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职前国际汉语教师的教学信念在经过一个学期的课程学习之后,绝大部分都有了转变,转变的结果呈现出人本主义倾向,转变的过程蕴涵了丰富的情感。教学隐喻视角的研究对职前国际汉语教师培养的启示在于:隐喻是促进职前国际汉语教师批判性反思的有效途径;要充分重视并有效利用职前国际汉语教师的先前经验;在职前国际汉语教师的培养中要探究有深度的学习内容和方式。  相似文献   

2.
文章分析了反思、教学反思性实践的内涵,介绍了反思性实践的教师教育模式及其意义,并提出了反思性实践职前外语教师教育的启示:制定以实践为导向的职前外语教师培养目标、以实践为导向的职前外语教师教育课程设置、职前外语教师反思能力的发展、教师教育者思想观念的跟进。  相似文献   

3.
反思型教师的培养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应前移至职前教育阶段。加强对师范生反思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培养反思型教师的需要,也是优化师范生思维品质、实现现代教育目标的需要。职前教师教育者应充分利用教育类课程、反思性教学、教育实习、指导撰写反思日志等途径培养师范生的反思能力。  相似文献   

4.
职前教师反思的体验基础包括其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学徒期观察体验,在教师教育职前培养阶段的课程体验以及日常生活体验。在这些体验中所形成的关于教育教学各个侧面的信念是职前教师反思的重要内容。职前教师反思的目的在于对已有的信念系统进行优化,以更好地指导未来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5.
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加强师范生反思能力培养已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职前教师教育在培养目标、课程结构、培养途径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专业化缺陷”,不利于师范生反思性发展。为此,师范院校应积极转变教育观念,确立师范生“完全人”发展的培养目标,调整课程设置,强化反思性实践,培养师范生的反思意识,提升其反思能力和反思品质。  相似文献   

6.
职前外语教师的反思性实践研究文献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借鉴国外反思性实践理论和研究的成果,讨论反思性实践对职前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意义,通过对国内、外职前外语教师教育中对反思性实践展开的各种定性实证研究的讨论,揭示了反思在职前外语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作者提出了如何为我国职前外语教师创造有利的专业发展环境,促进其在反思中理解教学、在学习教学中发展反思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提高职前教师教育实践能力需要反思我们的实践教学观念。受到一种感性的经验性实践观的支配,职前教师教育实践能力难以有效提高。打破理论与实践脱离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引进全程连续实践教学理念,组建职前教师教育教学团队,加强教学团队合作指导,是提高职前教师实践能力的一条新思路。它使理论与实践从简单合并走向全面融合,教育实践过程从经验性技能训练走向反思性实践,使职前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8.
一、关于教师教育课程的反思 教师教育在我国通常指的是教师培养培训的统称,包含着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两种职能.  相似文献   

9.
随着职前职后教师教育一体化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越来越关注职前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培养。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实行多元化考核、采用案例教学法、教学反思训练等途径,可有效培养幼儿园教师的职前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10.
国际中文教师应具备反思意识,并将反思贯穿于国际中文教育与专业发展的全过程。文章借助于刺激回忆报告,从反思内容、层次、过程三个维度研究职前国际中文教师的教学反思情况。研究发现:职前国际中文教师的教学反思在内容上较为关注教学问题,正面反思较少;视角集中在教师和教学上,涉及学生和其他教学方面的反思不多;在层次上都是技术性和实践性反思,批判性反思缺乏;在过程中有主动反思意识,但对反思问题的分析程度较浅。文章针对职前国际中文教师的教学反思特点,结合反思中出现的教学问题,分别从教师教育者和学位点两个层面提出建议,以此提升职前国际中文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优化教师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