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子出版物是21世纪新的经济增长点,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在电子出版领域,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充分发挥大学出版社具有丰富出版资源的优势,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2.
新年的钟声响过之后,时间的脚步已经走在了公元21世纪的路上,虽然世纪跨越的瞬间前后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但人们依然有一种新时代开始的感觉。过去的世纪,中国出版业成就辉煌。新的世纪,中国出版业将如何面对? 知识经济的来临,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给全球出版业带来新的活力,中国出版业也不例外。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有人认为出版业已经进入数字时代,有人认为出版业将进入网络时代,也有  相似文献   

3.
电子出版物是11世纪新的经济长点,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在电子出版领域,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充分发挥大学出版社具有丰富出版资源的优势,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4.
这一期……     
2000年在去年就被性急的人们当作21世纪的开端沸沸扬扬地庆贺了一番,真正沐浴着新世纪曙光来临的2001年反而显得那么悄然、平静,而在平静中人们欣喜地看到被誉为朝阳产业的出版业在新世纪将更加红红火火。新世纪来了,新署长来了,多年党委工作塑就的宏观把握能力和协调组织能力,以及干练、稳重、务实的精神注入新世纪第一个出版业五年计划,会是幅怎样的图卷?一年之计在于春,一个世纪的面目和头十年头五年有着密切的关系,仅仅从这个角度出发,大家关注新署长和新五年规划,对新署长和十五规划寄予深  相似文献   

5.
吴赟  杨闯 《现代出版》2005,(3):25-28
世界银行在1999年发表的年度报告中就曾指出:“全球化和地区化是21世纪的发展潮流”。当前,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出版业的国际化趋势正在逐渐加强。新的世纪,中国出版业自身和外部生存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革,中国人世、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出版业产业属性的明确和市场化进程的深入,都对中国出版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新环境下的中国出版产业而言,国际化发展是其提升实力、加速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俄罗斯出版业历经苏联时期的繁荣和俄罗斯社会转型期的衰落,其发展轨迹一波三折,令人深思.进入21世纪,互联网把俄罗斯纳入全球信息网络,置身数字化时代,俄罗斯出版业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发展前景变得更加广阔,具体表现为:出版商实行并购整合,出现集团化趋势,强强合作,提升核心竞争力;政府加大对文化出版业的扶持力度,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顺应国际出版业发展趋势,力争多元化立体化的出版格局.  相似文献   

7.
激发创造力——谈出版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与激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踏入 21世纪的门槛,作为朝阳产业的中国出版,机遇与挑战并存。惟一应对途径是直面现实,直面市场,与国际接轨,于竞争中取胜。未来出版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未来出版业的发展,来自于相关人才的支撑和推动。因此,对出版业而言,人力资源的开发与激励就成为行之有效的举措。如何进一步激励出版人创造更多的精神和物质财富,已成为出版组织领导者的当务之急。   首先,设计一个切合实际、科学合理的组织目标。 领导者要让大家意识到,这个目标需在大家的共同参与下才能实现,以这个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合理差距所形成的张力来激发出版…  相似文献   

8.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出版业,必须取得新的进步,必将迈向新的繁荣。这不仅仅是对二十一世纪中国出版业的祝福,而且更是新世纪出版业发展的必然。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出版业,面对更多的新的挑战,背负更沉重的新的压力,当然也拥有更多的抉择和机遇。随着中国出版业改革的进一步深  相似文献   

9.
当今世界,出版业被称为“朝阳产业”。朝阳产业意味着出版业不仅眼下风光而且前程似锦远大辉煌。但环顾周遭景况,中国出版业正面临着一系列几乎是从来没有遇到过的难题:“入世”、减负、限价、改革,压力是如此之大,让人不敢稍有懈怠。在这个存满希望而又富有挑战性的新世纪里,立志于与  相似文献   

10.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出版业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和国际化进程的日益加快,中国出版业市场化、企业化发展的态势日趋明显,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是中国出版业直面的问题。知识经济时代的中国出版业,不仅仅具有文化范畴的特性,同时也兼备经济方面的属性,是一种文化和经济融合的产业,出版业的平稳发展需要探索新的思路和对策。一、中国出版业发展的历史背景1.中国出版业的改革已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目前,中国出版业市场体制还不是很完善,主要表现在:一是没有形成真正独立的竞争主体,也没有真正的市场竞争,国有出版单位一方…  相似文献   

11.
体制改革是牵引我国出版业发展的"火车头".改革开放30多年来,尤其是步入21世纪以来,作为计划经济的一大堡垒,我国出版业体制机制加速转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日趋逼近.文章在总结和梳理出版业体制实现战略性转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发展现状,提出了推动出版业大发展,建设出版强国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2.
进入21世纪的图书出版业越来越遭遇发展困境,民营策划企业更是艰难.图书库存积压、低水平重复出版、压款赊销,使得出版业积重难返.时至今日,图书营销仍按几十年以来的老路子走显然已经不合时宜.  相似文献   

13.
一、品牌意识在图书选题策划中的重要性 中国出版业经历20世纪80年代的品种竞争阶段和90年代的市场竞争阶段之后,进入了21世纪的品牌竞争阶段.  相似文献   

14.
出版业以纸为介质的传统产品书、报、刊是知识的载体,近几十年迅速发展起来以电、光、磁为介质的电子出版物也都是知识的载体。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许多高科技手段在出版业的应用,会产生许多新型的媒体形态,并且加速知识资源在多种媒体之间的流动和综合利用,会给出版业带来跳跃式的发展和新的繁荣。 出版业从总体上来说将是朝阳产业,将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经济支柱,但这决不等于说出版业内部结构不会发生深刻的变化。进入了电、光、磁的  相似文献   

15.
关于大型出版集团的呼唤,在中国出版业内已是人人皆知,而面向21世纪中国经济稳健、成熟的发展姿态“及对21世纪中国经济发育、发展的前景预期,使得中国出版业产生大型集团成为可艟。出版业固然由于自身范围特点而有着相对的独立性、特异性,但经济的发展是一个整体,出版业作为一种产业亦决不可能超然自置于全局之外。因此,大型出版集团的产生又有其必然性。而21世纪国际大市场的逐步形成,使得这种必然性更为迫切。因而,改变原有。规模不大不小,利润不多不少,日子不坏不好”的那种全而不强的状况乃是趋势所在。  相似文献   

16.
在世纪之交谈论“21世纪出版”,我首先想到的一个问题是:在新的世纪,谁是我们的“上帝”? 这个问题的提出绝非故弄玄虚,更不是危言耸听。回顾中国出版业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看到,改革开放的二十年,是中国出版业快速发展的时期。这种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四个因素:一是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形成了广  相似文献   

17.
自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有关管理部门正在逐步放宽新闻出版业投融资方面的政策限制。这些政策调整激励新闻出版单位在投融资方面进行了多方式、多方位的尝试,促进了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一、2003年新闻出版业投融资状况 1. 报业投融资两旺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报业融资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中国出版业正处在一个大转变时期,编辑的职业角色、职业精神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正在重新定位,重新塑造。编辑的职业道德建设也面临新的挑战。青年是祖国的未来,青年编辑是出版事业的未来。他们的职业精神、职业技能、职业道德状况如何,对当今及未来中国出版业的发展会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今后五年出版业走势预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进入21世纪,尤其是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中国的出版业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一方面,中国的出版业要适应进入小康社会后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更高的文化需求,要适应飞速发展的以信息化、数字化为特征的科技进步,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阶段诸如教材改革等等的国家政策调整;另一方面,也许是更为重要的,中国出版业要与时俱进地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接受国内外出版业进入国内分销市场的严峻现实,并不得不同时面对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因此,中国的出版业在审视自我与放眼周边环境后,在未来的五年内不得不进行自我调整与自我升级,增强核心竞争力,做大做强,这样才有可能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本文拟从中国出版业在转型期内的发展趋势着眼,从出版方式、产品型态、市场格局、产业结构、出版资源五个方面展开观察.  相似文献   

20.
书稿是出版社的命脉.只有掌握了获得适应市场需要的书稿的途径,出版社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过去的20多年中,我们见证了中国出版业沧海桑田般的变化,单纯凭作者投稿已不能满足21世纪中国出版业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