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术新视窗     
毛泽东对中国富农阶层的认识及策略思想的演变中南民族大学张瑞敏在多年实践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毛泽东从理论上对中国富农阶层的阶级属性及特征进行了剖析,并据此提出了“我们必须自觉的向富农让步”,“不应过早地采取消灭富农的政策”的策略思想。建国之初,这一思想得到了延续。然而,一场农业合作化运动使“消灭富农剥削”成为现实。看似突兀的转变隐含着的却是一种必然的走向。(《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全文约8000字)陈云同志经济情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张卓元陈云认为,根据我国经验,不仅经济发展要稳中求进,经济改革也要稳…  相似文献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名称的由来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地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使全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都知道了新中国的诞生。然而最早出现“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名称的处所,是毛泽东同志1948年1月18日发表的《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的第三部分。其后,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张又曾在毛泽东同志同年10月  相似文献   

3.
《人民内部的阶级斗争是一个重要课题》(《当代思潮》1997年第5期李延明文)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了“人民内部的阶级斗争”这个概念。但长期以来,这个概念或命题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原因一是这概念在毛泽东文章中所占位置不显著;二是毛泽东  相似文献   

4.
我们党历来有这样一个政策:地主富农当不再剥削别人,连续年限达一定标准者,可以改变其成份。早在1948年1月12日,任弼时在《土地改革中的几个问题》中就指出:“凡地主自己从事农业劳动,不再剥削别人,连续五年者,应改变其成份,评定为农民(按实际情况定为中农、贫农或雇农)。富农已连续三年取消其剥削者,亦应改为农民成份。”接看,毛泽东在《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一文中、中共中央在《土地改革中各社会阶级的划分及其待遇的规定(草案)》中都作出了同样的规定。全国解放后不久的1950年6月,政务院通过的《关于划分农村阶级成份的决定》,仍然承袭了这一  相似文献   

5.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第10~11页,在“土地革命和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建设”一题中说:“1931年春,毛泽东总结土地革命的经验,制定出一条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线。那就是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消灭地主阶级,  相似文献   

6.
1991年2月,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在《毛泽东选集》第二版出版说明中指出:“《毛泽东选集》第一至四卷,是毛泽东同志亲自主持编辑的。第二版仍保持原有的篇目,只增加《反对本本主义》一篇。”这篇文章写于1930年5月,原题为《调查工作》,1964年改为现题目,收入《毛泽东著作选读》(甲种本),该文是为了反对当时的教条主义倾向而写  相似文献   

7.
在历史研究过程中,运用阶级分析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理清历史发展的脉络。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将富农划归小资产阶级,且对富农的态度是鲜明的,那就是“平田”和“彻底废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主张打击地主,限制富农,但又不主张把他们消灭,而是让他们继续存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再一次强调允许农村中的富农经济继续存在,主张团结起来一致抗日。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主张对富农进行限制进而消灭。在富农和地主的问题上,毛泽东没有“一刀切”,而是结合实际,理性客观地确定各个阶段的土地政策和阶级政策。  相似文献   

8.
《中共党史年表》认为“首次提出农民问题是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的是毛泽东同志(见《年表》第15页及王学启《关于大革命时期的几个问题》)。峋26年9月,毛泽东在《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一文中明确指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毛泽东对农民问题的认识,代表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党在农民问题上的最高水平,但垦,上述命题确不是毛泽东首先提出的。1926年5月,广东省召开第H次农民代表大会,会议通过的《农民运动在国民革命中之地伎决议集为指出:“半殖民地的中国国民革命便是一个农民革命,换句去讲,半殖民地中国革命…  相似文献   

9.
我们党历来有这样一个政策:地主富在当不再剥削别人,连续年限达一定标准者,可以改变其成份。早在1948年1月12日,任弼时在《土地改革中的几个问题》中就指出:“凡地主自己从事农业劳动,不再剥削别人,连续五年者,应改变其成份,评定为农民(按实际情况定为中农、贫农或雇农)。富农已连续三年取消其剥削者,亦应改为农民成份。”接看,毛泽东在《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一文中、中共中央在《土地改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早期妇女观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早期妇女观探析张珊珍早年毛泽东十分重视妇女问题。1919年10月23日的第467号《北京大学月刊》登载了毛泽东所拟的《问题研究会章程》,其中,专门提出了“女子问题”和“婚姻制度改良,及婚姻制度应否废弃问题”。这里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计有女子参政...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同志对工作方法问题历来十分重视。他指出:“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一切工作,如果仅仅提出任务而不注意实行时候的工作方法……那末,什么任务也是不能实现的。“(《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139—134页)。“有了正确的方针政策,如果在工作方法上疏忽了,还是要发生问题的。”(《毛泽东选集》第四卷第1440页)。  相似文献   

12.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简称《分析》)是毛泽东同志在大革命时期的一篇重要著作,历来为理论界所重视,在现代史,革命史和党史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1979年《红旗》杂志第三期发展了郭罗基同志的《思想要解放,理论要彻底》的文章(简称《郭文》),说《分析》是1925年12月《革命》半月刊发表的,在“1951年收入《毛泽东选集》时,又做了很大改动,增加了关于工人阶级领导的问题。”由此,有些人也认为,毛泽东同志在1925年时,还没有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分析》是1925年12月,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办的《革命》半月刊第四期第一次正式  相似文献   

13.
1931年,邓小平担任瑞金县委书记,一上任,就立即着手制止肃反扩大化。同时,还迅速纠正了土改中的“左”倾错误。当时,王明“左”倾机会主义的“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等土地政策已经在苏区传达,但邓小平强调不能侵犯中农利益,也不要过分打击富农。1932年,邓小平调任会昌中心县委书记后,与毛泽覃、谢唯俊、古柏等坚决贯彻执行毛泽东的正确路线,继续抵制“左”倾错误路线,为当时执行“左”倾错误路线的中央所不容。2月23日,《斗争》第三期公开点名批判邓小平和会昌中心县委犯了“纯粹防御路线”的错误。1933年春,邓小平调到位于宁都县七…  相似文献   

14.
<正>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怎样对待富农的问题上,党经历了一个反复的认识和实践过程. 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八·七”会议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在讨论如何解决农民问题时,毛泽东提出了“自耕农、富农、中农的地权不同,农民要向富农进攻了,所以要确定方向”的意见.对此“八·七”会议规定:“农民运动的主要力量是贫农”;应“没收大地主及中地主的土地”“给佃农及无地的农民”;“小田主”(指小地主和富农)的土地不没收,实行“减租”政策.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同志对中国风水文化的认识有一个变化过程。在早年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对风水文化持否定态度。1930年5月作的《寻乌调查》中,采访了几起风水案例,认为风水是农民习惯的生活方式。同年9月作兴国调查时,则专门采访了一位兴国的职业风水师,逐渐改变了对风水文化的态度。1949年全国解放前夕,委托兴国的周彬将军专程去修复父母的坟,1959年毛泽东同志回韶山修复了滴水洞的祖坟,对中国传统的风水文化采取默认的态度。  相似文献   

16.
读了《议论文写作散文化探微》一文(见1999年《语文世界》第3期,作者李永清。以下称“李文”),感到对其主张万万不敢苟同。先就李文谈几点愚见。第一,议论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引论、本论、结论)的“结构模式”或指导原则,是毛泽东提出,并经过近...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1929年6月在致林彪的信中,首次提出了"思想路线"的概念;1929年12月的古田会议决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内已初步形成了一条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毛泽东1930年5月写作的《调查工作》一文,使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得以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18.
重要理论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思想192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中,首次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重要思想。1930年1月,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明确指出革命力量在城市被强大的敌人击败、短期内无法在城市取得胜利的条件下,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是:将党的工作重点从城市转入农村.地;依托这样  相似文献   

19.
一、重点高中相关政策的历史回顾 1953年,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重点发展、保证质量、稳步前进”的教育方针。同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首次提出“要办重点中学”。6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有重点地办好一些中学和示范学校的意见》并具体分配了各地举办重点中学的具体数目。1962年,教育部再次发出《关于有重点地办好一批全日制中小学的通知》,并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正> 权延赤在《走下神坛的毛泽东》一书中,用访问的形式向跟随毛泽东15年的李银桥同志提出了20个问题,第19个就是“毛泽东不赞成对外开放吗?”李银桥回答:“无稽之谈”、“废话一堆”,并讲了很多道理,令人心悦诚服。我们认为:毛泽东是新中国对外开放的奠基人。 我们讲对外开放,是指与世界各国平等、独立的外交关系,互利互惠的经贸、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