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白金花 《集宁师专学报》2013,35(1):22-25,44
近年来,古代文学研究呈现越来越浓的地域文化色彩,有关陆游与绍兴的研究也趋于文化探讨,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站在诗内角度对绍兴诗歌本身的研究、站在诗外角度探讨诗歌中呈现的绍兴地域文化色彩和应用对比研究方法探析陆游与绍兴的关系这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陆游一生主要居住于家乡绍兴的镜湖。在他留存的近万首诗歌中,创作于家乡的作品占到三分之二。可以说,镜湖风物是陆游诗歌的主要歌咏对象,这一点在他的晚年创作中体现得尤为明显。陆游在镜湖地区的长期乡居生活和"镜湖诗"的创作是密不可分的。正由于如此,"镜湖诗"才最能体现出质朴、细腻、生动、温馨的陆诗本质。  相似文献   

3.
汉中文化是一个禀赋独特的区域性文化名称。它具有开拓性和多样性、人本性和享乐性、厚道和奉献、保守性和封闭性四大特征。这些在农耕文明时期衍生的文化品格,在现代文明中开始显露出它的脆弱和苍白。我们应该探索地域文化如何为时代进步提供优良的精神原动力。  相似文献   

4.
诗歌翻译向来是翻译中比较棘手的问题,因为在诗歌翻译中,单纯的字对字、词对词的翻译是无法表达出诗歌所蕴含的意境和深意的。很多学派都认为诗歌是完全不可译的。而以巴斯内特为代表的文化翻译学派却对诗歌翻译在文化层面上进行分析,得出诗歌翻译的可译性。文章主要通过巴斯内特的翻译文化探讨诗歌翻译的可译性,说明在语用和审美的层面上,诗歌翻译的不可译性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相似文献   

5.
汉中是我国历史上的文化名城名地之一,曾长期以重要的军事、经济、政治地位而屡载史册。唐宋时期,汉中作为川陕交通要冲和山南重镇兴无府所在地,地理位置尤显重要。这一时期文人学士经留汉中者颇多,著名诗人沈(亻全)期,王勃、岑参、刘禹锡、元稹、杜甫、李商隐、郑谷、石介、文同、陆游、汪元量等都曾涉足汉中并留下诗篇;有的诗人虽未到过汉中却也有过汉中题咏,如李白、白居易、苏轼、辛弃疾等都有诗提及汉中。尽管这些有关汉中的诗歌较为零散,且多系诗人一时一地所见所闻感慨系之,  相似文献   

6.
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文化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地域文化由于其所具有的亲缘性和地域性,也开始受到重视。采用多种策略,使地域文化与课程融合,发挥地域文化的精神内涵,能给我们的课程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内容,能在一定程度上弥合课程的科学性与人文性之间的鸿沟。  相似文献   

7.
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文化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地域文化由于其所具有的亲缘性和地域性,也开始受到重视.采用多种策略,使地域文化与课程融合,发挥地域文化的精神内涵,能给我们的课程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内容,能在一定程度上弥合课程的科学性与人文性之间的鸿沟.  相似文献   

8.
流人文化是宁古塔地区文化构成中最为奇特的一个部分,流人文化通过流放文人亲身经历的字字血泪,情溶于心的诗歌,杂记等文本表现出来。本文以清初流放文人吴兆骞,方拱乾的诗歌为文本材料,探究清朝初年流人对宁古塔地域文化的建构的作用以及宁古塔地域文化对流人产生的影响,便于我们设身处地去理解宁古塔地域文化中的流放文人和这种文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戴复古接受屈骚精神的途径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戴复古曾师从陆游,人生理念自然受其影响。戴复古与杜甫也可以说是心神感契,他的诗歌美学思想承祧杜甫现实主义诗美精神一脉而来。杜、陆二人又都极力弘扬屈骚精神。可见,戴复古诗学的主体精神是近承放翁,远绍杜圣,溯源屈子。这一诗性精神使诗人的创作在表现自我人生感受的同时,更纳入具有充实社会内容的抒怀轨道,而在屈骚精神相对缺失的南宋年代更显珍贵,从而表现出极强的历史传承性。  相似文献   

10.
就女性审美的角度看,从《诗经》中完全可以寻找到女性诗歌审美的踪迹,其特点显然有别于男性诗歌。表现在诗歌主题上,主要以情感表现作为创作主题;表现在诗歌语言上,相对比较感性、灵动;表现在诗歌题材上,女性诗歌主要取材于琐碎的日常生活。由此可以看到女性生命和诗歌艺术之间的本质同一性。  相似文献   

11.
流人文化是宁古塔地区文化构成中最为奇特的一个部分,流人文化通过流放文人亲身经历的字字血泪,情溶于心的诗歌,杂记等文本表现出来。本文以清初流放文人吴兆骞,方拱乾的诗歌为文本材料,探究清朝初年流人对宁古塔地域文化的建构的作用以及宁古塔地域文化对流人产生的影响,便于我们设身处地去理解宁古塔地域文化中的流放文人和这种文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文章梳理了从陆游成名一直到当代对陆游诗歌的评论和研究.在南宋和元明清时期,评者对陆游的家世、生平经历、地位、对前代诗歌的继承、诗歌题材、诗歌特点以及诗歌风格等各方面都有所涉及.在新中国成立后,文学研究很长一段时间内受政治的影响,评者谈得最多的是陆游的爱国诗篇.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文学研究逐渐走向多元化,研究者开始注意到陆游万首诗中的其他诗歌,如山水诗、乡土诗、记梦诗、爱情诗、农村诗等等.但与古代文学史上其他著名诗人相比,对陆游诗歌的研究还远不如像对其他诗人的研究那样深入细致.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饮酒诗歌源远流长,而作为封建文化高峰的唐、宋时期,诗歌中更是充满浓浓的"酒意"。作为唐、宋时期饮酒诗的代表诗人,李白和陆游的诗集中可谓酒香扑鼻。两人诗中所体现出的"酒"意象内涵各具特色,所描写的题材、抒发的思想情感、采用的创作手法以及由此形成的风格都有所不同。其原因既有二人所处时代和个人经历、生活环境的不同,也有其所处地域文化方面的不同。  相似文献   

14.
西藏因地理、历史等因素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对西藏散文的表现对象、表现方式以及艺术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凝聚了独特的精神空间,与其他地域及其他边疆民族地区的散文相比具有完全不同的精神气质和风格气象。本文从整体层面对当代西藏散文进行研究,一方面,从各个层面对当代西藏散文的整体走向、宏观脉络进行剖析,另一方面,以类型研究为经,呈现当代西藏散文的精神向度、主题意蕴、问题特征和散文创作主体之间的关联,进而对当代西藏散文的整体特点、发展方向得出一些理论性认识,以期对当代西藏散文创作给予合理性借鉴的思路,由此探索其发展命运。  相似文献   

15.
谈高职院校学报编辑的信息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意识是集政治、经济、文化和其他群体意识于一体的具有信息功能而形成的理念或映象.高职院校学报编辑的信息意识,表现在政治层面上是弘扬主旋律,具有政治敏感性;表现在文化层面上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具有先进文化的导向作用;表现在学术层面上是弘扬创新精神,具有精品意识.要研究编辑学,不断提升自己的办刊质量与水平.  相似文献   

16.
以李东阳为代表的茶陵派,其诗文具有较为明显的湖湘地域特色,这表现在两个层面:其一是内容上的地域特色,主要包括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情风俗、特色产品四个方面;其二是精神气质方面的地域特色,主要包括爱国情怀、忧患意识和淡雅气质。  相似文献   

17.
乐美儿 《培训与研究》2009,26(11):51-55
以乌篷船与贡多拉为代表的东西方水乡舟文化影响了绍兴与威尼斯城市文化风格的形成,并与乡土文学、艺术相互融合,既丰富了舟文化的内容也加强了城市的影响力。通过分析比较东西方舟文化的成长土壤及对当地音乐、绘画、诗歌、小说、散文等艺术形式的渗透,追溯了水城的地域文化风格与舟文化相互交融的历史轨迹,并关照了绍兴与威尼斯舟文化的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以乌篷船与贡多拉为代表的东西方水乡舟文化影响了绍兴与威尼斯城市文化风格的形成,并与乡土文学、艺术相互融合,既丰富了舟文化的内容也加强了城市的影响力。通过分析比较东西方舟文化的成长土壤及对当地音乐、绘画、诗歌、小说、散文等艺术形式的渗透,追溯了水城的地域文化风格与舟文化相互交融的历史轨迹,并关照了绍兴与威尼斯舟文化的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9.
论马克思主义文艺地缘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文化发展中逐渐形成地域性 ,国内外具有了研究文学与文化地缘性的丰富资料。马克思主义文艺地缘思想在此基础上形成。它认为 ,文学艺术的地方特色实际是地缘文化特色 ,其成因一是地域的物质环境 ,这是以南方和北方为主导、包括东部与西部、山区和水乡多种自然、人文景观的复合因素 ;二是地域的社会结构 ,包括发展变化的时代生活和相对稳定的社会总体规律两层面。地缘文化特色表现为地缘文化精神 ,其表层结构是多有历史沿革的精神价值体系 ,深层结构是历史积淀而成的固定心态。文艺要揭示地缘文化精神 ,必须穿越表层 ,开掘地域文化深层的固定心态。  相似文献   

20.
从实践层面讲,佛教的文化精神应是以自律为特征的。它在个体人格自塑、实现自我超越、维护社会稳定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自律亦是佛教和现代文明之间具有通约性的重要表现,弘扬佛教的自律文化精神,有益于现代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