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学生导读》2013,(9):F0002-F0002
中国素有“瓷国”之誉,英文China既指中国.又指“瓷器”。在漫长的中国陶瓷史上,古代工匠造就了一个又一个瓷器传奇,宋瓷便是其一。宋代的五大名窑的形成和出现.是中国陶瓷在世界文明史上崭露头角的开始.这个时期奠定了中国陶瓷在世界范围内不可动摇的主导地位。中国宋代瓷器生产.以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五个窑口产品最为有名.后人统称其为“宋代五大名窑”。  相似文献   

2.
正南宋官窑产地在杭州,分为修内司官窑与郊坛下官窑。南宋官窑是宋五大名窑之一,其产品造型很多和北宋汝窑产品相似。通常认为,南宋官窑生产多依据北宋汝窑的形制进行生产。北宋末年,金军入侵,北方发生战乱,宋王室南逃,北方工匠也随之南迁,自然把烧瓷技术带到了南方。所以,南宋官窑器与北宋汝窑风格相似,都生产青瓷,烧造方法也沿用北宋汝窑的技法:支烧与垫烧。随着南宋王朝的建立,瓷器的需求量日增,一部分产品依靠龙泉烧造,建立黑胎青瓷窑,即所谓的"龙泉仿官"。  相似文献   

3.
中国瓷器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一词已成为“中国”的代名词。中国瓷器是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成的,其萌芽于商代,真正形成于东汉。经魏晋南北朝的发展,唐代的瓷器制作技术和艺术创作已达到高度成熟;至宋代时,名瓷名窑已遍及大半个中国,是瓷业最为繁荣的时期,当时的钧窑、哥窑、官窑、汝窑和定窑并称为五大名窑。在元代,被称为瓷都的江西景德镇出产的青花瓷已成为瓷器的代表。明清是我国瓷器发展史上的极盛时期,从制坯、装饰、施釉到烧制技术都远远地超过了前代;尤其彩瓷得到了很大发展,器…  相似文献   

4.
宋瑜 《华章》2011,(18)
采用文献资料及系统分析法,钧窑瓷器历来被人们称之为"国之瑰宝",在宋代五大名窑中以"釉具五色,艳丽绝伦"而独树一帜.钧瓷始于唐,盛于宋,居宋代五大名窑钧、汝、官、哥、定之一,钧瓷造型端庄,窑变美妙,色彩艳丽,五彩缤纷,又为诸窑之冠.  相似文献   

5.
标题:一、龙泉青瓷的发展概况 二、龙泉青瓷的形成条件 三、龙泉青瓷的烧造工艺 四、龙泉青瓷的化学组成 中国是世界上发明瓷器最早的国家。瓷器的产生和发展,有着由低级到高级、由原始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大约在公元前十六世纪的商代中期,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烧制白陶器和印纹硬陶器的实践中,在不断地改进原料选择与处理,以及提高烧成温度和器表施釉的基础上,就创造出了原始的瓷器。 宋代是我国瓷业发展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陶瓷史家通常用多种瓷窑体系的形成来概括宋代瓷业发展的面貌。宋代瓷器在其配料、制胎、釉料、施釉和焙烧工艺上都有新的提高,而且许多名窑在釉色、花纹装饰方面各自形成独特的风格,造瓷技术已达到相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中国就已出现了原始青瓷,到了宋代,瓷器的工艺水平达到了一个里程碑式的高峰。那时,定窑、汝窑、哥窑、官窑、钧窑五大名窑的作品,充分代表了中国瓷器的最高境界,成为皇家宫廷御用之物,甚至于有“家有万贯钱财,不如钧瓷一件”之说。定瓷该瓷产地为河北曲阳县,古属定州。以白瓷最为著名,有象牙般的质感。另外,黑釉、酱釉等瓷颇具特色,称“黑定”、“酱定”、“紫定”,是在白瓷胎上以高温烧成,尤其“紫定”是以金彩点缀。而更加特别的是,其他四大名瓷是以釉色取胜,唯有定瓷还以刻花、印花、画花等装饰…  相似文献   

7.
"家有万贯,不如钧瓷一片。"作为中国传统五大名窑当中产量最大的品种,这句谚语是建立在钧瓷非常稀有的基础上的。如今,河南禹州作为钧瓷的故乡,钧瓷产业已经成为河南省的一张"文化名片"和重要产业,2008年年产值接近10亿元。钧瓷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窑瓷器之一,以独特的窑变艺术而著称于世。  相似文献   

8.
陈勇 《中国教师》2023,(1):46-48
<正>“汝窑青瓷无纹水仙盆”产于北宋年间(960—1127年),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是传世稀少、无可替代的国宝。器物通体满布天青釉,极匀润;全器釉面纯洁无纹片,色泽温润素雅,其独特而神秘的天青釉色震撼人心(见图1)。学生要读出这件瓷器真正的神韵不仅需要知识,还需要合适的体验。  相似文献   

9.
钧窑瓷器是我国宋元时期北方地区的重要瓷器品种,其瓷器生产的工艺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宋代钧窑铜红釉与铜红彩的创制、分相釉的大量烧制、厚釉的施用等几项最具代表性的工艺创新,在中国古代陶瓷发展史上都具有开创意义,且对当时社会和后世影响巨大而又深远.  相似文献   

10.
《教师博览》2005,(12):F0004-F0004
青花瓷是一种白底蓝花的瓷器,以元代江西景德镶窑制品为代表。青花瓷的出现.在陶瓷史上县有划时代的意义.这种瓷的釉质透明如水.胎体质薄轻巧,在洁白的瓷体上敷以蓝色纹饰,素雅、清新、充满生命力。学术界大多认为青花瓷的制作始于元代,在瓷器上以人物故事为题材的装饰手法大约也始于元代。  相似文献   

11.
纹样装饰是宋代瓷器艺术成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宋代是河南制瓷业的繁盛时期 ,诸多名窑以各具风格特点的纹样装饰赋予生活用器以美的性格。河南宋代瓷器纹样装饰方法的广泛运用和不断创造 ,丰富了中国瓷器艺术语言 ,拓展了瓷器艺术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12.
程庸 《当代学生》2014,(10):36-37
哥哥窑,即哥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也是中国古代瓷器生产中最有趣的窑口之一。相传南宋时期,在浙江龙泉地区,有哥哥与弟弟分别烧造瓷器,有章生一的烧哥窑、章生二的烧弟窑。但这个传说并未通过科学论证,因此其产地至今未明,通常有浙江龙泉和杭州两种说法。哥窑产品的主要特征是全身布满了开片,像一件破碎了的瓷器。古文献上有记载,"有裂痕为条者,号百圾碎,亦有作鱼子纹者,但仍以釉水纯粹无纹者为最上。"从传世品中可看出,  相似文献   

13.
宋窑和宋代陶瓷艺术是我国陶瓷艺术史上非常有代表性的一支。作为宋文化的载体之一,宋代陶瓷制作技术高度发展,且名窑众多,如定窑、汝窑、官窑、哥窑、龙泉窑等。其艺术表现风格独特,产品各具特色,方寸之间蕴含着宗教、文化、社会、风俗艺术等内容,为世人所钟爱。而1999年2月至4月,在距湘乡市城西35公里的棋梓镇涟水古道旁的瓦砾山古窑址,经湖南省考古研究所考察和小面积的发掘,被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和《中国文物报》等新闻媒体的相关报导,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影响和关注,被认为是湖南湘中地区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遗存最丰富、品种最多、品位最高的具有较高历史研究价值和历史文物价值的一处古代宋窑址。  相似文献   

14.
在材料化学的学习中许多同学对一些常见的名词辨析的不是很准确,造成理论和经验的矛盾,为使大家准确把握,灵活应用,现把常见的材料名词加以简单区分:一、陶和瓷在陶瓷器物收藏中,相对而言,瓷器的价值高于陶器,因瓷器的用料是瓷土,器物细腻胎薄,轻巧色美。陶器用陶土制  相似文献   

15.
宋代瓷器     
编辑这张挂图的目的,是为了配合初中《中国历史》第二册"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的教学.通过图中的几件瓷器,帮助学生了解宋代制瓷手工业方面的高度成就.北宋时农业的发展和国内外商品贸易的发达,为制瓷手工业的兴盛提供了有利条件所以宋代制瓷手工业有巨大的进步.宋代瓷窑如雨后春笋,遍布全国各地,其中以开封、杭州及东南沿海这一带地方最为集中,目前经过调查在我国一百三十个县内都发现了宋代窑址.定、钧、汝、官、哥是当时的五大名窑.各地瓷窑生产的瓷器有着不同的特点与风格,图中选的几件瓷器反映了宋代几个著名瓷窑生产成就,下面对几个主要瓷窑的一般情况做简略的介绍.定窑:以主要窑场在宋代定州而得名,其遗址在河北省曲阳县涧磁村及东西燕山村等地.据记载和调查,定窑自唐朝晚期开始烧瓷,经五代的发展,到北宋时瓷器的烧制达到高度成就,定窑的产  相似文献   

16.
邵长宗 《文教资料》2007,(33):75-77
在思想文化领域,儒道互补是两千多年来中国思想的一条基本线索,在塑造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文化心理、艺术思想、审美兴趣上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宋朝是瓷器蓬勃发展的一个朝代,当时各地瓷窑星罗棋布,被称为瓷的时代。基于儒道互补是两千多年来中国思想的一条基本线索,它不可避免地对宋瓷发生了影响。本文从分析儒道思想在审美领域的观念入手,阐述了宋朝的美学思想,从青白瓷、名窑的开片瓷、钧瓷等的特色来阐述儒道思想对宋代陶瓷的影响。在器物的釉色、质感和美学追求上体现的是道家精神,但在器物的造型上,却体现了儒家思想。  相似文献   

17.
景德镇没有高山,却有高岭,正是“高岭”二字造就了景德镇千年至今日夜不休的窑火盛况。古时昌江之南的弹丸之地,因景德镇在中国瓷器史上绝无仅有的位置成为了中国的代名词,在外国人眼中,昌南“CHINA”即是中国。当我们走进这个世上将土和火运用最好的地方时候,才发现这里并非一成不变。千年前的窑口里烧出来的瓷器更让现代人心动不已。从‘珠山八友”开始,陶瓷大师们从幕后走到台前,今天依旧如此,景德镇汇聚了中国最顶级的陶瓷大师。陶瓷,还是景德镇的最好。陶瓷手表就是要为了将景德镇千年陶瓷文化推得更广,大师手绘、官窑品质就是它的标签。  相似文献   

18.
陶瓷艺术     
《初中生》2013,(16):30-31
陶瓷艺术是世界文明史上最古老的艺术之一,在历史上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古代先民在长期实践中发明了陶器,开启了人类社会的崭新时代;而中国则是瓷器的故乡。中国瓷器以历史悠久、造型优美、质地精良、装饰精美而享誉全球,以致英文CHINA一词,就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的陶瓷历史中,宋代陶瓷最具有代表性、最具审美价值。尤其是宋代景德镇青白瓷以它那质朴、典雅的艺术风格以及崇尚自然美的文化精神,受到人们的推崇。探析青之色彩让青白瓷体现出美学特征,发现隐藏在色彩背后的美学因素,宋代青白瓷色彩所呈现的美学特征是多种因素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陶瓷业在宋代是仅次于矿冶业的第二大手工业,其生产已经超过传统的丝织业生产.所以,外国人对中国的称呼也开始由“丝之国”变为“瓷之国”.宋代陶瓷生产有五大名窑,历来为人们所注意,并有专文论述,但对宋代以外销为主的广瓷生产却几乎无人进行专门研究.从本世纪50年代开始,广东陆续有宋窑遗址发现,也有零星的发掘简报发表,但没有对广东宋瓷生产做系统的全面的分析估评.本文不揣浅陋,根据已经发现的宋窑的考古材料,就宋代广东瓷窑的分布、工艺特色以及瓷器生产的兴衰,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