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堂预设是传统教学中的一个典型特征,课堂生成是新课改中的一个重要形式。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人们逐渐觉得一向戴着镣铐跳舞的语文教学似乎可以完全放开手脚,于是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成为新课程积极倡导的教学形式,而传统课堂中的预设好象被大家淡忘了,甚至有人认为预设太束缚教学。新课程背景下充分运用课堂预设,能及时捕捉课堂契机,营造生成课堂。  相似文献   

2.
在新课程理念的倡导下,我们的课堂教学越来越重视教师的"预设"和课堂的"生成"。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如果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十分精彩的生成,但过分的重预设与轻生成,必将导致课堂的僵化和缺乏生命活力。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所在。精心的预设和课堂上的精彩生成,成为构筑精品课堂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寻找构建高效课堂的方法,增强课堂实效,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弹性预设与有效生成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课堂教学既需要弹性预设也需要有效生成,预设与生成体现了计划性与开放性的结合。充分的预设是有效生成的基础,有效生成是预设的丰富、发展与补充。两者具有互补性。语文课堂如能做到弹性预设与有效生成的统一,将使语文课堂的实效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4.
寻找构建高效课堂的方法,增强课堂实效,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弹性预设与有效生成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课堂教学既需要弹性预设也需要有效生成,预设与生成体现了计划性与开放性的结合。充分的预设是有效生成的基础,有效生成是预设的丰富、发展与补充。两者具有互补性。语文课堂如能做到弹性预设与有效生成的统一,将使语文课堂的实效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构建生成性课堂的角度粗略论述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问题,从教学中的预设、生成及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的角度论述了构建生成性课堂的必要性、生成性课堂对于小学教学改革的意义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成策略。  相似文献   

6.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效益的关键所在。只有课前精心预设,课堂上方能精彩生成。  相似文献   

7.
精心的预设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教师必须做好充分的预设,但预设必须为生成留有空间,让生成来升华预设,教师作为学习引领者,在精心预设的同时要留给学生发展的空间。课堂教学的价值就在于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预设、不可复制的生命历程,在生成的课堂上需要老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让课堂中的生成演绎精彩。  相似文献   

8.
宋向东 《科教文汇》2014,(29):172-173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平等的双向的师生互动过程。预设与生成不再是死敌,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这就要求教师采用正确的教学策略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院以生为本,预设开放性教案;机智引导,使课堂动态生成从偏离走向正轨;抓住课堂的偶发因素,及时把握精彩生成的瞬间。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堂是一个充满生命力,不断推进与变化的动态过程。其中,预设和预设外生成是数学课堂中极为重要的两个部分,而判断数学课堂是否具有生命活力则主要看教师能否对课堂中预设之外产生的动态性资源进行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0.
预设和生成是一对矛盾统一体,课堂因预设而有效,因生成而更加精彩,而预设的灵动,生成的精彩,都需要教师的智慧,教师的智慧源自教师观念的转变和辛勤的努力。  相似文献   

11.
生成性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新课程教学区别于传统教学的重要方面,也就是说我们的课堂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课堂,是有活力的课堂。于是预设与生成就构成了新课程教学中的一对基本矛盾,共同存在于课堂教学之中。动态课堂随时调整课堂进程,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预设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有章可循,生成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精彩纷呈。  相似文献   

12.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作为课程施行中首要的条件资源,如何运用本身的科学素养来处理讲堂中不预知的生成性问题,如何在教学设计时进行全方位的预设,如何在课堂中用心捕捉,挑选出学习活动中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生成资源,如何推进课堂教育资源的活跃生成,这些都是生成性教学的内容。注重生成性教学,使学生真正变成课堂的主体,使精心预设与动态生成相辅相成,使课堂更具有丰富性、开放性、创新性与鲜活性。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对"预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倡导的是基于"生成"的"预设";追求的是师生、生生之间合作、对话、碰撞的过程中,即时的动态"生成"。在教学中我们要把握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在精心"预设"中去促进有效"生成",通过有效"生成"完成"预设"的目标。通过精心"预设"与有效"生成"共舞出高效的课堂。  相似文献   

14.
吴志梅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8):166-166,255
新一轮课程改革如强劲春风给中小学课堂带来了新的生机,过去机械的程式化课堂正逐渐被摒弃,一种新的“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生命课堂随之生成。课堂教学不再仅是教师的“预设”,更多的是学生生命智慧的灵动和生成。智慧的小学数学课堂呼唤着教师备课的机动和上课的灵活,呼唤着让“预设”在“生成”中“活”起来。  相似文献   

15.
教师课前的教学设计即预设,实际教学过程中的发生即生成。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小学语文教学中生成性课堂的构建越来越受到重视。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正确把握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灵活地选择乃至突破教学预设,使生成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16.
在新课程背景下,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关键所在。只有课前精心预设,课堂上灵活的动态生成,教学活动才能演绎得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17.
成就学生的智慧需要知识,但并不等于仅仅依赖知识。知识的获取是手段、过程、方法,而智慧则是我们的方向、目标和落脚点。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聪明才智,认真钻研教材、合理选择教学素材、充分了解学生、精巧设计课堂导入、科学安排课堂练习、有效进行课堂预设,冷静灵活应对课堂生成,让教师的智慧在课堂生成更多的学生智慧,构建出更多智慧生成的数学课堂。  相似文献   

18.
高中美术课堂的艺术主要体现在教师如何把握预设和生成之间的关系,本论文基于两者之间的关系,探讨美术课堂中预设的策略,并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对美术课堂预设的过程提出了要求,提倡个性化教学方式,希望能够充分利用学习资源,使美术课堂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徐秋菊 《科学大众》2014,(12):45-46
课堂上学生学习是学生与教师、同伴、作者"思维碰撞、心灵沟通、情感融合"的"动态"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比预设更有意义和价值。因此,我们教师应在继承传统的预设教案的基础上,加大课堂教学改革,使自己真正成为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使预设成功与动态生成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从而让小学语文在新课程改革中健康前行。  相似文献   

20.
董黄香 《科教文汇》2009,(7):138-138
从当前部分课堂生成鱼目混珠的现象入手,阐释了“预设”与“生成”的紧密联系。教师如何根据学生课堂学习情况。通过点化、重组和引领等技巧,有效地解决生成资源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