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2022年5月,中国研究生乡村振兴科技强农+创新大赛落下帷幕,王庄科技小院的“优质麦‘一绿三高’生产技术模式”项目在“拼多多”杯第一届科技小院大赛总决赛中荣获特等奖。回望2021年8月参与校内赛时,宁鹏、牛新胜老师带领我们艰苦琢磨、耐心打磨,田间考察、技术培训之余通读资料、交流讨论,乡村宁静夜幕下一次次黯然碰壁,又一次次灵感迸发……与那时战战兢兢在校内赛获得二等奖相比,决赛的我们多了一份自信与从容。在决赛中获得的肯定也坚定了我们“立足三农谋发展,扎根一线搞创新”的初心。  相似文献   

2.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方法的使用情况直接关系着教学目标能否顺利实现。为了检验案例教学方法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发展是否起到了真实的促进作用,基于2020年全国公共管理硕士毕业生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有序逻辑斯蒂回归模型,对案例教学在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教育中的使用和评价情况,以及案例教学对研究生实践能力发展可能存在的影响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案例教学在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教学中使用较为普遍,研究生对案例教学质量的评价较高;在控制了其他条件的情况下,与没有接受过案例教学的研究生相比,接受过案例教学的研究生在公共服务意识及能力、专业知识运用能力、决策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应急能力等六种实践能力发展方面均有显著性提升,其中,案例教学对研究生决策能力的发展促进作用最大,对创新能力的发展促进作用最小;研究还证实案例教学的质量对研究生的能力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是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的“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之一,是面向在校研究生进行数学建模应用研究的学术竞赛活动,是广大在校研究生提高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科研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的大平台。因其综合性、创新性和实践性等特性吸引优秀的人才加入,参赛队伍规模不断壮大。  相似文献   

4.
<正>闻道巴山里,春船正好行。今年4月,我响应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的号召,满怀激动的心情,来到大巴山脚下的镇巴县,开始了我人生中第一次支教活动“青春向党、振兴有研”中国研究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活动。从早莺争暖树的初春,到圆荷始散芳的小暑,在镇巴县当美术老师的我,无数次被大山中孩子们的童真善良所打动。亲身投入乡村教学工作的这段时光,也让我切实体会到了国家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决心,更加明确我们新时代青年人肩上需要扛起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中国研究生》2008,(2):13-13
2008年“全国MBA培养院校企业竞争模拟大赛”于近期正式启动。大赛由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北京大学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决策模拟专业委员会承办,《中国研究生》杂志、《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杂志协办。大赛重点面向中国大陆地区的MBA培养院校,并为非MBA培养院校留有适量参赛名额。参赛者以在校MBA学生为主,同时面向在校本科生和其他类型研究生。  相似文献   

6.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2010年全国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案例大赛于近日成功落下帷幕。本届大赛共征集教学案例727份,参赛教师覆盖全国30个省市区。  相似文献   

7.
《中国研究生》2023,(3):12-15
<正>研究生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顶端,是国家人才竞争和科技竞争的重要支柱,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要素,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全面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内在要求和时代诉求,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以下简称“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应运而生、顺势而为、乘势而进,  相似文献   

8.
<正>当地时间8月27日晚,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在俄罗斯喀山闭幕。中国代表团共获得16枚金牌、14枚银牌、5枚铜牌和17个优胜奖,再次捧得金牌榜、奖牌榜、团体总分第一。中国派出63名选手参加了此次大赛6大类全部56个项目的角逐。这也是我国自2011年参加世界技能大赛以来,参赛人员规模最大、参赛项目最多、参赛成绩最好的一次。经过多天角逐,中国选手在数控车、数控铣、焊接、综合机械与自动化、建筑石雕、移动机器人、车身修理等项目上获得16枚金牌;  相似文献   

9.
公共经济学作为公共管理研究生的必修课,教学模式多以实践为主。该文通过对案例教学对于公共经济学课程建设的意义、案例教学应用于公共经济学中的问题、完善案例教学在公共经济学课程的建议等方面的阐述,对公共经济学的案例教学提出了若干独特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时代背景下,各地高校积极投身服务乡村振兴的社会实践,其中不乏成功的实践案例和推广经验。近些年,阳光学院持续开展服务乡村振兴的社会实践,并取得显著成效。通过对乡村振兴社会实践与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二者关系进行梳理分析,指出了乡村振兴社会实践能够对高校专业教学、毕业论文、创新创业教育及课程思政四个方面产生助力,从而驱动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基础是基于工作场所的学习。以科技小院培养农业硕士生的培养模式为案例,基于实践共同体理论,从时空维系、社会网络构建、信任知识生产三个方面,分析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实践共同体在相互介入、共同事业、共享技艺库三个维度的构建过程。研究发现,科技小院培养模式为建立健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的产教融合机制提供了新视角,为培养乡村振兴所需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提出了可行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以华东师范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项目的案例教学体系为切入点,围绕原创案例开发与研究、制度化案例教学、实战型综合案例课堂、品牌化年度案例大赛、全员撰写管理案例报告和管理实践训练几个方面阐述华东师范大学是如何构建以职业能力训练为导向的MBA案例教学体系以及创新案例教学对MBA研究生职业能力提升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对培养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意义以及研究生参加创新实践竞赛面临的问题与困难,介绍了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支持研究生参加创新实践竞赛的政策和措施:实施创新实践活动的项目化管理;将创新实践竞赛纳入培养环节;健全创新实践竞赛奖励体系;健全导师指导竞赛活动的工作等效机制;构建多部门协同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4.
<正>6月23日,由中国石油学会、中国石油教育学会主办,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承办的全国大学生油气储运工程设计大赛在青岛闭幕。我校参赛团队与众多的研究生、本科生参赛团队同台竞技,最终取得二等奖第二名(答辩1组第一)的好成绩。  相似文献   

15.
并非所有的课程都适合案例教学方法。公共管理伦理学采用案例教学的必要性在于:其一,课程教学的目标不是公共管理伦理理论,而是公共管理的实践;其二,课程内容的抽象性和实践性;其三,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案例教学具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优势。公共管理伦理学课程案例教学实施一般包括案例选取、案例呈现、案例讨论与案例总结四个基本环节。  相似文献   

16.
2011年3月28日,重庆市第二届高校研究生"创新实践杯"征文大赛颁奖典礼成功举行。为期5个月的重庆市第二届高校研究生"创新实践杯"征文大赛圆满落下帷幕。为了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意识,营造高校创新氛围;拓展研究生综合素质,促进各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重庆市高校研究生课外活动的蓬勃开展。受重庆市学位办、《中国研究生》杂志委托,重庆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联合西南大学、第三军医大学、后勤工程学院、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重庆师范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工商大学、四川外语学院、四川美术学院、重庆理工大学等高校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共同承办了重庆市第二届高校研究生"创新实践杯"征文大赛。整个赛事组织安排由《中国研究生》杂志重庆通联站、重庆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具体负责  相似文献   

17.
乡村要振兴,关键在人才;人才要培养,根本在教育。全面推进乡村教育振兴,在政策意涵上,彰显了乡村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布局,乡村教育振兴与教育振兴乡村统筹设计,乡村教育振兴层次类别与地域功能全面覆盖;在研究方法上,学术界意识到用西方理论套裁中国实践的危害,提出了“从中国实践出发”或“扎根中国实际”的社会科学方案,但理论原型依然是“西方”的,是“从西方看中国”而不是“从中国看中国”,应回归“把中国作为方法”;在实践路径上,实现了赓续优秀传统与弘扬现代价值、教育振兴乡村与乡村教育振兴、政府倾斜支持与多方援助帮扶的有机结合,充分展现了新型举国体制的力量。  相似文献   

18.
背景下的新文科更加注重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在教学过程中广泛地应用互联网,极大地促进了实践教学体系的重构。本文分析了公共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提出构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案例大赛、科技创新创业类大赛和实地实习见习四个模块有机结合的“混合式”实践教学体系,最后提出“混合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19.
高校作为乡村振兴重要主体之一,具备无可替代的智力资源优势。高校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发挥其专业优势开展可持续、高质量乡村振兴服务。高校可通过加强大学生基层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创新创业大赛等途径,切实提高当代大学生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长效性。  相似文献   

20.
当下,教育部举办的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自2015年"互联网+"大赛开赛以来,已成功举办了三届,参赛的学生从第一届的20万人增加到了150万人,累计达到225万人.参赛的项目也从第一届的3.6万个增加到了37万个,累计参赛团队达到55万个.可以说大赛为大学生实现创新创业梦想打开了一扇美丽的天窗,展现了新一代青年大学生奋发有为、昂然向上的青春风采,已经成为我国覆盖面最大、影响力最广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盛会,也开始成为国际高等教育的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当下,教育部举办的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自2015年"互联网+"大赛开赛以来,已成功举办了三届,参赛的学生从第一届的20万人增加到了150万人,累计达到225万人.参赛的项目也从第一届的3.6万个增加到了37万个,累计参赛团队达到55万个.可以说大赛为大学生实现创新创业梦想打开了一扇美丽的天窗,展现了新一代青年大学生奋发有为、昂然向上的青春风采,已经成为我国覆盖面最大、影响力最广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盛会,也开始成为国际高等教育的一道最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