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与学校体育的应对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朱玉芳 《体育学刊》2006,13(3):141-144
教育部公布的2004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显示,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认为不良的教育观念、繁重的课余学习负担、学校体育的缺位、不良的卫生习惯和生活环境是导致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了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升,从转变教育观念、调整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等多角度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针对近年来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的问题,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影响因素和应对策略进行研究。结论表明: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影响因素主要与现代生活方式的变迁、学校体育工作缺位、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等因素有关。建议:要从凸显体育本质功能,狠抓学校体育质量;发挥家长的引领作用,营造良好的生活方式;发挥国家的导向作用,完善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体系等方面改善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3.
学生的真实体质健康状况一直比较受关注,并且河北省教育厅多年来一直要求各市、县、区做好学生体质测试和公示工作。但有的学校为了应付教育部门发的任务而虚报数据,所以进行体质测试抽查复核。通过文献资料、测试、访谈、比较分析、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近2年河北省学生体质测试抽查复核情况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对测试成绩的分析,了解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并找出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因素,进而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对辽宁科技大学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四年来,学生体质健康水平逐年提高;学生在校四年间体质健康状况呈波浪式发展;体育课教学对学生的健康水平有积极影响;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的利用上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提出了加强《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赵宗俊  文永霞 《健与美》2023,(4):137-139
本文对新疆理工学院在籍学生的体质健康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数据进行了数理分析,旨在通过深入调研和实证研究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从多角度、多维度深入分析和探索导致学生体质健康能力下降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提出科学优化的改善策略,为解决高校学生体质达标问题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议,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建立良好的育才基础。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学生参加体质健康测试进行追踪分析,结果表明:学院学生达标率为85%以上,优秀率过低,总体上女生体质健康状况优于男生,学生4年来体质变化先提高后降低,最近3年来学院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整体上有所提高;同时发现当前测试中存在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率。  相似文献   

7.
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对宁波工程学院03级、04级和05级3届学生的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结果进行分析,将学生的各项指标与全国总体水平比较,从而比较客观、准确地反映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特点,得出宁波工程学院学生整体身体形态较优、身体机能较差、身体素质潜藏着下降危机的结论,对此提出了若干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陈志坚 《体育世界》2014,(12):130-131
目的:通过对2010—2012年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分析,掌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方法: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分析。结果:各年级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发展不均衡,学生个体素质发展单一,大多数大学生很少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学生体质健康不容乐观,学生对体育课兴趣不高。结论:学生体质状况呈逐年下降趋势,年级越高体质指数越低,年级越高锻炼积极性越低。大多数学生对体育锻炼认识不够,大多数学生上体育课只是为了取得体育成绩,对体育课兴趣不高,需采取全面、有效的措施,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是衡量、了解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一个标准,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  相似文献   

10.
独立学院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景红 《体育科技》2010,31(4):117-120
近年来国内大学体质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独立学院作为大学生群体的一部分,在全国大学生已有一定的比例,他们在大学生中是一群不可忽视的群体。以广西师范学院师园学院为例,以2007、2008、2009连续三年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中所获得的数据为样本,采用文献资料法,体质测试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师园学院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分析,探究影响独立学院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因素,为进一步提高这一大学生群体的体质健康水平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干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全面准确地了解四川农业大学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探索和总结在实施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根据2011年四川农业大学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并比对2008—2010年测试情况,对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分析,寻找学生体质与健康变化规律,并提出进一步增强学生体质的建议,为落实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工作,有效地改善四川农业大学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针对各高校体育教师对学生身体素质普遍下降的趋势明显的现状,通过调查研究和校本实践运用等方法进行探究。探究其产生根源是:以往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指标的评价目的集中倾向于一次性的测试成绩就确定学生本学年在校期间的体质健康状况。通过新课程改革,明确体育课程形成性评价的目的和功能性,确定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校本评价特征、评价类型、评价内容与方法。让形成性评价更加清晰化,具体化,为高专院校体育教育工作者提供相关技术参考,以实现"构建高专院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形成性评价体系"的新的评价理念。  相似文献   

13.
全国八所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通过对全国较早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施行方案)>的八所高校进行调查,并对测试的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对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作客观的评价,表明绝大部分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良好,不同地区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存在着差异,重点大学的情况好于普通高校,女生优于男生,测试结果等级分布符合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4.
根据2007年正式颁布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长安大学2007级、2008级学生健康体质指标进行测试,并对学生的身高体重指数、肺活量体重指数、耐力指数等测试结果进行分析,进一步得出《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几点认识,从而比较准确的反映综合性院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特点。通过对长安大学体质健康测试的状况进行总结和分析,旨在对高校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提出问题探讨和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5.
郭锐 《体育世界》2012,(12):53-55
根据2007年正式颁布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对武汉科技大学2010级、2011级学生健康体质指标进行测试.并对学生的身高体重指数、肺活量体重指数、耐力指数等测试结果进行分析,进一步得出《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几点认识,从而比较准确的反映综合性院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特点。通过对武汉科技大学体质健康测试的状况进行总结和分析,旨在对高校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提出问题探讨和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6.
祝平 《体育世界》2010,(7):41-43
为了解学生现阶段的体质健康状况,为我院的体育教育改革提供依据,通过对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2156名在校高职生进行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体质的总体成绩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提示在今后的体育教学中,应以体质健康教育为中心,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建立以增强学生健康为目标的体育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7.
以国家教育部体育总局新颁布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为依据,对南通地区13033名大、中学学生进行了有关学生体质健康项目的测试,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已达到及格线以上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陈瑶 《当代体育科技》2023,(30):167-170
为进一步了解2022年广东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探究主要影响因素,该文以2022年广州华商学院大一至大四学生为调查对象,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分标准,对广州华商学院2022年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以下简称体测)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2022年广东高校大学生存在身体素质变差、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问题。具体表现:体测成绩及格人数最多,约超过总人数的2/3;不及格人数略高于良好人数,优秀人数占总人数的比重不足1%。不同阶段学生对体质健康的理解与重视度不同。广东大学生数量增长与体质健康水平成反比;年级越高,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越好。广东大学生体质健康下降是由多方面因素导致的,社会、学校、家庭和学生自身是影响广东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测试、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11-2013年泉州师范学院在校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总结研究区间内该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为学校全面掌握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以及准确把握体育工作重点和努力方向提供科学依据,同时针对暴露出的体质健康问题提出相应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0.
姬红丽 《体育博览》2011,(7X):84-84
<正>2006年9月,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等部门发布的学生体质监测数据表明,我国青少年学生的部分体能素质指标近二十年来持续下降,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日益下降,学生身体素质下降速度显著。2006年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联合发起《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2007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央7号文件。学校体育工作尤其是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倍受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的关心和重视,并计划将在3到5年内使青少年体质健康基本达到85%,然而,目前阳光体育运动开展4年时间以来,以我校体制健康效测试成绩结果为例,学生的体质仍然没有得到明显提高,因此怎样切实有效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以达到提高高校学生身体素质,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是普通高校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