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徐瑾 《考试周刊》2009,(15):87-88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本文从英语专业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专业理论综合水平能力的培养、职业素质的培养三个方面探讨了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该研究对推动英语专业本科生基本素质、基本技能的全面培养和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师范院校的学生必须要具备一些做教师的基本素质,为了使学生教师素质技能的培养训练规范化,生物系针对自己学科的特点开设了“专业术语正音和黑板画训练”课做为基本功训练的一个重要方面,笔者为上好这门课谈些体会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目前师范生信息技术能力达不到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基本要求的情况,提出信息素养是师范院校学生优势于其它类型人才的基本素质,联系教学实践,提出培养师范院校学生信息素养的实施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4.
面对急剧增长的信息量,较强的信息素质是现代高师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作为未来的教师,师范院校的学生应不断吸取有价值的信息,更新知识,承担起教书育人的重任。图书馆不仅是学校重要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而且还承担着对学生进行信息素质教育的重要职责。  相似文献   

5.
以能力为中心培养职业素质左平当前,能否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决定了职教办学的生命和前途。人的综合素质由社会素质、职业素质组成。社会素质是个人适应和生存于现代社会的基本素质,含生理基本素质、心理基本素质、社会公德、行为规范、环境意识等;职业素质是...  相似文献   

6.
杜淑艳 《职业技术》2006,(12):41-41
素质教育是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纠正了多年来学校教学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注重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是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关键取决于教师的素质。  相似文献   

7.
师范院校教师是教师的教师,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就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本分析了师范院校教师在思想政治素质方面应该具备的思想素质,政治素质,理论素质,道德修养四大方面的基本素质要求,指出了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8.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之关键,在于教师。师范院校又是培养教师的摇篮,作为师范院校的一个主要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简称“思政专业”),它的培养目标是为中等教育培养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者。这些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今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因此,研究高师“思政专业”人才知识、能力、素质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该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师范院校外语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是成功地进行外语的先决条件;完备的文体业务素质是外语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过硬的职业基本技能素质是外语教学达到“最优化”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运筹学教学在人才素质培养方面的作用,对师范院校如何通过运筹学教育培养学生素质和能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乔姆斯基的语言能力观与海姆斯的交际观,认为语言是交际的手段。理想的外语学习者的外语能力应包括正确运用语言,在目的语文化场景中实现得体交际的能力。正确理解语言能力以及外语能力的构成有助于提高我国当前外语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通过明确交际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探讨了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能力、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能力等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经对比分析认为:忽视了语言交际功能的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一部分;跨文化交际能力突破了交际能力的文化局限;跨文化能力是比跨文化交际能力内涵更丰富、要求更高的一种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大学生的翻译能力进行探讨和研究,旨在说明大学生的翻译能力包括语言能力、文化能力、转换能力和技术能力,其中语言能力和文化能力是基础,转换能力是核心,技术能力是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4.
对素质教育的研究先要对“素质”这一概念作前提性的澄清。本文提出将人的整体素质结构分为核心素质与扩展素质,核心素质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其主要成分是先天形成的;扩展素质是在人的核心素质基础上,通过适应环境、社会教育来形成和发展的。素质教育在不同的学段应有不同的特点。素质教育的全面性与主体性是一致的,可从三个方面来理解:其一,主要由社会因素决定的“扩展素质”的发展依赖于主体性的“核心素质”;其二,在“核心素质”内,不仅要发展智力而且要发展人格和体能素质;其三,在“扩展素质”内,要打破工具理性的统治地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相似文献   

15.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容维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进程更加深入的今天,国家间交往日益频繁、深入。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在交际中要实现交际目需要交际者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文章综述了国内外跨文化交际学术界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界定,以便为当前国内外语教学实现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目标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在翻译产业化、职业化转型背景下,高校翻译专业不但要培养学生双语转换、技术/工具能力,且要着力培养学生在翻译产业集群甚至相关职业群中择业、转岗、适应职业变化及交流合作、组织协调能力。翻译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整体构成了译员职业能力,译员从业能力的研究必须把对“翻译能力”的研究转向对“职业能力”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田莎 《海外英语》2012,(6):151-152
语言能力和口译能力争鸣由来已久,清楚认识两者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该文着重关注了口译能力体系中非语言能力的具体内容,以及其和语言能力的关系,并提出相关启示,供未来英语及口译教学借鉴。  相似文献   

18.
陈瑶瑶 《海外英语》2012,(4):46-47,64
The identification of effective and appropriate speaking skills seems to be a paradox task for the reason that there exist no consistent criteria for evaluating speaking skills in language teaching and testing.It is claimed in the current article that the teaching and assessment of speaking skills would probably be better based on a comprehensive framework of criteria including four aspects,namely,grammatical competence,strategic competence,sociocultural competence and discourse competence.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试图结合外语教学实践和国内外对外语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的研究,对外语教学原则中的一个最重要原则,即语言交际能力培养原则进行较为全面和深入的探讨;认为这种原则主要包括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社会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话语能力的培养和日常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分级教学的利弊与交际能力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级教学是当今英语教育界为培养大学生交际能力而采取的一项新举措。作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新事物,它不可能是完美的。提高大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角度,探讨分级教学的利弊及改进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