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棵大树高5厘米""小明的身高130米""一根火柴长5米"……每每看到这样的作业,不禁让我们又好笑又好气,但同时也让我们不由得对自己的教学过程产生思考: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来避免学生出现这样的错误?带着这样的思考,我们设计并实践了"认识厘米"这一课。  相似文献   

2.
"一棵大树高5厘米""小明的身高130米""一根火柴长5米"……每每看到这样的作业,不禁让我们又好笑又好气,但同时也让我们不由得对自己的教学过程产生思考: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如何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来避免学生出现这样的错误?带着这样的思考,我们设计并实践了"认识厘米"这一课.  相似文献   

3.
走进一些公开课课堂,总可以看到这样的状况:师生间配合默契,过程近乎完美。教学中,有些教师总是想方设法使学生的回答或板演不出一点差错,也总有高招使一些容易产生典型错误的稍难问题按教师设计的正确方法去解决。让人自然而然联想到“对答如流”、“滴水不漏”、“天衣无缝”等美妙的词语。总之一句话,错误“少之又少”。但不容置疑的是,错误真真切切地存在。这是一个谁也改变不了的基本事实。课堂上没出现,不等于作业、测试中不出现。“课堂是一个容易出错的地方。”是杜绝错误?限制?压抑?还是先释放进而避免?  相似文献   

4.
【备课花絮】 一次,我在听一位老师教学“小数的意义”时,感觉这节课上起来比较吃力,素材比较琐碎,启发学生思考的并不多,而需要讲授的却很多。尤其,学生在三年级学习“小数的初步认识”时,就已经通过米、分米、厘米的互化来感知了,而现在学习“小数的意义”时,教材呈现的素材与方式都是一样的,感觉就是一次重复.只不过多了把1米平均分成1000份。  相似文献   

5.
王红梅 《今日教育》2007,(1S):37-38
“1节手指是1厘米”.“1根手指头是1厘米”.“老师.尺子歪了”.“铅笔的长在2厘米和3厘米之间,是多少呢?”“怎么画?”……这是在二年级上册“认识厘米”一节随堂课上.学生不经意发出的声音。它是学生个体真实体验的表露。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是活的课程资源。遗憾的是我们这位年轻教师没有利用这些资源.继续沿着原来的教学设计一步一步地向前走……这一情境不时在我脑海中闪现.引发我不得不去思考一个问题:面对学生不经意发出的声音。教师应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6.
一位教师在教学“小数的认识”一课时.借助米尺引出“1厘米=1/100米=0,01米”后,  相似文献   

7.
在往年教学二年级数学第三册的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时,班里常常有几个学生对于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掌握的比较模糊,做题时常出现“5米=(50)厘米,跳绳长2(厘米),铅笔长12(米)”之类的错误。多次纠正效果不明显,类似的错误经常在几个学生身上重复出现。  相似文献   

8.
在数学教学中,碰到过几次这样的学生问题:“门高2厘米”、“妈妈的体重是50克”、“小红每分钟走l米”、“大卡车载重15千克”……如此荒诞的结果,真是让人哭笑不得,而问问其他老师,又都有这样的经历,唉!我们的学生怎么这样?上感慨之余,我们不得不反思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数学教育究竟出了什么问题?我想: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是忽视了学生良好数感的培养,以至于许多学生的头脑中一点“数”都没有。  相似文献   

9.
学生学习活动中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在传统意义上,教师看到的错误消极方面较多,甚至有许多教师把学生的错误当成洪水猛兽,避之不及。而实际上,学生的课堂错误正是教学的巨大资源。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分析、思考交流探究出错误的根源,不仅要让学生认识并订正错误,更要使学生经历了这样的数学活动过程,让思维在错误与正确之间进行激烈交锋,创造能碰撞出璀璨的思想火花的学习情景,让孩子取得愉悦的学习心理,让"错误"成为学生"乐学"的助跑器。  相似文献   

10.
“一定”“不可能”“可能”这样的词汇,在生活中常用,但其数学意义是什么?即出现“一定”“不可能”“可能”这些情况,相应的条件是什么?在正式学习可能性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主动思考得比较少.我们认为,学习这一部分内容,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这些词汇相应的数学意义,学生的体验非常重要.本文针对这三个词汇的认识,设计三个体验陛片段.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中,学生的作业出现诸多错误是自然的现象.问题是,面对学生的种种错误,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怎么办?一方面,对学生的错误我们不应只作简单的否定,把事先准备好的正确解法拿出来,让他们被动地接受,更应该帮助学生对其错误进行深入的分析,直到找到错误的根源,问题的症结所在,要使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另一方面,学生的“错解”往往有其内在的合理性,我们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错解”中提炼出合理有用的成分,启发学生探究出新的解法,让学生“从跌倒的地方自己爬起来”.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实现“对话”,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成为一种和谐“对话”的过程,让生命的个体在“对话”中焕发活力呢?笔者曾两次执教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认识万以内的数”,对“对话”教学深有感触。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由此引发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3.
在教学中,常常会碰到这样的学生作业:“门高2厘米”、“妈妈的体重是50克”、“小红每分钟走1米”……如此荒诞的结果,真是让人哭笑不得。感慨之余,我们不得不反思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数学教育究竟出了什么问题?我想: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是教师忽视了对学生良好数感的培养,以至于许多学生头脑中一点“数”都没有。  相似文献   

14.
朱玉翠 《教师》2013,(36):33-33
有这样一个故事:某先生看了一位学生的作文后说:“好,有进步,这才像作文。”过了些时候,看到另一位学生的作文.某先生又说:“太棒了,已经不像是在写作文了。”有学生就问:“老师,‘像作文’好,还是‘不像作文’好?”这样的评价搞得学生一头雾水,那么,作为一线教师如何正确评价学生的作文,在教学实践中润物细无声般地引导学生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  相似文献   

15.
一次,听一位教师教学“一个数除以分数”。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了“分数除以整数”以后,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一辆汽车2/5小时已经行了18千米,1小时将行多3少千米?”然后让学生根据问题情境.列出算式,再思考:你准备怎佯解决这样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数学课堂上经常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是启迪思维、引导探索、促进交流的好方法。以往教师设计“一问一答”式的教学过程,往往留给学生的思维空间太小。那思维空间是不是越大越好呢?我们认为,如果讨论题的思维空间太大,即思维的指向太广,思考对象的关系太复杂,跳跃性太强,绝大多数学生摸不着头脑,找不到思路,讨论往往出现“冷场”,激不起学生讨论的兴趣,达不到引导学生探索的目的。那么,讨论题应该有多大的思维空间呢?我们在“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备课、试教、开课过程中,对这一问题作了初步的研讨。  相似文献   

17.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呼声日益高涨.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完全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大部分老师一时很难适应,总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一堂课时间相当有限,我们老师怎能忍心让学生花更多的时间去自主探究?我们老师总是担心学生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而不敢放手让他们去尝试.实际上,所谓“失败乃成功之母”,此言一点也不假.尝试错误是认识自我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8.
如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积累发现问题的经验?在“周长是多少”这节课上,笔者进行了这样的尝试。一在比较中提出问题 从8根小棒(4根3厘米的和4根5厘米的)中,选择几根摆出长方形,逐一展示各种摆法,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师:比一比这些长方形.你发现了什么?  相似文献   

19.
马洪 《四川教育》2013,(4):38-39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错误.是很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我们要分析学生形成错误的原因,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让学生在纠错中感悟道理,体会情感.领悟方法,发展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学生学习活动中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在传统意义上,教师看到的错误消极方面较多,甚至有许多教师把学生的错误当成洪水猛兽,避之不及.而实际上,学生的错误正是教学的巨大资源.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分析、思考交流探究出错误的根源,不仅要让学生认识并订正错误,更要使学生经历这样的数学活动过程,让思维在错误与正确之间进行激烈交锋,碰撞出璀璨的思想火花,让孩子取得愉悦的学习心理,让“错误”成为学生的“乐学”的助跑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