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2 毫秒
1.
政治协商制度是在中华大地上土生土长的民主制度,具有鲜明的、浓厚的中国特色。其特色主要表现在:一是民主之原创性,它以平等协商的方式创造了解决意见分歧的有效路径,以兼顾各方利益的机制创造了协调社会矛盾的合理办法,以广泛政治参与的渠道创造了行使人民权利的实现方式。二是协商之制度性,它是制度化的协商形式,是制度化的决策程序,是制度化的集中方法,是制度化的公民政治参与渠道。三是民意之广泛性,人民政协的组织构造、主要职能和工作特点,使政治协商制度成为广泛表达民意的民主机制。四是模式之适合性,政治协商制度具有协调政党诉求和界别诉求的制度化功能,是符合国情和适应现实的制度模式。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政治协商制度是党领导人民走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建立公共决策的公众参与机制,是我国政治、经济改革深入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公共政策公平和完备的重要保证。协商政治的核心在于公众意见或意志的构建或形成,通过有效的协调体制与协商过程,达成利益表达、利益协调与利益实现。要在协商政治理念下完善公共政策中公众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3.
协商民主理论与中国民主政治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结构─功能主义"视角来看,协商民主理论对于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首先它能推进政治结构分化,提升政治主体能力;其次是扩大公民有序参与,再造政治运行过程;再次是有利于提升公共政策理性,推动政治关系和谐.与之相应,协商民主理论对中国政治发展也存在至少三个漏洞:在结构上,可能被借用为政府扩张的动因;在过程上,可能被稀释为无果而终的对话;在政策上,异质为"强势集团"为自身争取政策利益的"白手套".要发挥协商民主理论对政治发展的促进作用,需要做到:盘活体制内的政治存量,提高政治主体协商职能,培育公民社会,促进社会协商"结构增长";通过"赋理协商"和"赋权协商",实现利益有效表达与利益综合的有效衔接;开放媒体和社会监督,建立健全协商制度程序.现实情况下,政治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浸润协商理念比单纯地追求协商实践形式更加重要.  相似文献   

4.
协商民主的发展直接推动了协商式教育政策的制定.协商式政策制定是由广大公众参与政策制定的一种模式,是通过公众参与、共同讨论,最终达成一致意见的过程.协商式教育决策的优势在于:强调公众的自愿参与,让不同的利益相关者表达自己的呼声,具有制度的合法性;满足利益相关者的合理诉求;减少政府部门的重大决策失误;减少公众与政府之间的利益摩擦.国务院应尽快出台协商式政策制定的法律法规,重大的教育政策问题可以采用协商式制定的模式,利益相关者可按照一定的比例参与,要在开展协商之前认真调研,在协商过程周密安排.  相似文献   

5.
社区协商治理是在社区治理中融合协商理念与方式的民主治理实践,是一种新型治理模式。我国社区协商治理已经形成了丰富多样的实践模式。但是,法治化程度不足、多元主体间关系不畅、主体协商具有随意性、资源供给及整合机制不成熟等问题依然存在。为此,从多元主体互动视角出发提出以下优化路径:推进协商治理法治化,规范主体间关系,构建完善的协商治理机制;通过基层(社区)党组织发动、引领和聚合多元治理主体,加强政社沟通型互动,建构“一核多元”协商治理主体结构;培育和引入社区社会(社工)组织,提升社区协商组织化和专业化水平;促进治理主体间同化型互动,重视协商价值,培育协商意识,构建社区治理共同体。  相似文献   

6.
现代公共管理已不再是从政府到民众的单向政治过程,而是以民众的意见为基础的公共管理,以民众的需求为基石的公共行政。在政治民主化程度日益提高的情况下,民众也不再是简单的"人民",而是具有公共参与权利与义务的公民。作为公共管理主体的政府则需要通过广泛吸纳公民的意见以制定公共政策、履行公共管理职能。因此,现代公共管理的困境与转型提出了对"协商民主"的诉求。"协商民主"理论所强调的公民平等参与公共事务的管理过程、公开审议公共议题以求达成共识的理念,对于实现公民社会与国家权力的良性互动,推动政府走向善治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社会结构分化加剧,利益主体日益的多元化,人民参与政治、表达利益诉求的要求日益增多。协商民主成为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路径选择。在对现行协商民主运作机制的主要内容、具体程序进行阐释与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就如何优化协商式民主运作机制提出了几点对策:发展协商文化,提升协商环境;进一步明确协商民主的规范与程序;完善协商民主评价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8.
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对城中村改造中政府、开发商、村集体和村民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和博弈关系进行分析,探讨了城中村改造中各利益主体的博弈手段,并基于协商民主的视角提出通过合理重构政府、开发商和村民的角色,促进理性、有序公民参与,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畅通沟通渠道,发挥村集体和非政府组织的作用等措施,达成博弈主体利益均衡,实现和谐共赢的城中村改造。  相似文献   

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建构和完善民主的政治沟通机制.一定意义上说,这种政治沟通的过程,是协商民主的发展过程.政治生活中,协商民主成为民主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也是政治沟通的有效形式.协商民主的特征和功能表明,它能够充分发挥政治沟通的作用,有效维护权利、达成共识、化解冲突、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协商民主,使整个社会在管理、调节和控制方面更有组织,更加和谐,显然是构建和谐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为此,需要从培育社会资本,激发公共理性,加强制度建设,坚持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的共进发展等四个根本路径着力.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使教育民主的主体发生了根本变化。协商民主为解决教育与社会相关主体的诉求之间的断裂提供了思路。结合互联网与协商民主各自的优势,构建教育协商民主的理念,并在实践中探索教育协商民主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1.
中国非营利组织参与社会救助的价值、限度及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营利组织由于其公益性、志愿性、救助形式多样性等方面的优势,可以参与社会救助,弥补政府救助的不足。通过分析非营利组织与社会救助的内在关联,讨论非营利组织参与社会救助的价值和限度,明确了政府和非营利组织需要改进的方面,并提出非营利参与社会救助的建议:政府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和监督管理,非营利组织需要加强内部自律,增强社会基础和公信力,提高专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公民治理"的兴起,在传统的与公民隔绝的精英决策中融入了"将公民考虑进去"、"与公民一起工作"的新型决策模式。然而公民过度参与决策会影响到政策效益与效率的达成,在决策实践中,精英决策仍占主导地位。有效决策模型从平衡和随机性角度提出了公民参与决策的可操作性模式,既能平衡政策质量要求和政策可接受性,又能合理分配精英和公民的决策权力,对于我国形成宏观问题的决策坚持以高层精英为主导的自主式管理决策模式、中观问题决策坚持以精英和公民参与的改良式自主管理决策和分散式公民协商决策模式、微观问题决策坚持以公民参与的整体式公民协商决策和公共决策模式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在公众参与中非政府组织与政府逐渐形成疏离——合作、整合——依附、整合——合作三种紧密关系。非政府组织作为公民自愿为实现某种公共利益而建立的社会民间组织,在目前立法工作滞后于非政府组织发展的情况下,加强政府对非政府组织的监督管理和加强行业协会自律管理,以完善的监督体系促进公众参与的法治功能。  相似文献   

14.
社会保障基金是用于社会保障、福利和社会救济的保障性专项基金,国家监管部门应加强监督和审计。我国社保基金审计工作一直以来以财务审计和财政审计为主,因此审计效果并不充分,也不完善。社保基金绩效审计对于促进社会保险制度的完善,提升社会保险审计的层次和水平,保障公民社会保障权利实现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本文通过研究绩效审计的内容,设计绩效审计的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体系,提高社保基金使用效率,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5.
普惠性概念的提出其实质是在“入园难,入园贵”背景下,公共权力机关对公众学前教育权益诉求的积极回应,表达了政府在制定学前教育政策时追求的目的与价值.而要实现学前教育的普惠性,必须明确政府和市场作用的边界,政府的主要责任在于制定学前教育规划、政策和标准,提供公共财政支持,加强监管这三方面.  相似文献   

16.
以主体为标准,法律可以划分为“私法———社会法———公法”三个领域。作为第三法域的社会法指社团法。它依托于“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之间的“社会领域”,反映着市民社会的团体性特征。社会法中的“社会”特指正式的社会组织。社会法所调整的社会利益也特指社会团体的利益。  相似文献   

17.
民生新闻在舆论监督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时代功能。着重从电视民生新闻谈开,分析它对政治、经济国家大政方针所起到的舆论监督功能,分析它对社会文化生活方面的价值舆论导向和繁荣城市文化的功能,从显性和隐性两方面分析它提升市民道德素质的功能。这三个方面是民生新闻舆论监督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18.
环境公益诉讼是一种新型的诉讼。它突破了传统诉讼中对原告资格的限制,为世界多数国家所采纳。而我国现行的诉讼法却对原告资格进行了较多的限制,阻碍了环境诉讼和环境保护。通过对我国现有的普通侵权诉讼和公诉制度的分析,结合国外业已完善的环境诉讼制度,以期建立我国可行的环境侵权公诉机制,实现对环境侵权案件的有效救济,这正是本选题的目的所在。  相似文献   

19.
今天我国的行政伦理还很不完善,反思中西行政文化差异,借鉴西方以"法治"为核心的行政文化,即"法律至上"、"法律制约权力"和"公民意识"的现代行政文化,对我国行政伦理建设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行政道德的法制化、公民监督的提升在当下我国行政伦理建设不失为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的迅速腾飞,一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一方面也积累了大量的社会矛盾。为了化解这些矛盾,实现中国在稳定和谐中持续发展,必须进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加强非营利组织的作用,使社会承担更多的责任,减轻政府的压力,提高公民对于公共事务的参与度。目前,中国现行的非营利组织法律制度在审批上过于严苛而又监管缺位,同时缺乏足够的税收激励制度和人力资源保障制度,这样的法律制度缺陷成为了中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瓶颈。针对这些问题,要削弱控管制度加强监管制度,增加财政激励保障人力资源,以此为目标完善非营利组织的法律制度,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