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文章分别就建设创新型国家与解放思想的理性方法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创新战略以及创新型产业结构在构建国家创新体系中的意义进行了较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2.
甘溦 《科教文汇》2011,(20):182-183
建设创新型国家人才是核心和关键。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本文阐述了美术教育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并且探讨了高等美术教育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责任与使命。  相似文献   

3.
创新型国家与学习型组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从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2006年初召开科技大会,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以来,创新及创新型国家就成为热门的话题,各方面人士对创新提出了五花八门的定义,对建设创新型国家也是众说纷纭。我认为宏观层次上的创新型国家必须以微观层次上的学习型组织为基础,本文拟就这一观点进行初步的探讨。[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文晶娅 《今日科苑》2009,(22):203-204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面临的一贡重大战略任务。要建设创新型国家,首先就要培养出大批创新型人才,而担负我国各级各类高级人才培养重任的高等教育,就应当把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对当代大学生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基本要求以及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作了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高校科学素养教育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它为社会提供全面的人才支持。加强科学素养教育是当代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向。高校开展科学素养教育,培养创新素质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和灵魂。  相似文献   

6.
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高校的扩招,中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已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在大众化教育阶段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时期,如何实现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怎样培养创新型人才,这是新时期赋予高校的历史责任。通过论述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素质,提出了大众化背景下,创新人才培养的内涵及思路,指出了需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7.
高校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它为社会提供全面的人才支持.加强科学素养教育是当代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向.高校开展科学素养教育,培养创新素质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和灵魂.  相似文献   

8.
创新型财经人才培养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是新时代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对高校提出的战略要求,是高等教育面向未来,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必然选择。基于此背景下,本文阐述了培养创新型财经人才的重要意义,并且全面分析当前高校创新型财经人才培养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了高校构建创新型财经人才培养体系的要素和策略。  相似文献   

9.
从创新型国家的定义入手,指出了创新型国家应具备的四个基本特征,接着对韩国作为创新型国家的四个特征进行具体阐述。在分析韩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上,对嘉兴构建创新型城市的初步探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吕健  刘萍 《科教文汇》2007,(5X):5-5
本文从建设创新型国家与大学的使命出发,提出了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内涵,并对如何构建融知识学习和人格培育为一体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型人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高等教育是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环节。如何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优势,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才能的优秀人才,是我国目前高等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产学研合作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加强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沈敏芳  郎杰斌 《现代情报》2012,32(5):140-142,147
创新型国家建设呼唤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既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也是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重要议题之一。本文结合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教学具体的实习活动和研究任务,分析了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导向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学模式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3.
李莉 《中国科技纵横》2010,(22):268-268
创新型国家建设是我国进一步发展的目标,而高等教育正是为国家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所需人才,这要求高校培养出更多更具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创新性人才。网络环境的发展使我们更进一步认识到了我们与创新型国家之间的差距,因此,高校应更加注重创新性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关于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有效手段。本文首先对国外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相关理论与基本经验进行概述,其次对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进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最后对改善和推进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下的我国大学技术转移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提出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我国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选择.大学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是实现技术转移的生力军,更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创新型国家的内涵,介绍了大学技术转移的基本概念以及我国大学技术转移状况,阐述了大学技术转移对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性,系统研究了大学转移的模式,提出了促进大学技术转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北京创新型城市进程的国内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创新型城市建设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加快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国内各个主要城市都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目标。2005年,北京市提出了在全国率先初步建成创新型城市。现在,要知道北京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到了什么程度,与国内其它主要城市相比是否领先,一是需要建立一套评价体系对北京创新型城市的建设进行评价,二是选择国内其它几个主要城市与北京进行相比。  相似文献   

17.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淑琴 《科技创业月刊》2011,24(12):23-24,27
开展对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对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大学生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剖析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分析了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对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创新型人才是国家高等教育及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和历史使命。本文从教师的视角,首先分析了当前制约高等教育及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以理工科专业为例,从专业素质培养和完善人格养成的角度探讨高等教育及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思路和途径,重点对结合基础教学与前沿引导、注重思维训练与实践培养、加强方法传授与探索能力、重视人格养成与道德影响等重要对策进行了全面阐述与讨论。  相似文献   

19.
大学的根本使命是培养和造就人才。而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是一个国家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主要渠道。研究生是知识经济时代进行创新和创业的生力军。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水平和质量也因此成为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发达程度、科学发展水平和潜力的重要标志。同时,研究生教育质量也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建设世界一流水平的研究生培养体系是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杨文娟  袁鹤馨 《科研管理》2020,41(1):285-288
 深圳在高新技术领域的发展位居全国前列,在科技研发方面投入巨大,有效地提升了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校科研能力和水平。2018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研究的若干意见》,对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做出重要部署,高等院校基础研究是实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推进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单一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导向的科技计划实施体系已经不能满足国家加强基础研究战略部署以及高校尖端人才引进和发展的需求,所以深圳亟需优化科技计划支持体系,科学布局基础前沿科学研究领域,进一步促进高校科学研究的发展,大幅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为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和深圳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强大支撑。南方科技大学(简称南科大)作为一所深圳市创建的一所高起点、高定位的公办创新型大学,它肩负着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挥先导和示范作用的使命,并致力于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和深圳创新型城市建设。本文作者将以它为样本作为深圳市高校典型展开分析。通过研究高校申请深圳科技计划,分析高校项目获批情况,为深圳强化基础研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出几点建议:1)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对基础学科给予更多倾斜。2)孔雀团队引进增加应用基础和产业化分类。3)强化对市重点实验室的定期评估考核和调整。持续增强高等院校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转化能力,加快建设更加科学、合理的科技计划,支持深圳市高等院校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