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本刊讯 为进一步推进全区高校“两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 )的改革和建设 ,帮助“两课”教师提高理论素质和业务素质 ,提高教学水平 ,自治区教育厅日前决定建立“两课”教学巡视员制度。自治区教育厅要求 ,“两课”巡视员的巡视活动 ,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按巡视员的所在地 ,分南宁、柳州、桂林 3片就地开展巡视活动。平时巡视活动以分散为主 ,立足于本地高校 ,每学期听课数不少于 10节 ,每次活动都有详细记录。南宁和桂林片的巡视员 ,分别每学期集中活动一次 ,调查了解当地一所高校的“两课”教学情况 ;每位巡视员…  相似文献   

2.
为适应形势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近年来,高校“两课”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进行了改革,积累了新的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在“两课”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少数学生对“两课”不感兴趣和教学缺少吸引力的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教师讲课缺乏艺术性不能不说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笔者就如何加强“两课”教学艺术性谈点体会。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目前高校“两课”的教学困境,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提高“两课”教师素质;增强“两课”教学内容的时代感和针对性;“两课”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强“两课”的实践环节,改革“两课”的考核方式。  相似文献   

4.
为适应形势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近年来,高校“两课”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进行了改革,积累了新的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在“两课”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少数学生对“两课”不感兴趣和教学缺少吸引力的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教师讲课缺乏艺术性不能不说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笔者就如何加强“两课”教学艺术性谈点体会。一、“两课”教学语言的艺术性高校“两课”教学过程主要是应用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这种信息能否被学生接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语言,这就是语言的艺术性问题。要讲好一堂政治理论课,提高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5.
依据国务院、中宣部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件精神,结合我国普通高校“两课”教学与改革实际,提出把“4+y”课程体系锁定为各高校“两课”教改整体目标的明确主张。这对统一各高校“两课”教学思想与课程设置;降低各高校“两课”教学的教育成本;减轻高校学生学业负担,更好地适应国家与社会,特别是研究生入学考试对高校毕业生所应储备的相关政治理论知识与思想道德品质的实际需求等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浅论“两课”改革中的案例教学与撰写课程论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两课”教学中,可通过案例教学促进教学内容改革,以撰写课程论文的形式激活教学手段。探讨教学的有效途径,可为高校“两课”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推动“两课”课程新方案的全面实施,教育部社政司于7月25~30日在北戴河举办了“全国普通高校‘两课’教学与管理工作研讨班”。这次研讨班的主要内容是:交流高校实施“两课”课程新方案的工作经验;通报教育部有关“两课”的工作思路、重点和步骤。来自全国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主管部门职能处和90所高校“两课”教学部的负责同志130人参加了研讨班。教育部社政司司长顾海良、副司长靳诺、高等教育出版社副总编郑惠坚等出席了研讨班。  相似文献   

8.
为贯彻落实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第八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的有关精神,进一步提高高校“两课”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课堂教学水平,推动高校“两课”课堂教学方法改革,高质量地全面实施“两课”课程设置新方案,教育部社政司和高等教育出版社于今年3月22日联合发出了《关于进行普通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精彩一课”教学示范片评选工作的通知》。8月28日~31日,教育部社政司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在京联合组织专家进行“精彩一课”教学示范片的首批评审工作。这次申报参评的共有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选  相似文献   

9.
“两课”教学引导机制指的是,教师在“两课”教学系统各环节中,以教学主体——学生为核心,针对“两课”教学内容,采用教师主导和先引后导的引导方式进行教学,从而形成“两课”教学资源配置关系、教学管理和教学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10.
新形势下在“两课”教育教学中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增强“两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须从改革“两课”教学内容、加强师资培训、改革教学方法以及建立健全的教学监督制度等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1.
高校“两课”教学摆脱尴尬困境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目前高校“两课”所处尴尬处境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中央地方齐抓共管;提高“两课”教师素质;增强“两课”教学内容的时代感和针对性;“两课”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强“两课”的实践环节,改革“两课”的考核方式。  相似文献   

12.
“两课”考试与“两课”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对“两课”考试现状反思国内高校对“两课”教学和考试进行各种改革的尝试始终没有停顿。随着形势的变化,高校的“两课”教学改革始终积极进行,从课程体制的变化、学科的选择、学时的安排到教材的编写和选用、教师的培养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两课”考试的改革也积极进行。总结起来,大体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进展。第一,从考试形式上的探索。许多学校积极摸索用多种方法来评价或考核学生学习“两课”的情况,比如采用闭卷、开卷、写论文、口试等方法,丰富了“两课”考试的形式。第二,从考试的内容上进行探索。比如增大了对…  相似文献   

13.
2003年,我校被省教育厅确立为全省高校“两课”改革唯一的试点单位,省教育厅、学校共拨专款22万元予以资助。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领导下,我校就全面推进高校“两课”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普及化途径、“两课”教学方法改革、运行机制创新进行了研究,将“两课”现有的七门课程整合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概论》《法学概论》《形势与政策》和《思想道德修养》,课时分为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两部分,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14.
为贯彻落实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第八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的有关精神 ,进一步提高高校“两课”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课堂教学水平 ,推动高校“两课”课堂教学方法改革 ,高质量地全面实施“两课”课程设置新方案 ,教育部社政司和高等教育出版社于今年3月22日联合发出了《关于进行普通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精彩一课”教学示范片评选工作的通知》。8月28日~31日 ,教育部社政司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在京联合组织专家进行“精彩一课”教学示范片的首批评审工作。这次申报参评的共有26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选送的1…  相似文献   

15.
优化管理体制 推进“两课”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两课”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培养大学生成为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校“两课”教学任务在1994年前分别由原政教系、马列部和思政室承担。1994年原政教系、马列部、思政室合并组建成为经济法政学院,“两课”课程与教师分别进入学院相近的专业与系科。“两课”教学的管理运行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5年来,学院经过不断的探索与磨合,新的“两课”教学管理体制初步形成。这一体…  相似文献   

16.
论“两课”的师资队伍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两课”即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它们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是保证高校能培养出社会主义合格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课程。正因“两课”具有这样的作用,因此,从国家教委到各高校都非常重视“两课”的建设。无记多么好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都必须通过教师这个教育主体去掌握、运用与实施。因此,建立起一支结构合理、素质精良。充满活力的“两课”师资队伍就应该是以提高教学实效为主的“两课”改革中的应有之义。一、加强组织建设,解决“两课”师资队伍在数五、结构上的不合理和后继…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两课”的教学多数是采取刻板的“填鸭式”教学方法,随着我国由计戈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两课”的传统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改革“两课”教学内容和方法已经是势在必行。为了把“两课”改革得更好,更有成效。我们在确定“两课”内容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符合“两课”特点的,  相似文献   

18.
邵丽珍 《文教资料》2010,(4):204-205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授课对象的新特点给高校“两课”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也赋予了“两课”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本文从概念、教学过程、意义等方面阐述小组合作学习法在高校“两课”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9.
“两课”教学历来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提高我院“两课”教学实效性、针对性,“两课”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试制度等方面要不断完善,从而使边疆地区“两课”教学改革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已成为更多高校改进“两课”教学效果、提高“两课”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各高校应对“两课”教学模式的改革、实现“两课”教学现代化给予足够的重视,这样才能切实提高“两课”的教学效果和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