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迟诚 《新闻传播》2023,(1):46-48
党的十八大以来,建设中国特色智库被提上国家战略,传统主流媒体迎来了向媒体型智库转型的机遇期,特别是传统行业媒体,基于长期扎根行业的资源优势,正抓住机遇积极探索向行业智库型媒体的转型之路,既为行业主管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也推动自身适应新媒体格局的转型升级。本文结合中国绿色时报社的资源优势和发展现状,探讨传统行业媒体向智库型媒体转型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优势与短板、方法与路径。  相似文献   

2.
刘培 《传媒》2018,(11):74-77
媒体智库的勃兴既是新时代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现实需求,也是媒体转型发展的内在需要.本文从功能定位、机构运营的角度梳理了媒体和智库的关系,阐述了媒体智库的独特优势,并结合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加快新闻出版行业智库建设的指导意见》中的文本分析和词频统计,分析了新时代媒体智库发展的短板和不足,并基于媒体智库发展历程和趋势,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新型媒体智库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3.
龙利蓉 《新闻世界》2013,(2):123-125
美国智库不仅与政府关系密切,而且与美国的各主流媒体互动性强,在影响社会整体舆论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美国智库与媒体的互动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智库不仅是媒体掌握政府政策动向的重要渠道,还是媒体在重要事件上寻求解释的对象。美国大多数智库也十分愿意和媒体保持密切联系,以扩大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尤文静 《传媒》2023,(24):23-25
智库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国家软实力中具有重要作用。媒体智库的发展不仅为传媒业的改革提供了智慧方案,同时也加大了对公共服务研究领域的重视程度。本文结合当前媒体智库的发展特点,展望媒体智库的未来,期望为中国特色新型媒体智库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王辉 《新闻战线》2022,(4):81-83
媒体智库应保持适度规模,形成自身特色优势,发挥公共决策桥梁作用,充分利用公开信息和大数据的价值,在细分领域深入开展大数据的分析研究,形成细分行业的定制化动态发展报告、典型区域的综合性深度调查报告、特定政策的总结以及典型创新实验的案例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6.
汪金刚  刘祥睿 《传媒》2023,(14):65-68
媒体智库作为一种媒体与智库融合发展的新样态,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矩阵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下,中国特色媒体智库处于发展起步期,存在定位不清晰、资源统筹不完善、媒体智库特色不鲜明等问题。本文通过对比总结欧美国家典型媒体智库的发展实践与经验,从理念、操作、监管三个维度提出建设中国特色媒体智库的路径与思考。  相似文献   

7.
"短周期时代"已经到来 改革开放这30年,对多数市场化媒体来说,可以用这么一句话概括:前25年顺风顺水,要啥来啥;后5年波涛汹涌,时常碰壁.  相似文献   

8.
在系统分析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科技进步与对策》的实践,提出了基于科技期刊学术社群的新型媒体型智库构建路径,主要包括组建专家团队、汇聚数据资源、搭建交流平台、提供思想产品等.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以期为科技期刊构建媒体型智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不少媒体机构成立媒体智库,为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为党和政府提供决策依据。媒体智库如何更加贴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需求,以便更好发挥作用,需要从“四个维度”去审视,即思维的全局性、内容的专业化、反应的灵敏度、数据的系统性。  相似文献   

10.
媒体智库与媒体比更具研究能力,与其他智库比更具传播能力,与一般机构比更具融合能力。媒体智库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应深化学理研究,建成思想“水源地”;加强实践跟踪,打造作战“参谋部”;做好决策咨询,贡献发展“金点子”;凝聚社会共识,建设舆情“瞭望塔”;推动中外对话,争当交流“轻骑兵”。  相似文献   

11.
张金国 《编辑之友》2016,(10):76-78
孙广远先生在《红旗文稿》撰文提出了颇有思想火花的智慧观点:作为“亚智库的媒体”和“亚媒体的智库”需要取长补短,走融合发展之路.文章在赞赏其观点之余,认为孙先生的“智库与媒体融合发展论”在论证环节存在些许的缺陷和不足.智库与媒体可以合作发展,但不可能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杨卉 《传媒》2024,(3):34-36
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在媒体融合转型、全媒体架构升级方面不断发力,积极打造新型媒体智库产品川观智库。本文以川观智库为例,从精准发力打造新型智库、新型智库支撑综合决策以及媒体智库突破发展瓶颈这三个方面出发,对媒体智库参与社会治理的实践路径进行分析,旨在为媒体融合创新发展和智库产品创新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朱喜基 《青年记者》2020,(11):82-83
媒体智库是具有公信力、传播力与研究力的大众媒体构建的致力于思想论争、社会咨询和决策服务的研究咨询机构.自2015年我国提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以来,不少媒体智库实现了专业智库与媒体机构功能优势的充分整合,迎来了高质量发展,在影响公共政策制定、引导社会意识形态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不能忽视的是,在媒体智库建设过程中,仍难以摆脱内容质量、受众数量、智力积淀等多重掣肘.近年来,“智媒融合”理念的影响逐渐深入,为媒体智库提供了勃兴契机.作为融合思想创新力与舆论传播力的机构,媒体智库只有从浅层的“智媒结合”转向深度的“智媒融合”,才能真正实现内容质量、受众数量、业务拓展三重跃升.  相似文献   

14.
15.
媒体智库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智库的有益探索,是中国新型主流媒体转型发展的突破,一方面它为媒体融合发展提供有益借鉴,另一方面它为政府进行社会治理提供决策咨询。在国际协作的背景下,媒体智库可以充分发挥“二轨外交”的作用,利用媒体优势,加强国际文化交流,提升中国国际影响力。本文试从国际人才资源协同、国际内容资源协同、国际技术资源协同三个方面分析媒体智库协同创新的合作模式,探讨媒体智库协同创新对助力国家现代化治理、扩大国际影响力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部分央媒和地方省级主流媒体,均在积极尝试智库化转型。2013年6月,新华社推出《瞭望》智库,紧接着,新华网、光明日报、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传媒智库如雨后春笋般相继成立。其中,不少媒体智库做出了积极探索,取得了较为亮眼的成绩,如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已打造了包括经济、法治、教育、党建、数字政府、乡村振兴、大数据、舆情领域的系列智库,矩阵化发展初步成型。  相似文献   

17.
刘红兵 《传媒》2019,(4):8-11
从"传媒"迈向"智库",核心优势还是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因此,南方传媒智库建设并不是脱离传媒主业另起炉灶,而是立足于媒体的核心能力和核心资源开展智慧服务。反过来看,以"智库"来倒逼"传媒"的升级变革,真正实现"融媒"到"智媒"的脱胎换骨,打造新型主流媒体,这是南方传媒智库下一阶段需要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施华 《传媒》2021,(6):48-50
中央把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上升为国家战略,开启了智库发展的新时代.为了紧跟这一时代发展步伐,行业媒体应全力推进智库型媒体融合发展.当下,许多行业媒体正抓住机遇加快行业智库型媒体建设,全力为党和政府及行业决策提供咨询产品,使专家资源、思想产品成为行业媒体提升舆论引导的核心力量之源.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对中国特色的新型智库建立的重视程度逐渐加大,一系列政策相继出台,科研机构智库、军队智库、高校智库、媒体智库、社会智库等各类智库建设初具规模。我国媒体集团建立的智库大部分以媒体集团为依托,作为主流媒体融合发展背景下创立的新型媒体智库,一方面为政府政策和城市发展提供政策咨询,另一方面为媒体集团的发展提供智慧方案。现以深圳报业集团深新传播智库如何实现资源优势互补以及传播形式的创新两个维度为切入点,论述媒体智库发展的策略,为我国媒体集团的智库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蔡红梅 《传媒》2021,(16):78-80
媒体进行智库化建设是实现转型的可行路径之一.国家政策环境的有力支持、自身技术条件的逐渐成熟,以及媒体日益发展壮大的需求,极大地推动了媒体智库的蓬勃发展.实践证明,媒体主动从传统视角跳脱出来,依托自身优势,积极探索媒体与智库的优势叠加、融合发展之路是高起点的理性选择.传统媒体高质量智库化发展,需要发挥品牌优势搭建平台,夯实媒体智库化转型发展基础;需要整合优势资源强化研究,打造凸显行业特点的研究体系;需要强化科技赋能深度合作,实现传统媒体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