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唐诗英译的最佳翻译模式是中外译者的合作翻译,这一翻译模式解决了翻译过程中语言层面的问题。但是诗歌中意象、意境的翻译仍是中外译者的最大难题。唐诗具有景物造型的特征,诗歌展现的画面类似于"蒙太奇"效果。文章从唐诗意象的蒙太奇特征入手,通过对意象和意境的深入分析,从诗画同质的角度,并以《望庐山瀑布》为例论证画能成为唐诗中意象、意境翻译的有效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2.
顾红兵 《考试周刊》2011,(51):108-111
长期以来,我国的英语教学普遍强调提高学生语用交际能力的重要性,故将教学重点放在听说方面,而对于翻译能力的培养却很少提及。因此,翻译教学在英语教学中一直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甚至被忽视,这样直接导致了学生的翻译能力及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低下。从语言发展的内在规律来看,"听、说、读、写、译"五项语言基本技能是紧密相联的。实践也证明,如果把翻译教学适当地融入到外语教学中去,那么在一定程度上,既可以培养学生"译"的能力,又可以使"听、说、读、写"四项语言基本技能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高,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3.
西方国家有着悠久的翻译传统。从古罗马帝国时期的翻译理论家西塞罗把翻译区分为"作为解释员"和"作为演说家"的翻译之后,西方翻译理论便围绕着直译与意译,逐词译与自由译,忠实与不忠实,准确与不准确的问题,绵延不绝。本文从各个时期的主要翻译理论家的著作入手,简述其主要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4.
从由于物价上涨而产生的一些新词,如"豆你玩"、"蒜你狠"等出发,通过分析几组网络流行语的英译文,探讨网络流行语翻译的不可译性,可以看出,翻译中确实存在不可译现象,但译者可通过努力变通,尽量变"不可译"为"可译"。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述了郭沫若的翻译标准"风韵译"并对其意义进行解释,其在郭的英语诗歌翻译中的体现,更好地阐明了"风韵译"的三个主要原则,由此可见郭沫若的翻译原则和特点奠定了他在中国翻译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信息时代的到来改变了译者的传统工作方式。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的出现大大提高了译者的工作效率,提升了译文的质量。本文在简要介绍计算机辅助翻译的发展后,通过分析法律翻译的特点、我国法律法规英译面临的任务和存在的问题、立法文本的特点以及法在发展过程中的借鉴与吸收,指出计算机辅助翻译工具在立法文本英译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7.
对于高职应用英语专业而言,计算机辅助翻译课程(CAT)建设应该是一项"新生事物"。我们结合应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CAT课程建设方案进行了精心设计,以项目为引导,让学生通过翻译实践掌握翻译软件的使用方法;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译中学"、"学中译",提高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8.
李娜 《考试周刊》2010,(53):35-36
〈翻译何时不是翻译〉是体现文化派代表人物巴斯奈特翻译思想的一篇重要文章,文中她通过对伪译现象的阐释,批驳了传统的"翻译"、"原作"及相关概念,并提出了翻译学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9.
一.Cyborg translation 现阶段的翻译实践迥异于传统意义上的翻译实践,传统的纸笔模式已逐渐被键盘网络模式所取代.根据人机交互程度,可分为三种笔译实践模式:人译(human translation)、电脑辅助翻译(computer-aid trans-lation)以及机器翻译(machine translation).机器翻译现阶段只能小范围地应用于某些严格控制的文本,而在翻译市场中,纯粹的人译几乎难以想象,有违成本效益(cost-effectiveness)的原则.因而,电脑辅助翻译是现阶段的主流翻译模式.这种人机合作的模式与cyborg(汉语多用"赛博格"指代)有颇多相似之处.Cyborg这个词就是神经控制装置(Cybernetic device)与有机体(organism)的混写.  相似文献   

10.
应用型本科翻译人才培养需要与市场接轨。"三维联动"英语翻译人才培养模式,即"NET"培养模式,将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学期内外三结合,建立翻译网络资源库(Network),向合作企业开展志愿翻译服务(Enterprise),校内外双导师(Tutor)共同培养翻译人才。这种培养模式既服务企业,又改革翻译实践教学,为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人才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本文意借鉴图式理论,将典籍翻译教学过程与相关图式进行匹配分为四个层次:语言语篇翻译教学、社会文化翻译教学、典籍意象翻译教学及审美图式翻译教学。探讨典籍翻译教学过程中不同层次的教学需求及目标,提出翻译教学不可忽视翻译技巧的文化、图式层面意义、通过多元综合翻译教学模式获得"授人以渔"的最佳翻译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
教学翻译以外语为中心,是外语教学的辅助手段,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外语词汇和语法,提高运用能力,练习材料以词句为单位。翻译教学将外语能力视为获得翻译能力的前提条件,运用翻译理论全盘规划翻译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翻译理念、技能和方法,是自成体系的翻译职业的培训。  相似文献   

13.
从翻译教学的重要意义出发,指出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即翻译教学与教学翻译和外语教学的区别,从而为我们指出翻译教学必须要将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结合起来,才能走出误区,切实提高翻译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大学非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教学是大学非英语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的翻译教学法不能满足培养非英语专业学生翻译技能的需求,为实现翻译教学的真正目的,培养学生的翻译意识,注重翻译技巧和实践的传统翻译教学必须改进。针对大学非英语专业翻译教学现状,本文提出了具体的改进翻译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翻译教师是翻译教学的实践者和主导者.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翻译教学的需求,翻译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实践翻译能力.翻译能力包括语言能力、文化能力、学科能力、技术能力和转换能力,要提高这五方面的能力翻译教师不但要更新教育观念,博览群书,更要积极开展翻译实务,接受专业培训  相似文献   

16.
杨雄琨 《高教论坛》2012,(7):47-50,75
翻译是一项实用性很广、实践性很强的实用技能,翻译能力是由各项能力组合而成的综合性能力。翻译教学是培养翻译人才的主要途径。翻译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合格的翻译人才。翻译教学的核心任务就是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翻译教学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要综合各种手段,全方位提升翻译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多元化的翻译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翻译能力,实现教学以翻译过程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培养专业翻译人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合作能力等翻译综合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笔译和口译人才在国际交流以及企业国际化经营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英语翻译教学对大学英语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就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刨析了目前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财经类高校英语教学的实际,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要叙述了翻译在大学英语教学方法中的发展,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学现状,指出在以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为最终目标的英语教学中,翻译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教学翻译和翻译教学作为两种不同层次的教学方法,在大学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和提高阶段分别有着各自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课程教学内容要做到实用性、针对性强才能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出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素质的实用型、复合型人才。在剖析传统翻译教学模式利弊的基础上,结合学校自身办学特色,提出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翻译作坊式"教学模式,以期更新教学理念,变革教学方式,优化教学内容,提高翻译能力,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20.
“教学翻译”与“翻译教学”是两个概念。前者只是外语教学中的一种手段,后者指外语和翻译专业的教学活动。目前,英语专业本科翻译教学的地位被确立了,对翻译能力要求很高,但在教学实践中,还有诸多有待解决或需要改革的地方。积极的探索,大胆的试验,灵活的机制,相互的交流等对提高翻译教学质量不仅有益而且是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