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化学反应限度"是中学化学的一个教学难点。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学生对化学反应限度的认识一直存在较多误区。例如,学生把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反应限度时的化学平衡与日常生活中的平衡等同起来,认为所谓的平衡就是指静止的、不变的状态~([1]),而非动态平衡。学生不是把平衡混合物看作一个整体,而是认为化学平衡的两边各自独立进行,在逆反应开始之  相似文献   

2.
一、设计思想与理论依据本教学设计的依据是《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的对学生的要求:通过实验认识化学反应限度,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故教学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利用好实验探究,帮助学生建构起"化学反应存在一定限度,当反应限度最大时,化学反  相似文献   

3.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知识结构:本课内容是苏教版必修二专题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的《化学反应速率》,是高中化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中学化学教材的重点内容之一.从知识结构上看包括三部分的内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表示方法及简单计算、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快慢的因素.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从教材整体上看,学生通过初中化学的学习,了解了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在必修二专题一第二单元中学习了化学键的知识,学生容易理解化学反应速率快慢的本质原因是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学好这一课可以让学生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认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并为学习化学反应限度、化学平衡的移动做好必要的知识储备.  相似文献   

4.
对苏教版新教材化学2(必修)专题2第一单元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中证明化学反应有一定限度的活动和探究FeCl_3溶液与 KI 溶液反应的实验从理论分析、科学猜想、动手实验三方面进行研究,并提出改进意见,给出新的实验探究方案。  相似文献   

5.
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1.在学生学习了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的限度之后,教材安排了难度较大的化学反应方向的内容。这符合"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主动构建、发展自己的知识体系。2.从学生的知识基础考虑,教材回避了熵判据、  相似文献   

6.
讨论了高中化学安排"化学平衡常数"内容的多重意义。在反思基础上尝试调整"化学平衡常数"和"平衡移动理论"的教学顺序,引导学生由浓度商Q发现常数K的存在和特点,形成化学平衡常数概念;通过练习和应用丰富、发展学生对K的认识,为学生后续学习勒夏特列原理和转化率问题做准备,并由化学平衡常数引申到化学反应限度。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5,(A4):143-144
<正>本节内容是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专题二第一单元《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的第一课时。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主要是高一下学期的学生。一、教学设计思路分析(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本节教材探讨人类面对具体的化学反应要考虑的两个基本问题: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的限度的影响。教材从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大量化学现象和化学实验入手,引出反应速率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又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这部分内容是后  相似文献   

8.
魏巍 《化学教学》2008,(1):75-77,62
化学反应限度是化学新教材引入的一个新的知识点,本文对苏教版必修2中有关化学反应限度的两个实验的可行性展开了讨论,并对如何进行反应限度的教学谈了相关的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9.
一、课题名称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平衡复习二、教材分析苏教版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专题二“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共三个单元:1.化学反应速率,2.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3.化学平衡的移动。本课题是针对第2单元的平衡常数和第3单元的平衡移动进行复习。  相似文献   

10.
_1 教材分析 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及伴随发生的能量变化是化学反应的两大特征.但当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应用于实际时.我们最关心的问题是反应的速率和限度.在<化学1>"氯气的性质"中,学生已感知可逆反应,如何确定探究思想并通过实验揭示某些反应存在限度、把握反应达到最大限度时平衡状态的特点和平衡转化率等是本节的教学要点.  相似文献   

11.
"化学平衡"内容从定性上升到定量角度描述化学反应的限度问题。"化学平衡"内容背后的学科思想是化学核心素养"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变化的限度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同样以学科知识为载体发展起来的学科核心素养也是循序渐进逐步发展、完善的。  相似文献   

12.
以苏教版《化学反应原理》专题2第二单元“化学反应的方向与限度”第1课时为例,通过在化学概念教学中建构有效情境、设置问题探究、穿插化学史、渗透生命教育等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化学课堂上“心动、脑动、手动、情动、感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化学课堂。  相似文献   

13.
张秀球 《江西教育》2012,(Z2):80-81
我们知道,催化剂是化学反应速率的重要影响因素,是现代化工生产中加快反应速率的重要、有效的手段。本课题取材于新教材高中《化学》必修2(人教版)第二章第3节"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但教材通篇只提供了一个实验,且不足  相似文献   

14.
通过举例说明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限度的考点,帮助学生在掌握此部分内容的同时,体会到化学反应是有快慢和限度的,初步发展学生的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相似文献   

15.
本文依据化学从生产中来到生产中去,源于生活、源于生产的教学理念,对化学反应限度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和设计.一、教材和教学对象分析1.教材地位化学反应限度属于化学反应原理范畴,是化学学科最重要的原理性知识之一,也是深入认识和理解化学反应特点和进程的入门性知识,在社会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基于维果斯基"由外向内"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在学生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的基础上,创新性地在"化学反应的限度"教学中贯穿STSE教育理念,通过提出化学科学问题,结合生活启示,以工业生产事实为依据,生成教学主题,以促进高中生"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使学生能够利用新生成的知识与能力有效认识和解决社会与环境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化学反应的调控"是根据化学反应原理指导实践的重要内容,揭示了知识的实践价值.分析并归纳从理论学习到科学实践层面的主要难点,以"合成氨工业条件选择"为例,通过处理合成塔中真实物料数据、合成氨反应机理示意图、铁催化下合成氨反应历程-势能图等一系列真实信息,引导学生从反应限度-速率-技术-效益等综合角度构建真实情境下化工条...  相似文献   

18.
<正>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包括三节内容,分别是第一部分"化学能与热能",第二部分"化学能与电能",第三部分"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本教学设计为第二部分内容。1.设计思路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教学的核心任务不是如何把现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如何激发学生原有的相关知识经验,促进知识经验的丰富,促进学生知识的建构活动,"化学能与电能"一课的教学,一般老师采用的教学方式:通过演示实验,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确定不同化学反应系统吉布斯自由能与反应进展度关系曲线存在着极小点,说明化学反应具有一定的限度。  相似文献   

20.
化学平衡是中学化学的一个重点知识,儿其是改变条件时化学平衡的移动方向和化学反应方向这两个概念,学生很容易混淆,下面就此关系通过改变浓度举例谈谈自己的认识。一、比较这两个概念1.化学平衡移动。所谓平衡移动,是指同一个反应的两个不同"终态"间的关系,是"旧"平衡与"新"平衡之间的关系。但在改变化学化学反应条件后,还没有达到平衡前,这只是一个化学反应方向问题。2.化学反应方向。化学反应方向,是反应进行的一个过程,不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均可讨论化学化学反应方向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