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少数民族预科班的招生对象是什么? 招生对象限定为当年参加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少数民族同学。重点招收边远农村、高寒地区、山区、牧区的少数民族同学,并适量招收散居地区的少数民族同学。招生对象分为民考民(用少数民族文字答题参加高考)、民考汉(用汉字答题参加高考)两种。民考民预科学制两年,民考汉预科学制一年。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6,(83):161-162
宿舍是大学生最重要的生活场所之一,本文从民汉合宿这一宿舍模式的意义入手,探究在此模式下如何增进各民族同学感情,实现各民族间的文化认同、习惯认同和心理认同,提出加强新疆高职校园民族团结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徐燕 《大学教育》2013,(15):1-2
本科生导师制模式对促进民汉教学一体化具有积极的作用,它能提高民族教学质量,促进民汉教学融合,提高民族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能够适应民汉并轨的导师制。民族教师的师资水平能够满足民汉并轨的导师制教学,促进了民汉师生的融合。在新疆高校推行民汉教学的并轨是非常必要和可行的,可以提高民族教学的质量,增强民族学生的竞争力,也可以促进民汉师生的融合,使其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4.
本文审视当前民汉混合编班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内外环境,分析在新一轮高校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民汉混合编班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困难、成因,阐述了《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有特色的、可操作的民汉混合编班课堂教学模式的对策,并总结出了一种交互式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体制——星级制。从星级制的建立、实施以及实施效果等方面探讨了该课程的改革与实践。同时从星级制实施前后学生成绩的对比,表明此学习体质的建立对于民汉混合编班的《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是积极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审视当前民汉混合编班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内外环境,分析在新一轮高校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民汉混合编班课堂教学模式存在的困难、成因,阐述了《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提出了有特色的、可操作的民汉混合编班课堂教学模式的对策,并总结出了一种交互式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体制---星级制。从星级制的建立、实施以及实施效果等方面探讨了该课程的改革与实践。同时从星级制实施前后学生成绩的对比,表明此学习体质的建立对于民汉混合编班的《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是积极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高职少数民族预科同学培养事关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人才培养质量,事关新疆的安定团结。通过连续三年对我校高职少数民族预科同学教育管理模式的研究,提出了混班级、混教学、混宿舍的高职预科同学"三混"教育管理模式,旨在探索一种民汉同学之间增进交流、增进学习、增进理解、增进信任、增进团结的高职少数民族预科同学教育管理模式,为新疆民族聚居区的人才培养、长治久安和经济发展工作出力献策。  相似文献   

7.
针对新疆高校机械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创新现状,提出适应新疆"民汉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通过建立民汉混合学习小组,积极促进传统教学与数字化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学习模式,学研结合,并利用虚拟仿真教学平台软硬件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一个完全独立自主的实践教学环境,极大地促进了民汉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为新疆高校实现民汉学习共融的人才培养目标探索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疆免费师范生教育政策的推进,民汉混合编班成为新疆高师院校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民汉混合编班教学模式在为少数民族同学汉语言学习提供有利条件、促进各民族学生之间的交流、增强民汉团结的同时也对日常课堂教学管理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如何提高民汉混合编班课堂教学管理的实效性就成为一个亟须关注的课题.本文采用调查和访谈等研究方法,对课堂教学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民汉合班"是新疆高校近年来为缩小民汉教育质量差距而采取的一种教育模式,是"民汉一体化"教学思想的表达."民汉合班"的班级主体构成打破了以往单一民族成份的格局,由此也带来了班级文化呈现主流民族文化及少数民族文化共在的多民族文化并存态势.文章从文化共生班级文化内涵解析入手,论证了"民汉合班"追求文化共生班级文化的价值,并提出了构建文化共生班级文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乌鲁木齐市某中学为例,具体分析了乌鲁木齐市民汉合校后的变化。通过对民汉教师、民汉学生、民汉师生的调查,更加深入了解了民汉师生的思想情况。同时,本文简要概括了民汉合校后的成功与不足,以求能给新疆民族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并且能够成功推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6,(31):6-7
新疆民汉合校小学重视加大教育信息技术设备投入,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但仍然存在某些教师对学校教育信息级技术认识不到位,信息技术骨干教师缺乏,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偏低,培训不够等问题。要着力引导民汉合校小学教师更新观念,开展分层次、有针对性的培训,加强教师信息化专业的研究,民汉结对帮扶,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不断深化少数民族教学改革,提升少数民族人才培养质量是新疆高等院校的重要职责。随着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招生比例日渐上升,如何提高民汉混班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涉农专业基础课程《土壤肥料》为例,通过近几年民汉混班教学实践改革,分析讨论了在民汉混班模式下《土壤肥料》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提升民汉混班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水平,提高少数民族学生培养质量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3.
民族院校民汉混合编班新型教学模式已是大势所趋,符合时代发展过程中对民族高等教育的要求。以在内地办学的西藏民族大学为例,区内外混合编班模式在促进民汉大学生之间互帮互学和交往交流交融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仍然暴露出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4.
教学模式是保证双语教育培养目标有效实施的方案。依据新疆双语教育培养双语双文化人目标,文章通过研究国外双语教育模式以及深入的田野调查,构建出田野点乌鲁木齐市T区双语教育模式:早期部分浸没式,即从学前开始实施双语教育,在母语文与汉语文并行作为课程开设的同时,文科课程使用母语授课,理科及英语课程使用汉语授课,同时进行课程整合,大学时,班主任主要由汉语文老师担任等。同时探讨了民考汉教学模式:加授母语文课;升学考试(中考、高考)中用母语文成绩替换现有民考汉加分。  相似文献   

15.
民汉合校作为民族教育的一种办学形式,目标在于培养“民汉兼通”人才.本文通过对一则民汉交叉授课课例的分析与反思,进而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6.
民汉合校作为民族教育的一种办学形式,目标在于培养“民汉兼通”人才。通过对一所典型的民汉合校完全中学的教师调研,了解民汉合校的办学形式与少数民族教师专业成长之间的关系,以期为达到民汉合校政策和少数民族教师成长双赢的目标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前新疆各高校普遍是民汉分班,这种分班形式是否合理?如何分班效果更好?文章以新疆教育学院为例对现行的民汉分班与民汉合班教学进行了调研,特别是对英语课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进行了问卷调查、访谈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8.
民汉合校是民汉杂居地区学校的一种特殊管理模式。民汉合校之所以受到重视,主要是由于新疆少数民族教育水平还较低。本文主要是通过对喀什市所在的民汉合校通过亲自登门采访和问卷调查的方式来分析了建设民汉合校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对此情况提出了自己的相关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理论和事实相结合,对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当前的发展形势,“民汉兼通”的双语教育方针,双语教育的优势,双语教育的模式,“民考汉”问题及汉语系学校开设民语课程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也呈现了一个个案——莎车双语教育调查,以期对新疆双语教育做具体而客观的描述.  相似文献   

20.
在新疆这个多民族聚集的省会,有两种类型少数民族大学生:民考汉和民考民.民考汉是从小在汉校接受汉语教育的少数民族,民考民是在本族语言学校接受母语教育的少数民族.两类学生因成长和教育环境的不同而存在心理差异.本研究对新疆在校民考汉、民考民、汉考汉(汉族)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进行测查.结果显示,民考汉在主观幸福感上的得分情况与汉族差异较小,民考汉得分情况与民考民差异较大,说明教育方式和文化背景对心理因素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