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有些幼儿园出现一种现象——跳班:应该上小班的上中班,应该上中班的上大班,而且愈演愈烈。通过对跳班幼儿学习、生活情况的观察和了解,笔者发现这种现象给教师的教学及幼儿的成长都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一、给孩子带来心理压力孩子虽小,但也有自尊心。跳班后因年龄、能力等方面的问题,幼儿会产生失落感。比如有一位小女孩在小班时各方面表现突出,老师很喜欢她,任何事情都让她带头,可是跳班后,她对父母说:“现在老师不喜欢我了。”在活动中,由于跳班的幼儿常常“跳起来”也“够不着”,久而久之他们便失去信心,遇到困难就会说“老师,我…  相似文献   

2.
小班是幼儿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儿童语言是在交流和运用过程中成长发展起来的。幼儿园的生活活动为幼儿提供宽松、真实而丰富的环境,激发幼儿表达与交流的愿望。教师挖掘生活活动中进餐活动的语言教育价值,尝试以食谱为载体,以问题为支架,激发幼儿主动表达;借助进餐话题,丰富幼儿词汇表达等,探讨小班生活活动中促进幼儿语言运用能力发展的有效策略。主要有创设餐前情境,引发问题,支持积极表达;捕捉进餐契机,适时引导,丰富表达内容;开展创新餐点,围绕主题,促进交流表达等方式。通过这些方式推进幼儿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的应答,从而为幼儿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的语言基础。  相似文献   

3.
陈丽霞 《考试周刊》2013,(86):189-189
部分保教人员往往“重教轻保”,新老师不知道保育工作有哪些内容。小班是孩子进入集体生活的一个转折点.很多孩子会不适应.小班老师和保育员在日常活动中要注重保教结合.更细致地开展好保育工作。作者在小班阶段以“幼儿生活保育”为专题进行了研究.从教研学习、教研活动等方面促进保育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4.
活动要求 1、丰富幼儿词汇(学说“一起玩”、“滚过来,滚过去”等短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初步学会与老师一起编儿歌。 2、培养幼儿与同伴一起玩游戏的兴趣;会用礼貌语言来解决活动中的纠纷。 3、在不同的距离内,学会滚接球。情况分析小班幼儿词汇还不够丰富,语言表达力不强,缺少和同伴交往的能力,总喜欢各自抱着玩具一个人玩,很少与同伴融洽地在一起活动。我班还有个别孩子会抢夺别人手上的玩具,也有少数能力强的幼儿会主动找朋友玩,但总是不欢而散,他们不善于用语言来表达各自的意见,一遇矛盾只会争吵哭闹,因此班上孩子在游戏中的纠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人类思维和交流的主要工具。幼儿期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期,这一时期语言能力的发展,对孩子今后各种能力的发展,以及知识的获得、人格的健全乃至整个心理结构的发展,都具有决定性意义。幼儿园的语言活动应从培养兴趣出发,让幼儿学习字、词、句的正确发音、表达的方式和技巧等,促进记忆、思维和表达等多种能力的提高。其中,如何让小班幼儿在语言活动中学得轻松,学得主动,学得快乐呢?我在教学中进行了以下尝试。 (一)循序渐进地安排活动内容,使幼儿从“愿说、爱说”到“能说、会说”再到“说准、说好” 我根据幼儿语言发展的实…  相似文献   

6.
许晓琴 《教师》2012,(22):121-121
小班幼儿的眼中温柔老师是什么样的?经过反思,我深深感受到小班幼儿眼中的温柔老师其实就是不对幼儿凶、狠、火,懂得幼儿的心,机智善变,能巧用艺术语言的老师。以下就是我和小班幼儿在一起巧用艺术语言产生积极效应的一些实践和体会。  相似文献   

7.
谜语——是运用儿歌、顺口溜的形式,通过形象的比喻表现事物的特征,它语言简炼,短小精悍,生动具体,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在小班开展猜谜语活动,不但能启发孩子积极思维,而且能丰富幼儿的知识,训练幼儿的口语,培养幼儿大胆发言的能力。一、从直观到形象,启示幼儿理解谜语我经常想,如何在幼儿中间开展猜谜语的游戏呢?如何让小班的孩子理解“谜语”这个词的概念呢?小班孩子的思维具有直观性。针对这一点,我用实物过渡到抽象,使幼儿理解“猜谜语”。我对幼儿说:“小朋友,今天张老师给你们带来一样东西,这个东西很小,在我的手里。小朋友先猜猜看,你们是不是能猜对?”说完我就把握着东西的  相似文献   

8.
我是一位从事多年美工教学活动的老师,为了提高小班幼儿画画的学习兴趣,发展小班幼儿各方面的能力,我根据小班幼儿年龄小、动作不协调等年龄特征。美工活动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指导孩子。  相似文献   

9.
单昭娜 《新疆教育》2012,(17):110-110
幼儿3岁前基本上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在此期间,由于家庭、社会环境以及教育中某些不良因素的影响,或由于幼儿自身身心发展出现的某些障碍未能及时得到妥善的消除等原因,幼儿会表现出一些品德方面不良的行为习惯,如好哭、说谎、胆怯等,小班幼儿表现尤为突出。小班幼儿争抢攻击行为对同伴和集体的学习、生活妨害最大,假如争抢行为不及时矫正或老师的教育方法不得当,这些孩子很可能成为“问题儿童”。笔者尝试运用正强化理论矫正小班幼儿的争抢行为作了一点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提到科学活动,大家就会想到发明、火箭、宇宙……这些内容,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是无法用已有的知识去理解的,也容易吓住孩子.那么,如何让小班幼儿对科学感兴趣呢?我发现绘本这一独特的表达形式能抓住小班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幽默风趣的画面也满足了小班幼儿强烈的好奇心,能将他们轻松地带入科学探索的快乐之旅.我尝试以科学绘本为原型,将科学绘本中的内容进行拓展、整合,创设了比原来的语言材料更为广阔、更富内涵的探索情境,让孩子在阅读和探索中认识生活、体验生活、思考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快乐的绘本阅读中,我是艺术的引领者,孩子和我在轻松自然的情境中,快乐地玩着“抛接球”的游戏.  相似文献   

11.
小熊旅行     
徐银 《教育导刊》2009,(10):38-40
设计意图 最近,我园体能测查和体能对抗赛的结果显示,我班幼儿平衡能力的发展相对较弱。那么,如何让幼儿乐于参与平衡训练活动,从而发展他们的平衡能力?我尝试设计了此次平衡训练活动“小熊旅行”。活动从小班幼儿的学习特点出发,根据本班幼儿实际,选择简单的生活物品为材料,创设“小熊旅行”情境为支持,让幼儿在游戏中愉快地掌握动作要领、发展体能。  相似文献   

12.
幼儿是科学探索活动的主体,在科学活动中是通过尝试、探索、发现来进行学习的。在与幼儿生活、学习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当小班幼儿被好玩的东西吸引时,思维便异常活跃,求知欲特别强。如何组织小班幼儿进行科学探索活动呢?一、活动内容生活化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为他们选择了有趣的、浅显易懂的、能联系他们生活经验的内容,这样既符合了幼儿的实际,又贴近了幼儿的生活。如在“青青的小草”科学活动中,我有意识地把小班幼儿带到春天的大自然中,让他们尽情地在草地上爬啊、滚啊、摸啊、闻啊,自己去探索、寻找、发现小草,运用感官观察小…  相似文献   

13.
人们的日常交流和生活离不开语言,小班幼儿处在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语言也是小班幼儿园活动的主要教学内容,教师要针对目前小班幼儿教育存在的各类弊端进行分析,寻找有效的策略,创建新型的教育模式,帮助小班幼儿更好地交流,实现小班幼儿全面发展,提高小班幼儿的语言水平,激发小班幼儿的学习兴趣,为小班幼儿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基于此,对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幼儿期是一个人语言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在幼儿园语言活动中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为故事、儿歌等配上生动形象的声音和动画,不仅能使教学过程充满童心、童趣,更能活跃幼儿的思维,激发幼儿的表达欲望。对幼儿语言综合能力的提高有着深刻的影响。基于以上原因,我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小班语言活动中进行了研究和探索,略有感悟。  相似文献   

15.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形成,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而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用来表达思想、交流感情、传递信息的工具,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由于小班幼儿生理、心理的发展特点,他们在学习语言时喜爱具体、形象的教育,喜爱重复与模仿。巧妙运用幼儿易接受的语言,开展幼儿园生活活动,是孩子的生活能力与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形成和培养的最佳平台之一。  相似文献   

16.
几点说明     
由我市推荐的几篇教育活动设计,尽量注意了以下几点: 第一,努力创设适宜幼儿发展的教育环境。如语言教育活动设计。努力创设语言教育环境,让幼儿在情境中自然地运用语言,改变过去单纯模仿、记忆教师语言以及机械丰富词汇的做法,把有关能力的培养贯穿在运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的活动过程中。让幼儿在游戏情境中学习说话,幼儿没有压力,这对幼儿,尤其是小班幼儿尤为重要。第二,充分重视教师的引导和幼儿的充分活动。“保护牙齿”的活动设计,改变了过去常  相似文献   

17.
对于入园幼儿来说,他们一天的主要时间是在幼儿园度过的。小班语言活动有这样一首儿歌“:幼儿园象我家,老师爱我我爱他,老师说我好娃娃,我说老师象妈妈。”就真实地体现了这一点。如何为幼儿安排好对其有价值的每个生活日,是幼儿园活动的基础。那么,什么样的日子才对幼儿有价值,才能让幼儿在园感到安全、快乐,得到游戏、学习和成长呢?我认为,在安排和组织幼儿一日生活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使幼儿感到温暖、安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成人(教师)应与幼儿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  相似文献   

18.
徐芳 《早期教育》2005,(6):39-39
一、选择区域活动内容时,教师要考虑幼儿的兴趣。在选择区域活动内容时,教师要关注幼儿的需要和兴趣,使区域中的各项活动及时满足幼儿,并促进幼儿发展。如在开展“蔬菜乐园”的主题活动时,我看到小班幼儿对水果很感兴趣,便在生活区开展了“玩玩切切尝尝”的活动。活动中幼儿运用各种感官认识、了解了许多水果;在从切香蕉到切黄瓜,到最后切完整的苹果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9.
施黎艳 《课外阅读》2011,(7):312-312
皮亚杰认为: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为思维服务的。同时,语言也是接受知识的工具,没有这个工具我们就很难获得广泛的知识。小班年龄阶段的幼儿正处于学习使用语言的最佳期,幼儿的语言教育应该以言语活动为手段,以“一日生活”为途径。作为教师应利用一切积极因素和机会,激发幼儿说话的兴趣,使他们能乐意运用语言进行交往,帮助幼儿积累运用语言的经验,培养他们初步的听说能力以及交往的技能,进而使幼儿在品德和思维等方面得到充分的发展。经过多年的探索,我有以下几方面的感受。  相似文献   

20.
刚入园的小班幼儿动作不协调,有的走不稳,有的不会跑,有的跳不起来,碰撞摔倒现象时有发生。面对这样情况,我觉得老师一味地保护是消极的,应该找到一种有效的方法,使小班幼儿尽快学会自己保护自己。我分析了本班幼儿走、跑情况,发现有的幼儿很少摔倒,而有的幼儿却经常摔倒。为了更好地了解幼儿情况,我在日常生活和游戏活动中有意识地观察幼儿的走、跑、平衡、跳等活动,发现大部分幼儿如同日本筑波大学副教授松厚达哉所指出的那样:“掌握了步行能力的三岁儿童,其运动神精已发展起来,基本形成了全身的平衡能力。可以自由地活动自己的身体,想要做些复杂的动作……”少数幼儿运动能力较差,究其原因是孩子在外婆或奶奶身边长大,老人的细心照顾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