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开放型语文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新要求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思想,首先着眼于人的可持续发展,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那种把学生当成等待灌输的容器的“满堂灌”、“填鸭式”且置之不论,就是那些所谓“启发式”的课堂教学.又有多少是真正把学生看作是活生生的且有灵性的人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教师的一生,教过的学生无数.可在这无数的学生中.又有多少学生是你“自己的学生”呢?  相似文献   

3.
古希腊的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被填充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点燃的“火把”。新课改为教师的教学创新提供了广阔的舞台。那么,在从“单纯地教”到“人格的塑造”、从“灌输现成知识”到“共同建构”、从“标准答案”到“合作探求新知”的转变中.我们是否思考过:学生需要什么?喜欢什么?你给学生带去什么?如何用新理念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需求、知识经验点燃学生这把火.使数学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道思维拓展题.因为蕾堂课的内容是“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所以图片上的问题很快就解答出来了。我继续提问:“根据这幅图上的教量,你还能提出怎样的问题呢?”全班学生都把小手高高地举了起来,学生袁心怡说:“一只篮球比一只皮球贵多少元?”并说出正确的算式和答案.我表扬了她,奖了一颗智慧星给她以示鼓励。其他学生更起劲了.纷纷要求举手发言。学生杨致逸说:“一只篮球比一只排球责多少元?”我肯定了他们的发言。  相似文献   

5.
在初二英语中,“Whynot?”这个句式出现很频繁,但不少学生对它的用法掌握得不好,现作如下分析,供同学们参考。一、“Whynot…?”句式中,not后面接动词原形,构成省略问句。例如:1.Whynotgotherewithhim?(=Whydontyougotherewithhim?)(你为什么不和他一起去那儿?)2.Whynothaveapartyonyourbirthday?(=Whydontwehaveapartyonyourbirthday?)(我们为何不在你生日这天聚一聚呢?)3.Whynothelpherwiththeproblem?(=Whydontyouhelpherwiththeproblem?)(你为什么不帮她算出那道题呢?)二、“Whynot?”可用…  相似文献   

6.
“0不能作除数”大凡小学三年级以上的学生都知道。那么,0为什么不能作除数呢?学生会很快回答“因为0作除数没有意义”。如果再追问“你怎么知道0作除数无意义呢?”绝大多数的学生都哑口无言了,只有极个别胆大的学生冒出一句话———“是老师讲的”。学生的回答,实际上就反映出了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弊端———学生获取知识是被动的,是老师教的。当前,教育教学改革要求我们要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获取,尝试创新”;要彻底改变传统的“我讲你听,我做你看”的局面。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7.
如果说全国人民能找到一个共同关心的话题,我想“高考”应该是其中首选之一;如果我们不仅是关注每年参加高考的我们的子女,那么,你对“高考”还了解多少呢?你更想对“高考”了解什么呢?今年是恢复高考25周年。在我们民族挣脱禁锢的这25年来,一年一度的高考成了考生、家长、老师、社会每年一次聚焦的大事。从当年百万知青对恢复高考的欢欣鼓舞到今天把高考称为“黑色七月”的变化,让我们体会到多少欣慰与辛酸,多少感慨与感叹——。这里,我想告诉你的是一个真实的高考故事,是曾经历过这段历史的老一代人还记忆犹新的、不能忘却…  相似文献   

8.
开心一刻     
皇后的自称老师:“小青,皇帝的自称是什么?”小青:“是寡人。”他站起来毫不犹豫地回答。老师:“那么皇后呢?”小青:“皇后,是,皇后……”他想了好久,突然,灵机一动,回答道:“皇后的自称是寡妇。”直接数学课,教师在指导学生解答应用题。师:“学校买粉笔用了60元,每盒粉笔2元,学校买了多少盒粉笔?”生:“30盒。”师:“这30盒粉笔是怎样来的呢?”(想引导学生列式)生:(大声地)“买来的!”自习课甲:你们班里有多少人上自习课?乙:加上老师一共31人。甲:就是说,老师不在时是30人了?乙:不,老师不在…  相似文献   

9.
师:老师的家乡威海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小城,那儿有许多驰名中外的旅游景点,你想了解吗?(播放课件)犤评析:以优美的画面吸引学生,调动学生想去威海旅游的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做好准备。犦师:如果我们准备到威海旅游,首先要确定一个旅游景点。在这几个景点中你最想到哪个地方去?师:看来咱们同学的想法不一样,这样吧,我们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确定旅游景点,好吗?那想到这四个旅游景点的人数分别是多少呢?我们该怎样统计出人数来?(教师板书:统计)生:让同学们举手,数一数有多少人。师:这个办法可以吗?好,请你上来统计…  相似文献   

10.
李晓花 《四川教育》2013,(12):31-31
一、针对学生的发言有的老师喜欢这样评价学生:“你的回答真精彩!''‘‘你读得真有感情!”学生的回答究竟精彩在什么地方?学生用什么办法读出了哪一种感情?被评价者听了如同在云雾之中一般,“这只是自己一次不经意的表现,为什么得到老师如此高的评价呢?”其他听的同学也没能从中获得启示。这样的评价能有多少价值呢?学生的发言在客观上存在着个体差异.教师如果不加比较、分析,简单评价,没有一个明确的是非标准,那作为教师特有的引导、点拨作用就被弱化了,长期下去,会挫伤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1.
曹霞 《贵州教育》2009,(11):42-43
当我又遇上《灯下漫笔》一文时,我惊奇地发现已经上过两遍的这篇文章在我脑中竟然“荡然无存”。 为什么会这样?我试图寻找问题的答案。 结论是:“我”不在文中,则“文”不在我脑中。 何谓“我不在文中”呢?  相似文献   

12.
帮X找朋友     
在教“列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解应用题”时,我向学生说明列等式时“X”不能单独放在一边。在练习中出现了这样一题:白兔和黑兔一共有42只,其中白兔有29只,黑兔有多少只?(列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解答)。对于这题,学生习惯用算术方法解:42-29=13,但根据题目要求用X解,于是出现了“42-29=X”这样的错误。由于知识的负迁移,学生还是明知故犯“把X单独放在一边”了。单独纠正了好几个学生后,我反思:怎样杜绝这种情况再发生呢?动了一番脑筋,忽然灵机一动:“同学们,你们说说看,X表示什么呢?你是怎么理解的?”…  相似文献   

13.
马燕 《四川教育》2001,(6):21-21
一、引入 上节课我们看图初读了课文,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作者是怎样把每幅图的意思写出来的。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一段。 1.抽读一段。说说这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什么? 2理解词句。 (1)“忽然”是什么意思? (2)为什么明明一听蛐蛐的叫声就知道草丛里有一只好蛐蛐? (3)“草丛”指哪儿? 3.如果你是明明,你又那么喜欢蛐蛐,你会想什么?看图说说明明的表情,这句话该怎么读呢?(抽读) 4.齐读思考:你能用一句话说说这段讲了什么吗? (二)学习二段。 1.明明这 么喜欢蛐蛐,当 他发现一只好 蛐蛐的时候,他 会怎…  相似文献   

14.
〔课例〕“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教学片断(苏教版第9册例P59例4)一、创设问题情境1 出示例4:一台织布机7.5小时织布47.85米 ,平均每小时织布多少米?2 指名学生列式 :47.85÷7.53 问除数是小数的除法 ,你觉得应怎样算呢?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原有知识不能直接解决新问题 ,认知产生矛盾 ,设置悬念 ,完成新旧知识过渡 ,激发学生强烈认知心向。)二、引导自主探究1 学生尝试练习后 ,投影显示各种算法6.387500478504500028500..547.852 师生共议 ,辨析正误(1)问 :有办法来验证哪些…  相似文献   

15.
余秀丰 《学子》2004,(12):39-39
背诵课文是语文教学的教学手段,是学生掌握知识,积累知识的法宝。有一则外国谚语说得好:“能背诵多少书籍,就能获得多少知识”。但不少学生一提背书就“头疼“,对背书产生畏惧心理。那么,教师应如何树立学生背书的信心,解除他们背书的畏惧心理呢?笔者认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示范背诵是提高学生兴趣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激发、调动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学生就会从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的探求知识,新课程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这一实质问题也将会得到落实。都么在新课程农村中学语文课的教学中,怎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相似文献   

17.
孙艳 《农村教育》2007,(11):47-47
衡量一位优秀教师,学生的喜欢程度是一个标准;你所讲授的知识,学生记住了多少,理解了多少,能灵活运用了多少又是一个标准;讲课费了多少力气,和学生掌握知识的比例.也就是作为一个教师劳动的“性价比”更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从教师的备课以及课堂教学中不难发现,教师的精力大都用在了如何把教学内容讲清楚?  相似文献   

18.
(一)创设情境吴老师笑容可掬地站在讲台前 ,“请同学们先看一段录像”1.一步计算的求路程的应用题。(1)多媒体演示录音叙述 :这是一列货车 ,它每小时行50千米 ,照这样的速度 ,4小时能行多少千米呢?这是一列客车 ,它每小时行60千米 ,照这样的速度 ,4小时能行多少千米呢?(2)录像放完了 ,吴老师接着说道 :“相信这两道题肯定难不倒大家 ,谁能说说 ,你对这道题有什么想法?”学生1:“这两道题全是已知速度和时间 ,求路程的应用题。”学生2 :我觉得这两列车行驶的时间是相同的 ,只不过两列车的速度是不同的。”学生3 :如果…  相似文献   

19.
开学了,你为你的本学期教学工作制定好目标了吗?如果没有,你即将开始的教学工作将走向哪里呢?你是否认为按教材一篇又一篇课文教下去。教完了选用的课文,也就完成了教学任务了呢?你是否拿到一篇课文,眼里就只有这一篇课文了,只想着如何寻找一个最佳教学切入点,既能突出课文的重点,又能解决难点,并能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可是你想过“为什么而教”吗?你教学的终点在哪儿?你可能真的不知道,因为你没有为本阶段的教学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目标。[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师:(多媒体出示)23减2得多少?计算时你是怎样想的呢?生:把23分成20和3,先算3减2得1,再算20加1得21。所以,23减2得21。师:如果把减数“2”改成“7”,该怎样算呢?请用“23-2”的口算方法做这道题,看你发现了什么?生:(思考、交流后回答)我们发现个位上的“3减7”不够减。【评析】教师用“发现了什么?”这一问题巧妙地把学生引导到自主探究、主动参与的学习活动之中。师:这样的题该怎样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像这样的两位数减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板书:两位数减一位数。)师:请同学们拿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