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3 毫秒
1.
(上接本刊2006年第3期)问题十分清楚了: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所肯定的是世界可知论,而不是肯定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艾思奇两论恩格斯肯定了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的文章,是给恩格斯抹黑,是对恩格斯的侮辱,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破坏。天下事无独有偶。中国的哲学家艾思奇,在20世纪60年代初,说恩格斯肯定了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俄国有个马赫主义者巴札罗夫在1908年即列宁写《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这本书的那一年,也说过恩格斯肯定了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同艾思奇说的一模一样。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  相似文献   

2.
怎样看待马赫主义的“思维经济原则”以及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对它的批判,目前我国学术界有不同的认识。有一种意见认为,列宁的批判过于武断,“思维经济原则”不能否定。因为作为科学方法论,它要求逻辑思维具有简洁性,这为人们在认识事物过程中遵循正确的思维方式,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对科学研究的深入能够给予一定的帮助。有的人甚至  相似文献   

3.
半个多世纪以来,西方马克思主义、西方“列宁学”以及西方资产阶级学者中的一些人认为,列宁的反映论是机械唯物论。本世纪70年代末,英国肯特大学政治学教授、国际知名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戴维·麦克莱伦在《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一书中,宣称列宁的《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以下简称《唯批》)一书的主要目的是政治性的,哲学是次要的、从属的,认为列宁所讲的认识论是属于旧唯物主义的机械论。这些观点对我国哲学界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
《列宁短篇哲学著作》问世柳乐水《列宁短篇哲学著作》问世,这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研究中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列宁的两部长篇哲学著作《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和《哲学笔记》早有单行本,已为世所周知,而他的短篇哲学著作则散见于《列宁全集》和《列宁选集》中,尚...  相似文献   

5.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对物质客观实在性的证明及其意义安启念一、对列宁物质定义的一处重大误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列宁选集》第2卷,第128...  相似文献   

6.
列宁在《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以下简称《唯批》)一书中,彻底清算了经验批判主义即马赫主义哲学,深刻地阐述了辯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制定了科学的物质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感觉到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唯批》第120-121页)这个定义是总结了两条哲学路线的斗争经验和自然科学的新成就而制定出来的。它牢固地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石。从列宁制定这个定义到现在,时间已经过去了七十多年,自然科学有了长足的发  相似文献   

7.
早在83年以前,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以下简称《唯批》)一书中,对彭加勒及其哲学思想作过全面而正确的评价。他指出:彭加勒是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和渺小的哲学家”。然而,在前几年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泛滥期间,有的同志把吹捧西方资产阶级哲学和社会科学、批评马克思主义当作一种时髦,在报上发表文章指责列宁,说列宁把彭加勒说成“渺小的哲学家”是“不符合事实的”,认为列宁的某些重要论点有“明显的错误”,宣称列宁的《唯批》“过时了”,并引用列宁的话来否定列宁的光辉思想,对此本人持有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如何认识波格丹诺夫对列宁哲学思想的批评○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安启念波格丹诺夫写于1910年的对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以下简称《唯批》)一书的长篇评论《科学与信仰》,在沉寂81年之后,于1991年底在前苏联被重新发表。该文是对《唯批》的最重...  相似文献   

9.
哲学的党性原则理论是列宁根据恩格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思想,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的第六章中,批判马赫主义宣称的所谓“超党性”、“无党性”哲学时,提出和论述的.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什么是本原的,是精神还是自然界”?“哲学家依照他们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分成两大阵营.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从而归根到底以某种方式承认创世说的人,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列宁在恩格斯这个思想的基础上,旗帜鲜明地制定了哲学党性的概念及完整的哲学党性理论.他指出:“在我们涉及  相似文献   

10.
恩格斯考察了两千多年的哲学发展史,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恩格斯在哲学领域的一切问题上都清楚明白地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区别开来,对于“超越”这两大党派而创立“新”哲学的企图,一概表示轻蔑。列宁非常推崇恩格斯的坚定的哲学党性原则,把它赞许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伟大和最宝贵的传统”。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这部著作中,继承和发扬了这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