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蒋门马 《武当》2003,(4):44-45
黄元吉先生所传丹法,非南非北,世称中派,有《乐育堂语录》、《道门语要》、《道德经注释》三书留传于世,陈撄宁先生对之极为推重,认为得陈抟邵雍一脉心传,引以为私淑弟子。梅自强先生在其编著的《颠倒之术——养生内丹功九层十法真传》(以下简称“《颠》书”)(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年出版)中,自称是黄元吉的第四代传人,“为抢救绝学于失传”,特为《道德经注释》作“解奥”,并开班广传其法;梅自强先生的弟子廖冬晴也打着黄元吉“第五代真传学者”的招牌大收门徒。然而,梅氏不可能是黄元吉的传人,其所传的功法也绝不可能是黄元吉的丹法。  相似文献   

2.
韦力 《收藏》2013,(7):116-118
此《道德经》二卷(图1)2006年秋现身于嘉德拍场,底价8000元,拍品说明称其为"明崇祯五年(1632年)刻本"。是书无牌记,"明崇祯五年刻本"之依据或为前序中有"皇明崇祯壬申鹿城顾锡畴题于三乐堂"之句。以序中年款为判断古书年代之依据,颇令人疑,因为后世翻刻者亦往往连旧序一并翻刻,故此年款仅能说明此版本最早年限为崇祯壬申。是书每页9行,每行19字,白口,四周单边。检索《中国善本书总目》所载《道德经》,无此行格本;三乐堂亦鲜有所闻,或为顾锡畴之堂号。其序尚言:"新安友人汪  相似文献   

3.
韦力 《收藏》2013,(13):116-118
此《道德经》二卷(图1)2006年秋现身于嘉德拍场,底价8000元,拍品说明称其为"明崇祯五年(1632年)刻本"。是书无牌记,"明崇祯五年刻本"之依据或为前序中有"皇明崇祯壬申鹿城顾锡畴题于三乐堂"之句。以序中年款为判断古书年代之依据,颇令人疑,因为后世翻刻者亦往往连旧序一并翻刻,故此年款仅能说明此版本最早年限为崇祯壬申。是书每页9行,每行19字,白口,四周单边。检索《中国善本书总目》所载《道德经》,无此行格本;三乐堂亦鲜有所闻,或为顾锡畴之堂号。其序尚言:"新安友人汪  相似文献   

4.
《武当》2015,(1):5
王和新,字信然,号罗浮道人、抱一子,系全真龙门派弟子,北京市锦八手拳学研究会会长、广州乐育堂创始人、罗浮山太上丹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之一。王和新先生幼年遭遇医疗事故而落下残疾,只能架拐行走。十五岁那年,他同形意拳站桩及易筋经等功夫结下了不解之缘,习武一年后即撇开了拐杖。他曾在北京红十字新华医院和朝阳二院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十余年,跟随北京鼓楼中医院老中医荆兰梅先生学习中医医术,北京中医院骨科名家许根朝先生为其传授骨科医技,北京中医院韩福如先生教他学会了针灸,他还在北京二  相似文献   

5.
朱道琼 《武当》2012,(5):34-36
培真先生从养生学角度解释《道德经》的著作,先在《武当》杂志连载,于1990年由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出版发行,书名《道德经探玄》。后北体出版社又有再版。听说,近来北京古旧书摊上,此书还有升值空间。转眼已过去20余年,笔者特别撰写"寻找《道德经》范本"以示纪念。《道德经》这部古老而精深的著作,被历代学者所推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祖根之一,堪称我们民族文化的脊梁。然而,这部伟大著作在历史长河的承传过程  相似文献   

6.
胡鸿章 《武当》2004,(10):42-43
一、道言 《庄子·让王篇》和《吕氏春秋·贵生篇》都有这样一条语录:"故曰:道之真以治身,其绪余以为国家,其土苴以治天下。由此观之,帝王之功,圣人之余事也,非所以完身养生之道也。今世俗之君子,危身弃生以殉物,岂不悲哉。"古人以为,治身与治国有相通之处,能治身者必能治国。一部《道德经》,世俗儒家多以为是一部治国论的著述,其实老子本意  相似文献   

7.
正可染先生一生中用过六个斋号,分别是有君堂、十师斋、师牛堂、识缺斋、天海楼、墨天阁。其中有君堂、师牛堂、识缺斋、天海楼见有钤印,十师斋与墨天阁不见钤印。有君堂、师牛堂、识缺斋、天海楼有堂匾。有君堂有君堂斋号起用最早,延续时间最长。从现存作品中最早见1943年所作《执扇仕女》钤"有君堂"朱文印,1945年《放鹤亭》钤"有君堂"白文印(图2),1947年《醉翁图》钤"有君堂"朱文印,1948年《午困图》钤"有君堂"白文印,1954年《无锡惠山天下第二泉》钤"有君堂"朱文印,1959年春《漓江洲尾峰》钤阳文  相似文献   

8.
太极拳论中的《十三势行功心解》(简称《心解》)与武禹襄的《打手要言》(简称《要言》)有异有同,人们的说法也各异,着实让太极拳圈中的人迷惑。为廓清疑惑,特作解析,与同好共研。笔者受朋友之托,在对姚馥春、姜容樵(以下简称姚姜)合著的《太极拳讲义》中王宗岳古拳谱释义进行白话校注时,古拳谱引起了笔者的兴趣,特别是《心解》与《要言》之异同,引起了很多思索。因孙禄堂先生与姚姜二先  相似文献   

9.
吴国华 《收藏》2010,(5):162-162
1997年5月19日,我在芜湖市邮局书报大厅购得《收藏》杂志,当场翻阅,见扉页题诗之篆书神采飞扬,内钤“金石书画之缘”等篆刻数方,苍古雅致。细看介绍,作者孙竹先生系北京文史馆馆员、齐白石函授学院篆刻系主任,出版有《印魔集》《篆刻百咏》《篆刻讲义》等。  相似文献   

10.
我知“道”     
方瑛 《武当》2009,(1):46-47
老子在《道德经》里写进了70个“道”子,这标志着“道”是《道德经》一书的核心和基础,是经文中最最重要的词语。是否理解“道”的真意,成为正确解读《道德经》的关键。但是,当今却有一部分人,对“道”的认识还处于蒙昧之境,根本还没有弄明白《道德经》里“道”字的真实意义,就写出了大量与“道”意向悖的文章来。  相似文献   

11.
孔德 《武当》2015,(1):60-62
(接上期)第七十章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释解】本章句内容,依笔者之见,原来本该是《道德经》全文的最后一章,是老子写完《道德经》后发出的一番感慨。其实这个感慨在老子还没写《道德经》时同样存在。因为老子在正式撰写《道德经》之前,早就将其中的思想在社会中宣传了。因为宣传的收效令他有些失望,所以在撰写《道德经》的时候就将这一感慨抒发出来。不然就没  相似文献   

12.
陈树群 《收藏界》2011,(9):64-67
在晚清浅绛彩瓷器中,有一种形状各异的盘子。关于她的名称,专家和学者们各有不同的说法。《浅绛彩瓷画》的作者陈建欣先生称之为"什锦盘",《谦益堂藏瓷》的作者熊中荣先生则称之为"博古器",但更多的大众收藏者称之为供盘。而安徽黄山的晨欣先生则称之为画盘。本文依晨欣先生之说,  相似文献   

13.
王志恩 《武当》2012,(4):45-46
《武当》杂志2011年第七期刊发了广东林俊岸先生的《宋谱略考》很有感触,文中详细介绍了两种不同来源之《宋谱》。其一是吴图南先生所得之抄本,标题为《宋氏家传太极功源流支派论》。据吴图南先生介绍:"那是在清朝光绪末年或宣统初年时,我的一位朋友跟我说:你不是练太极拳吗,我家里有本书说的是太极拳的事。我请他借给我抄抄。不用抄,我没有用处,就送给你吧。"这本书就是《宋氏家传太极功源流支派论》。"其后,在民国初年,吴图南先生曾抄送给许禹生、吴鉴泉、杨少侯、刘彩臣、刘恩绶、纪子修每人一本。因而民国时出版之许禹生《太极拳势图解》、姜容樵《太极拳讲义》、王新午《太极  相似文献   

14.
<正>最近我在学习刘金印先生整理的《汪永泉授杨氏太极拳语录与拳照》,主要看了汪永泉的语录,感觉刘金印先生整理的汪永泉讲的原话非常好,并做了要点笔记,但看到第二章之(八)“轻松腰胯”(33~35页)这一节出现了诸多的费解之处,没办法,我又求教康伟老师。我把我的问题发给康老师,康老师在电话中讲了整整一个多小时。下面分成条目逐句或逐小段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15.
于冠英 《武当》2010,(5):50-50
《道德经》是中国道家文化开宗立基的经典著作,被历代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哲学家尊为圭臬,奉若“圣经”。同时从“摄生之道”、“养生之道”、“站桩求物”的角度来看待和认识《道德经》,《道德经》对于修身、修心、养生、摄生以及“物”之所状都有着前瞻而又精准的描述,于当世的修性养生都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河北永年广平府西街李亦畲先生(1832-1893)是武氏太极拳第二代宗师,也是笔者恩师李锦藩先生的本家曾祖父,其故居与我家毗邻。他的传奇故事在永年流传颇多。先辈之杰作《太极拳小序》、《五字诀》、《四字不传密诀》、《走架打手行功要言》、《廉让堂太极拳谱》  相似文献   

17.
秦杰 《收藏》2007,(7):163-163
由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和中国道教协会主办的“大道流行——《道德经》版本(文物)展”5月18日至6月5日在北京国家图书馆开展,展品包括约180种历朝各种版本,注本、现代汉语本,26种外语的约250种外文译本和一些与《道德经》有关的文物。据不完全统计,《道德经》自问世以来,历代文献所著录的注本约2000种,  相似文献   

18.
朱道琼 《武当》2012,(6):40-42
其二,《道德经》典籍被当今世界所瞩目。近200年间,《道德经》外文版有250种,涉及17种文字,其发行量仅次于《圣经》,老子被列为世界古今十大作家之首。这说明其人其书得到全世界的关注。《中国科学技术史》作者留下了"李约瑟之谜",或称为  相似文献   

19.
刘宁 《收藏》2007,(10):155-155
踏进太原古玩城醒狮堂这间不到100平米的藏室,墙壁上悬挂着一幅书法横轴——“醒狮堂”,笔法简约苍古,是《侯马盟书》的破译者、古文字学家张颔先生的墨宝。  相似文献   

20.
张天绪 《武当》2024,(2):4-6
<正>老子和他所著的《道德经》深奥无比,历久弥新。两千多年来,研读者不计其数,但又没有谁能够完全把握他的精神内核。孔子和老子是同时代人,这位伟大的思想家曾问道于老子。据说,有一次孔子出来后,弟子问他有何感受,孔子说,老子是云中的龙,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神龙见首不见尾。这证明老子是大智慧,是哲学家、思想家。《道德经》与《易经》《黄帝内经》被后人并称为道家三玄,高远神秘。《道德经》为什么那么有魅力,是因为老子是站在云端看天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