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秦雪梅 《文教资料》2011,(8):139-141
作者根据特殊儿童适应性功能教育课程理论,对目前特殊儿童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不恰当的教育观念和做法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适合特殊儿童自身发展的家庭教育新理念。  相似文献   

2.
将辅助技术引入特殊儿童适应性功能教育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殊儿童适应性功能教育注重为儿童提供实用有效的学习内容,培养儿童独立生活、处理人际关系以及社会参与的能力,从而提升其生活品质,是特殊教育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但由于特殊儿童存在的种种缺陷,在进行适应性功能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许许多多的困难,而辅助技术的引入,可帮助特殊儿童超越自身条件的限制,  相似文献   

3.
当前,现代康复技术以其在智障儿童功能恢复方面良好的效果已经越来越多地为特殊教育工作者所关注,为了提升培智教育的实效,我校以“培智学校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为基础、以现代康复技术为辅助,通过课程的建构、活动的安排等实现现代康复技术与培智教育的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4.
论大学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系统的小学教育基础理论和实践课程为核心课程,以大学文化通识类课程为基础课程,以选修课程为支持学生自我发展的辅助课程,构建大学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有利于提高小学教育专业的学术水平,防止小学教育专业"双重标准"的出现,也符合当前小学教育对"研究型教师"的培养要求,使小学教师真正成为儿童教育专家.  相似文献   

5.
学前融合教育的实施离不开课程的支持。文章以美国学前融合教育课程中颇具代表性的乔沃尼奥课程为例,说明该课程是如何通过整合一般儿童及特殊儿童的兴趣与需要,提高学前融合教育质量的。研究者介绍了该课程的提出背景、基本构成,归纳了该课程的特点,提出我国学前融合教育课程在构建过程中可以借鉴其成功经验,通过转变观念,创设适宜的融合教育环境,运用灵活的融合教学策略,增强教师的融合教育能力等途径,落实"融合保教"。  相似文献   

6.
在实施智障儿童适应性功能教育课程中,遵循个别化教育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则.随着特殊教育的发展,接受教育的智障儿童的智障类型越来越复杂.从遗传性智力障碍到学习障碍;从唐氏综合症到脑瘫;从精神性的情绪障碍到孤独症等.  相似文献   

7.
在实施智障儿童适应性功能教育课程中,遵循个别化教育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则.随着特殊教育的发展,接受教育的智障儿童的智障类型越来越复杂.从遗传性智力障碍到学习障碍;从唐氏综合症到脑瘫;从精神性的情绪障碍到孤独症等.……  相似文献   

8.
超常儿童是客观存在的一类特殊群体,是人才资源中的"富矿".超常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有着特殊的教育需要.目前,我国面向超常儿童的教育体系处于空白,在实践中存在着"有类无教"、"教非所需"、"教非其类"等突出问题.面对超常儿童教育在运行中面临的诸多困难,只有突破现有体制束缚,将超常儿童回归"特殊儿童群体",并将超常儿童纳入特殊教育体系,构建更有针对性的适合其成长的培养模式和支持保障体系,才能保障超常儿童健康成长.在我国加大支持、加快发展超常儿童教育,需要重点解决政策法规调整、培养模式创新、专业标准建立、师资队伍建设以及保障条件落实等关键问题.在实践中,可按照国家宏观指导、省级全面统筹、学校自主实验的原则,在具备基础和条件的地区及学校多点布局、多样探索,以点带面、逐步推广.  相似文献   

9.
全纳教育为特殊儿童创造了更好的教育环境支持.苏格兰全纳教育通过制定和革新教育法律指导全纳教育发展走向,并结合课程改革和资源支持平台建设,全面推动全纳教育改革.尽管苏格兰全纳教育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发展模式和培养体系,但也面临着"额外教育需求"的认知困惑、缺乏持续的政策保障和监督以及缺失多方机构合作机制三方面挑战.通过分...  相似文献   

10.
学前特殊儿童生活课程的建构是从特殊儿童生命成长和发展立场出发的,主要以富于启蒙性、趣味性和教育价值的教育形式引导特殊儿童认知生活内容、积累生活经验。学前阶段根据特殊儿童成长特点开设生活课程,创建多元的生活教育活动情境,采取差异性生活教育指导策略,注重与五大领域活动的融合,引领家长发挥生活教育支持作用,有助于特殊儿童在生活中更好地学习,并通过学习更好地生活。  相似文献   

11.
在“强化学前教育普惠发展”背景下,对学前特殊需要儿童的支持是促进教育公平、提升幼儿园有质量普及普惠的核心要素之一。按照样本筛选、框架确立、并置比对、穿梭比较和思考建议五个步骤,依据程序化扎根理论,运用MAXQDA分析软件对六个国家的学前教育课程指南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对学前特殊需要儿童的支持可分为学前教育机构的内部支持与外部支持2个核心维度,涵盖“物理环境”“文化氛围”“课程方案”“培训指导”“管理服务”5个核心要素及16个细化指标,共同支持特殊需要儿童的学习与发展。因此,应强化学前教育机构的内部支持,包括强调营造尊重、包容的教育环境,促进特殊需要儿童的归属感;满足差异化教育需求,为特殊需要儿童制定课程方案;秉持人本、多元的评价,助力特殊需要儿童获得成功;应联动学前教育机构的外部支持,包括与特殊教育机构紧密合作,为特殊需要儿童提供专业支持;构建整体性援助服务,为特殊需要儿童编织支持网络。  相似文献   

12.
文章针对高职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电子绩效支持系统(EPSS)的概念、构成和特点,并以培训课程"课件制作"为例,设计、开发高职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课程电子绩效支持系统.实践表明,教育技术培训EPSS能为教师提供整合性资源的工作辅助与培训支持,有助于个人和培训绩效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智力障碍儿童生存教育课程建设案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特殊儿童生存教育是特殊教育内涵和现代化特征的重要体现.本文以上海市卢湾区辅读学校生存教育课程建设为例,从学校层面对特殊儿童生存教育的内涵、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策略和方法、课程评价和师资队伍建设等问题进行了全面的阐述,旨在为特殊教育同行开展特殊儿童生存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受教育权是特殊儿童与青少年的基本权利之一。2019年,法国国民教育部发布《特殊儿童与青少年学校教育指南》,明确了特殊学生就学的背景支持、教育路径、教育内容、教育手段与政策法规,强调了适应性与补偿性的教育原则,体现了学校教育的全程特征,突破了教育环境的时空界限,呈现了多元的个性化教育支持体系,为我国特殊教育向两端的延伸发展、特殊学生的入学环境支持、远程教育系统的建设以及个性化服务体系的构建提供了经验与启示。  相似文献   

15.
1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是数学教学的必然发展趋势 计算机应用于数学教学是从计算机辅助教学开始发展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观念与实践对数学教学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推广中出现了一些偏差和问题.如何克抗指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等同于CAI",他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后,实际上信息技术不再仅仅是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与教育本质";解月光则提出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应用可以有两个层面:一是基于"辅助"的理念,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媒体、手段和方法来帮助教师或学生解决教或学中的问题.二是基于"整合"的理念,使信息技术作为构建自主、探究学习环境的重要要素来支持学习.  相似文献   

16.
High/Scope课程又称高瞻课程,由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韦卡特(Weikart,D.P.)等人于1962年创立的,开始是用于美国"开端计划"中"处境不利的特殊儿童摆脱贫苦"的教育方案,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世界各地广泛运用。该课程以皮  相似文献   

17.
我国民族教育既要放眼全球多元文化教育,也要着眼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教育框架.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地方课程开发,目的在于挖掘学前儿童熟悉的生境知识资源,使课程内容贴近学前儿童的生活,进而通过传承民族文化,在学前儿童的思想意识中培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地方课程体现课程对学前儿童发展的适应性,体现课程对社会发展的和谐性,具有方向性、民族性与地域性、传承性、多元性与开放性等特征,具有促进学前儿童全面发展、彰显办园特色、传承民族文化、服务地方社会发展、健全课程体系等功能.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发展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人的主体性品质、创造性精神、适应性能力,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培养完整的、和谐发展的人"逐渐成为教育所追求的目标.幼儿园开发"园本课程",实施"园本教育"正是达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和手段.高质量的园本课程需要先进的课程开发理念的指导和与之相适应的开发模式,这也正是当前园本课程开发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流动儿童进入流入地,入学需求开始大于公立学校所能提供的受教育机会,这种过度教育需求使得流动儿童的教育在我国成为一个特殊问题.新的教育供求关系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是与我国的教育财政资源配置方式密切相关的.为解决流动儿童的教育财政问题,需采取流动儿童的教育财政实现由"供给型财政"向"需求型财政"的转变;实行以流动儿童基础教育为导向的财政转移支付;有条件地给予民办学校以财政支持;成立专门的流动儿童教育管理机构等措施,力求在最大限度上实现流动儿童教育财政的充分、公平和效率.  相似文献   

20.
美国适应体育课程国家标准对我国特殊体育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适应体育课程国家标准是美国为加快特殊体育教育发展而颁布的纲要型文件.本文通过对适应体育课程国家标准的系统研究,在掌握大量适应体育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阐明了适应体育课程国家标准的基本特征,并提出适应性教学是特殊学生的体育课程学习的最佳选择,应该将特殊体育教育对象扩展到"生理与心理上有特殊体育需要"的人群,在制订特殊体育的师资课程标准时应具备本土性考虑,特殊体育教育应包含终身体育理念,适应体育专业人员的培养须采取专业证书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