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东省珠江经济广播电台自前年12月15日开播以来,受到了广大听众的欢迎,在广东省内及省外相邻的地区掀起了一股听众称之为“珠江台热”的收听热潮。开播头3个月,编辑部就收到听众来信达30万封,平均每天2000封以上。值班电话铃声不绝,平均每个值班编辑8小时内要接听200多个听众的电话。来信、来电话的听众有广东各地的,也有港澳地区和省外相邻地区的,河南、四川、陕西、新疆等地,乃至日本都有听众来信. 港澳几家报纸也认为珠江台的开播令人耳目一新。有几十位港澳听众来信来电同珠江台主持人联系,有十几家香港公司来函查询经济信息、播出内容。法国国际电台、美国《纽约时报》《亚洲周刊》、加拿大《环球邮报》等都对珠江台作了正面报道. 珠江台为什么一呱呱落地就受到了听众的喜爱,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的大潮,终于推动着广播界从四平八稳的录播方式中迈出了历史性的大跨越——直播。1986年底,珠江经济台率先推出了“以新闻信息为骨架、以大板块节目为肌体”的直播节目,变先录后播为即兴播讲。对这种直播形式,当时就有人发出“出了问题怎么办”之类的指责。实践是最好的回答,听众是最有权威的评判者。珠江经济台开播第一年,单听众来信就收到一百万封,收听率翻了一番。美国之音、英国BBC电台、法国国家电台等同行,齐声称赞这是“成功的创举”。珠江  相似文献   

3.
珠江经济广播电台开播一年来,极大地吸引了珠江三角洲以至广东大部分地区的听众。让听众参与,这是珠江台的方针,也是它成功的经验之一。珠江台共有八个主持人大板块节目,星期天另搞一套假日节目,全部都有听众参与的内容。无论是参与的形式,参与方式的灵活多样及参与者的广泛性,都是过去少有的。  相似文献   

4.
当今,各种现代化传媒竞争日益激烈。广播电台如何在竞争中搞好改革,在广大受众的心头占有一席之地?研究一下近8年广播出现的两次高潮,可为探讨这一问题提供一些参考。 一 广播的第一次高潮,出现在1986年12月。这次高潮是由广东珠江台掀起的。它以灵活机动的“大板块”编排,“短、密、快”的新闻,大众化的社教节目,“近距离,低音调,一对一,生活化”的播音风格……一下子把不少听众收音机上的旋扭,从香港台转到了珠江台,平均每天来信2000封以上,每8小时一个值班编辑平均要接听200多个电话。“珠江台热”迅速波及全国。宜  相似文献   

5.
“珠江模式”实质初探余碧君由珠江经济广播电台的开播而诞生并在后来逐步发展和广泛推广的广播传播样式大板块节目、主持人集采编播控于一体、主持人以“一对一”与听众亲切交谈的形式直播、听众通过热线电话直接参与广播、建设系列台以满足多层次听众的多种需要,这些被...  相似文献   

6.
珠江经济广播电台开播一年来和听众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广泛地吸引听众参与到它的各个节目里,构成了它总体风格中的一大特色。如何评价珠江电台为开创这种局面所作的努力?如何认识听众“参与”广播的积极性和重要意义?如何理解听众“参与”在广播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为听众“参与”创造和提供条件?也成了广播理论探讨的课题。本文拟就此谈一些个人看法,以就教于老师和明友们。  相似文献   

7.
1986年12月15日凌晨5点,珠江经济广播电台正式开播,它以主持人直播、听众通过热线电话直接参与节目、大板块内容组合、全天滚动式新闻的全新播出形式,开创了中国广播划时代的发展历程。当时,这种创新的播出模式被广播学界称为珠江模式。  相似文献   

8.
听众来信激增的启示张绪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僧伽罗语部1994年共收到听众来信(含知识竞赛答卷)51066封,相当于1993年听众来信数量的3倍,是以往最高年份全年听众来信总数的1.6倍,创僧伽罗语广播开播刀年来的最高纪录。僧伽罗语广播的对象国是位于印度...  相似文献   

9.
珠江经济广播电台开播已经四年多了。四年多来,她一直得到新闻界、广播界同行和听众的厚爱与支持。国内广播界特别是兄弟经济电台的同志都很关心珠江台,想了解这四年多来它是怎样过来的。这里就向大家作一介绍。一、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稳定发展筹办珠江经济台是广东电台广播改革的系统工程之一,当初珠江经济台全面改革节  相似文献   

10.
全媒体格局与3R法则大约25年前,以主持人直播、听众通过热线电话直接参与节目、大板块内容组合、全天滚动式新闻为核心创意的珠江经济广播电台开播,开创了享誉中国传媒行业的珠江模式。那时的创意,而今已成平常;早前早听响,晚看像的民谚,业已失去解释力。创  相似文献   

11.
珠江经济广播电台自1986年12月15日开播后,以其特有的风貌吸引了珠江三角洲及其周围地区的听众,并在全国广播电视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去年6月,《中国广播电视学刊》曾与广东台合出一期增刊,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珠江台改革的经验。今年珠江经济台在原来的基础上再前进一步,推出“89’新形象”,现将了解到的情况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2.
大板块节目是近几年在我国广播中出现的新的节目形式。广东电台1985年开始试验一小时的大板块节目。珠江经济电台的创办,将大大板块节目从试验阶段推向全面实行的新阶段。珠江台开播一周年,得到了听众的承认和支持,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关键的一点是它的崭新的广播模式——大板块节目。  相似文献   

13.
珠江经济广播电台开播一年来,在千百万听众面前,树立起一个崭新的、充满活力而又亲切动听的广播形象。这种形象是听众通过对一个个主持人的了解、认识而树立的,主持人的个人形象是广播总体形象的基础。笔者根据自己主持节目的实践,对主持人的形象作一点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珠江经济广播电台(以下简称珠江台)开播之前,广东电台就已经提出了“稀释”、“淡化”广播节目的问题,并在一些专题节目和试办的大板块节目中作过尝试。珠江台在大板块节目中,充分吸收了近年来广播改革的经验,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对广播节目进行“稀释”,使之“淡化”。开播一年来的实践说明,经过“稀释”、“淡化”的大板块节目,具有较强的可听性,引起了听众的热烈反响。本文试图就大板块节目如何进行“稀释”、“淡化”这一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求教于广播界的前辈们。  相似文献   

15.
《今晚八点半》节目在今年元旦正式出台跟广大听众见面了。这是一个综合性的文艺节目,它以满足听众对音乐、戏曲、曲艺、文学等各类节目的欣赏要求和满足听众了解文艺知识、文艺动态的要求,热情为听众服务为宗旨,在文艺工作者和听众之间,编辑和听众之间,听众和听众之间搭起相互了解和增进友谊的桥梁,从而为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一份贡献为己任。从播出以后西方面的反映看,这个目的已经初步达到了。节目开播半年,听众来信突破6万封,  相似文献   

16.
1990年6月前,深圳的街头巷尾,摊挡出租车收放的基本上是香港广播。在深圳广播电台正式开播后的7个月,市统计局城乡社会经济调查队对特区700位听众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公布了一项令人振奋的数字:在700位听众中,收听深圳台的占76.49%,比收听香港台的高26.69%。深圳台与内地一些兄弟台相比是一个后起之台,比珠江经济台晚将近4年才起步。它是在这种前有香港台,后有珠江台的夹击中起步的。  相似文献   

17.
我国城市广播的定位问题实际上贯穿着中国城市广播改革的始终。城市广播改革中出现的系列化、专业化、对象化趋势,实际上已经昭示了我国城市广播发展的方向。一、系列化、专业化、对象化是我国十几年广播改革历史的经验总结1986年12月珠江经济广播电台的开播和一系列改革,标志着我国广播改革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以珠江经济台为契机的“珠江模式”,其实质就是系列化、专业化、对象化的早期试验。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确定了听众是广播的主人的地位。这为广播走向系列化、专业化和对象化创造了条件。听众的需要就是广播的需要,系列化…  相似文献   

18.
珠江经济广播电台1986年12月15日开播后,以其特有的风貌吸引了珠江三角洲及其周围地区的听众,并在全国广播电视界引起了热烈反响。今年1月1日,珠江台又推出了名为“89′新形象”的进一步改进措施,再一次引起人们注目。3月,我们趁去广州开会之机,作了点调查,并产生了一些看法。现简介如下,以饷关心这一改革典型的读者。  相似文献   

19.
“夜鹰热线”开播至今,已经满月。听众反应热烈。我们已收到来信大约有六、七百封。这是一个夜间谈话节目,是听众倾诉心声的地方。我们觉得,听众在碰到困惑但又无人可说时,在有苦恼、忧愁又无法排遣时,在生活中感到身心透支而又无人理解的时候,他们很希望生活中能出现一位朋友,用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下发自内心的叹息,一点善解  相似文献   

20.
听众来信是播出效果的一种反馈。一个编辑,每当拆阅来信的时候,如同农民拿到丰收果实一样,心里总是甜滋滋的。高邮广播站在一九八五年里共收到6207封听众来信,平均每天17封。大量的来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