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4 毫秒
1.
题妈妈带小华去超市,要买2 kg糖果,碰巧超市的电子秤坏了,于是售货员取来一架旧天平和一只1 kg的砝码,但这架天平的两臂长不相等,售货员与小华的妈妈商议后,一致同意用下面的方法称量:售货员将1 kg的砝码放在左盘,再取糖果放在右盘,使两边平衡后,把糖果取给小华,然后又将砝码放在右盘,再取糖  相似文献   

2.
题目(2003年济宁市中考题):某学生去商店购买糖块2千克,商店只有一架不等臂天平和一只1千克砝码。售货员先把砝码放在左盘,在右盘里不断加糖,使得天平平衡。再把砝码放在右盘,在左盘里不断添糖,也使得天平平衡。然后把两次称出的糖块交给学  相似文献   

3.
李大妈要买1 000克食盐.现在商店只有一架不等臂天平和一个500克的砝码(如图1所示),这可急坏了售货员王阿姨.你能用这两样工具解决王阿姨的难题吗?  相似文献   

4.
<正> 某食品店只有一台不等臂的天平和一只1千克的砝码,一顾客欲买2千克糖果.售货员先将砝码置左盘,糖果置右盘,平衡后,将此次称得的糖果给顾客;再将砝码置右盘,糖果置左盘,平衡后,又将第  相似文献   

5.
近年各地市中考试题,为体现数学的应用性,出现了大量涉及物理、化学、生物等跨学科的数学题,这类题要求学生把相关学科知识和数学知识巧妙结合,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题型新颖,趣味横生。现举一例,予以剖析与引申,以感受学科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体验数学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题目】某学生去商店购买糖块2千克,商店只有一架不等臂天平和1千克砝码一只。售货员先把砝码放在左盘,在右盘里不断加糖,使得天平平衡。然后把砝码放在右盘,在左盘里不断加糖,也使得天平平衡。把两次称出的糖块交给学生并收取2千克糖款。请你用所学知识说明…  相似文献   

6.
题目某商点有一架不准确的天平(两臂不等长)及1kg 的砝码,某顾客要购买2 kg 的糖果,售货员将1 kg 砝码放在左盘,置糖果于右盘,使天平平衡后给顾客,然后将1 kg 砝码放在右盘,糖果置于左盘,平衡后再给顾客.这样称给顾客2 kg 的糖果( )  相似文献   

7.
在数学活动课上,李老师要求同学们学会用天平来称物体的重量。他将班上同学分为每4人组,每组给架天平,一袋散装白砂糖,一个砝码盒,盒里装着1克、2克、5克、10克和20克的砝码各若干个。  相似文献   

8.
砝码称重     
例1.有一架等臂天平,配有5个重量为整数克的砝码,砝码只能放在天平的一边,物体放在另一边。要想从1克开始连续地称出整数克的物体,怎样选择这5个砝码才能称得最多?  相似文献   

9.
问题1:要想用一架天平,称出1~15克之间的任意整克数重量,至少需要几个砝码,它们的重量各是多少(不允许在天平的两边托盘中放砝码)? 分析:至少需要一个1克  相似文献   

10.
现有12只外观相同的砝码,其中有1只次品,其质量与其余正品砝码不同.给你一架天平,你能在不超过3次的测量中,找出次品砝码吗?  相似文献   

11.
谁亏了     
某商店有一台不准确的天平(其臂不等长),及1千克砝码.某顾客要买2千克糖果,售货员将1千克砝码置于左盘,置糖果于右盘,使之平衡后给顾客,然后又将1千克砝码置于右盘,另置糖果于左盘,使之平衡后再给顾客,这样称给顾客2千克.店家和顾客谁吃亏了?  相似文献   

12.
每架天平都配有一套砝码作为标准质量。请同学们观察一下砝码盒里的砝码,砝码的质量通常是: ①1,2,2,5,10,20,20,50,100克; ②10,20,20,50,100,200,200,500毫克。 从砝码的组合很容易看出,这是一个有规律的“1,2,2,5”序列。为什么砝码要采用这样的序列组合呢? 物体的质量可以用天平测出。我们知道,被测物体的质量,可以通过与天平砝码(质量已知的标准物)相比较来确定。因此,在测量所能达到的精确范围内,被测物的质量可认为是一些正整数的组合。在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可采用“等量累积代替法”使用砝码,使所需要的砝码个数最少。例如,25克就可以由20克和5克累积代替。不难发现,1~10以内的任何整数都可以由“1、2、2、5”这4个数经过适当搭配累积(相加)而成。如3=2+1,4=2+2,7=5+2,8=5+2+1,9=5+2+2,因此,只要准备质量数分别是1克、2克、2克、5克4只砝码,就可以满足1~10克整数称量的需要。同理,要称100~900毫克范围内100毫克整数倍的质量,只须要准备100毫克、200毫克、200毫克、500毫克四只砝码。所以,砝码盒内砝码的质量都采用“1、2、2、5”序列。如果这盒砝码的最小砝码是100毫克,最大砝码是100克,那么这台天平用砝码称量的精确度为100毫克,称量范围为100毫克~211克。这就是说,在这个精确度和称量范围内的任何数值的质量,都可由砝码盒中的砝码累积代替。如167.5克可由100克、50克、10克、5克、2克、500毫克的砝码累积而成。这就保障了在测量范围内,任何一个质量数值都能由这些砝码中的某几个组合出来,使所需的砝码数最少。  相似文献   

13.
题目一架已调节好的天平,将一铁块放在天平的右盘,砝码放在左盘,天平平衡时,得到的读数是10.6克,问铁块的实际质量是多少克?已知此天平没有1克以下的砝码,1克以下只能用游码称量.错解许多初学者认为铁块的实际质量为10.6克-0.6克=10克,也有一部分同学认为,因称量方法有误而根本无法读出铁块的实际质量.分析与解如上面所述的称量方法,只要天平是等臂的,仍然能够读出实际质量.按正常操作规则,被测物体应放在左盘,砝码应放在右盘.天平的读数等于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由题意可知,天平平衡…  相似文献   

14.
1.秤坏了谁吃亏 例1 某商店有一不准确的天平(其臂不等长)及1千克砝码.某顾客要购2千克糖果,售货员将1千克砝码放于左盘,将糖果放于右盘使之平衡后给顾客,然后又将1千克砝码放于右盘,再将糖果放于左盘,平衡后再给顾客,这样称给顾客2千克糖果,店家与顾客谁吃了亏?  相似文献   

15.
例1 某商店有一架臂长不等的天平及1kg砝码(weight),某顾客要购买2kg糖果,售货员先将1kg砝码放于左盘,置糖果于右盘,使之平衡后给顾客;后又将1kg砝码放于右盘,另置糖果于左盘,平衡后再给顾客,问这种称法是否合理。分析:设天平左臂长为L_1,右臂长为L_2;先称的糖果(sweets)  相似文献   

16.
"现在有一架天平.如果要称的东西的重量是在1克到30克中间,那么只要1克、2克、4克、8克、16克五个砝码.例如,要称27克重的物体,怎样使用这五个砝码?实际称称看."这道思考题,旨在帮助学生把数的组成与数的分解知识,扩展到使用天平称物体重量.目的是着重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时,要讲清两点:一、题中指定的五个砝码克数相加(1+2+4+8+16=31),和大于题中指定要称的东西的重量数,因此可推断出要使用的砝码只能是1至4个(含4个)之间,即最多不可能使用5  相似文献   

17.
1988年高考物理试题第(2)道实验题延拓于课本习题,又颇具新意,既能考查基础知识又能考查学生测量技能,确是一道比较好的试题。原题是:“有一架托盘天平,最小砝码为100毫克。用这架天平称量一个物体,当右盘中加上36.20克砝码时,天平指针向左偏1.0小格,如图1中实线箭头所示。如果在  相似文献   

18.
早在二百多年前,数学大师欧拉就曾研究过天平砝码的最佳(省)设置问题,同时给出了: 若只允许砝码放在天平的一端,则有2~0(1)、2~1、2~2、…、2~k克重的砝码,可以称出1~2~(k 1)-1之间任何整数克重的物品. 若允许砝码放在天平的两端,则有3~0(1)、3~1、3~2、…、3~k克重的砝码,可称出  相似文献   

19.
刘秋敏 《早期教育》2006,(12):36-37
案例一:天平平衡学轩小朋友正在科学区探索天平,他在天平左右两边的托盘上分别放上5克和10克的砝码,这时天平往右边倾斜.接下来他不断地往左右两边的托盘上添砝码,可天平总是不平衡.他不解地问我:“老师,怎么会这样呢?“没等我回答,他干脆用手往右边的托盘一压,这时天平的指针左右摇摆,最后指向中间.他高兴地欢呼着:“太好了,平衡了.““你真棒!但是如果不用手压,你还能想出别的办法让它平衡吗?““可以加砝码,可是我已经加了,不会平衡.““想想看,要怎样让它平衡呢?““两边托盘上的东西要一样重.““你说得真棒,那看看你两边加的砝码重量一样吗?“听我这么一说,他边检查边答道:“这边(左)一个10克砝码、一个5克砝码,另一边(右)只有一个10克砝码.““那要怎样才能让天平平衡呢?“我紧接着问道.“哦,我知道了.“说完他从左边的天平上取出5克砝码,这时天平平衡了,他高兴地叫起来:“我成功了.“接着他又用同样的方法探索,每次都能让天平平衡…………  相似文献   

20.
1.托盘天年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答:托盘天平是根据杠杆原理制成的.2.天平铭牌上的“感量及秤量”表示什么意思?答:“感量”表示一架天平能称出的最小质量,即天平的精确程度,如感量为0.02克就表示这架天平能称出最小质量是0.02克,小于天平的感量,天平就感觉不出来,天平的感量越小,它的准确程度就越高.“秤量”是表示天平每次最多允许秤的物体质量,即最大测量范围.3.为什么天平的左盘要放物体右盘放砝玛?答:这是依据人的习惯,用右手操作较方便,砝码常常加减,所以右手用镊子将砝码轻放在右盘较方便.4.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