般的抒情风格 ,这是因为作者成功运用了缤纷多彩的意象。我们可以从曹禺的四部著名剧作《雷雨》、《日出》、《原野》和《家》中看到这一鲜明的特点 ,从而了解意象对于表现人物性格情绪、传达作者写作意图以及增加作品艺术色彩等方面的功能  相似文献   

20.
[课文品读] 《安塞腰鼓》奇妙的抒情艺术 凡是读过《安塞腰鼓》的人,就一定能感受到文中激扬的情感。这篇美文与其说是在描叙“安塞腰鼓”的气壮山河。还不如说是作者在借安塞腰鼓抒发心中不可遏止的激情。作者奇妙的抒情艺术,值得我们体味、欣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