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成语使用是否恰当的辨析中,我们常常碰到某个成语与另一个成语只相差一字的情况。命题者往往利用相差的那个关键字的语素义所造成的成语意思不同进行干扰,这就需要我们有准确地理解语素义及把握成语义的能力。现就几组常用的一字之差的成语辨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联结主义的理论"模型将词汇的语义知识用分布表征值来表示"的基础上,选择了一组汉语复合词进行语义抽取和计算分析,基于语义距离提出了一个自动评估语义透明度的计算方法.实验直观有效地展现了一组多义语素间的同义、近义和同型异义关系,并揭示了语义透明度在多义语素系统中本质上是对某一具体语素义的相对距离.  相似文献   

3.
相较于古代汉语偏义复词,现代汉语偏义复词的主要特点是语义的明确性和语素次序的固定性.类义偏义复词的语义多偏向前一个语素,反义偏义复词的语义多偏向语言禁忌,其背后有着深刻的文化心理动因.  相似文献   

4.
通过借助于语义场理论,对汉语成语语义场作些探索性的论述。全文分为“狭义的成语语义场与广义的成语语义场”和“语言的成语语义场与言语的成语语义场”两部分。狭义的语义场下分等义、近义、反义、类义等子语义场;广义的语义场,指表示同类事物现象的成语间宽泛的类属关系:凡从静态的角度阐述成语语义场的属于语言的语义场,凡从动态的角度阐述成语语义场的属于言语的语义场。最后就成语的语义场嬗变、语义场强度、语义场文化背景等问题提出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5.
成语语义的反向引申表现在这些方面:由褒义引申为贬义,或者反过来;由肯定义引申为否定义,或者反过来;由未然态引申为已然态,或者反过来;由客观转向主观;由客体转指主体;由结果引申为原因;由特指引申为泛指,或者反过来;等等。成语语义反向引申的原因有:社会的发展;事物中对立统一矛盾体的表现;对象的改变;人的行为出格或过度;反向思维的活跃;“创造性”或“标新立异”的语用追求;某个语素意义的改变;等等。  相似文献   

6.
复音构词过程中,成词语素具有相应选择性。这种选择性是由同义语素语义、语源义的差别引起的。语素在其义素组合中表现出求同存异的语义和谐原则。  相似文献   

7.
张菁  隽永 《天津教育》2008,(6):51-52
成语(含四字格惯用语,下同)绝非一成不变之语。在长期的语用实践中,有些成语其语素、语序或语义发生变异,但其特质仍是约定俗成的。原生式和再生式成语可归纳为:(1)语素未变,语义改变,如“明目张胆”(由褒义变贬义)。  相似文献   

8.
复合词的词义与其构成语素义具有两重性:一致性和差异性。具有一致性的是透明词,具有差异性的是半透明词或不透明词。影响复合词语义透明度的除语言内部的字形、字(语素)义、语义/语法结构因素外,还有来自语言外部的文化因素、人的认知等。复合词语义透明度的高低和复合词的词化程度有相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9.
东晋汉文佛典《中阿含经》中双音并列复合结构的语义复合关系有同义语素的组合、反义语素的组合和相关义语素的组合三种,每种之内又有名词性语素与名词性语素的组合、动词性语素与动词性语素的组合和形容词性语素与形容词性语素的组合等多种方式.语义关系上,有两个语素共同表义、两个语素融合后表义和仅有一个语素表义等.  相似文献   

10.
侯博 《天中学刊》2006,21(6):91-96
针对传统词汇学的词义扩大、缩小、转移的逻辑分类旧模式,可以采用“语义脱落 语义创新”的新模式进行全面的义素转写。通过与传统逻辑分类模式的对比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词义扩大主要是限制性义素脱落的结果,词义缩小则主要是并列性义素脱落的结果,词义转移主要是语义义素增新的结果,但也伴随着语义义素的脱落,转类则是语法义素的增新和脱落。  相似文献   

11.
通过举例对比说明的方法,该文将从成语语义类别的转移、成语语义范围的变化、成语语义的褒贬转化三个方面来具体分析汉语成语语义的发展特征,以求对成语的复杂语义有进一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以结构义理论为指导,根据辞书释义的实际情况,可归纳出"动+名"偏正式双音复合词的七种主要结构义。此类复合词的结构义是由语义结构义和语法结构义"的"组成的,其中语义结构义是指在以名词性语素为中心的语义结构中产生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对举格式是汉语特有的一种黏着性结构。根据对举格式中语素或词的意义关系,对举格式可分为近义对举、反义对举、类义对举、起兴对举、极性义对举等。其中极性义对举格式又可分为主谓对举式与非主谓对举式两类。对举格式的句法功能有:超越语法规则,使语素升格为词,创造新短语,充当多种句法成分。对举格式的语义功能有:确定语义角色,使语义增值。  相似文献   

14.
在同义并列双音词中,语义可接受度高的语素常常置前。《朱子语类》中,斧斤、寿考、路途、叫呼等词的前置语素都是在该语义场里占据上位的常用词,语义可接受度较高,而后置语素虽然也表相同或相近的概念义,但没有前置语素的语义可接受度高,存在一定的理解障碍,越熟悉的语素越容易理解,人们通常习惯把语义可接受度高的语素置于前,语义可接受度相对较低的语素置于后。这是符合客观认知规律的,也是在语言事实中客观存在的一种现象。  相似文献   

15.
在同义并列双音词中,语义可接受度高的语素常常置前.<朱子语类>中,斧斤、寿考、路途、叫呼等词的前置语素都是在该语义场里占据上位的常用词,语义可接受度较高,而后置语素虽然也表相同或相近的概念义,但没有前置语素的语义可接受度高,存在一定的理解障碍,越熟悉的语素越容易理解,人们通常习惯把语义可接受度高的语素置于前,语义可接受度相对较低的语素置于后.这是符合客观认知规律的,也是在语言事实中客观存在的一种现象.  相似文献   

16.
相较于古代汉语偏义复词,现代汉语偏义复词的主要特点是语义的明确性和语素次序的固定性。类义偏义复词的语义多偏向前一个语素,反义偏义复词的语义多偏向语言禁忌,其背后有着深刻的文化心理动因。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历时与共时角度考察"大小类"反义词"有/无标记项"与同一语素构词语义的不对称现象。"有/无标记项+同一语素"的语义不对称主要表现在:构词时语义的不对称和构词后语义发展的不对称两方面。  相似文献   

18.
有不少成语,它们的意义不在字面上而在字面背后,字面以后;还有的字面义与成语义相去甚远。这时,惹望文生义,必将曲解其义,甚至闹出笑话。涉及这类成语,怎样自学自解呢?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历史维度剖析《淮南子》成语的源流演变过程,有助于汉语成语史的深入研究。以习用性、定型性、完整性和表意的双层性为成语的判定依据,统计得《淮南子》成语331条,其中源自先秦或同时期更早文献的成语211条,源于《淮南子》的成语120条。引申沿用类《淮南子》成语经直接引用、换字法、减字法、凝缩法、节录合并法、捏合法、调序法或综合法等八种方法构成,原创类则通过截取语句、改换语素或语序、添加语素、简括故事或浓缩语句等五种方式在后世被改造为成语。《淮南子》成语的演变以形式演变和语义演变为主,前者包括成语内部语素和语序上的变化,后者包括理性意义的演变和色彩意义的演变。  相似文献   

20.
汪菁 《现代语文》2016,(3):35-37
汉语中"天"字的使用频率极高,其语义也很多。成语以其简练的格式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广泛运用于当今社会的各个领域。本文以带"天"字的成语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成语中"天"的语义,进而探讨语义背后的文化意蕴。人们对"天"的认识主要包括客观物质"天空"和主观想象"天神"两大类,其中对"天神"这一语义的认识主要是受中国古代"天道观"的影响,但这一语义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已逐渐淡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