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罗伯特·弗罗斯特是二十世纪美国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语言简洁质朴,蕴涵着深刻的哲学思想,饱含着民众的智慧。弗罗斯特一生大都生活在新英格兰,过着"半个农民,半个教师,半个诗人"的平凡生活。自然,诗人对新英格兰农村的山水河川都非常地熟悉和热爱,对新英格兰的方言也是耳熟能详。他非常注重诗歌的音乐效果,并创造性地提出了"意义之音"这一独特的诗歌美学主张。  相似文献   

2.
魏晋南北朝时期,众多诗人和理论家提出了有关诗歌创作发生的"感物"说。"感物"的"物"是指自然物候,"感"是诗人受到自然物候的刺激而引起的创作心理活动和审美情感反应。只有当自然物候与诗人的主观精神相感应、感兴、感发的时候,诗歌才能发生。  相似文献   

3.
将寇准视为"晚唐体的盟主",是一个很值得商榷的观点。认为寇准是"盟主"有两个理由:一是其政治地位高,二是他文学交游广。但是,身份的高贵与否并不是统领一个诗人群体的决定因素,而从"晚唐体"几位代表诗人的交游情况来看,"与两个诗人群体都有交往"的也绝非寇准一人。就实际创作来说,他的诗歌成就既非出类拔萃,也不曾有过领导组织晚唐体诗人进行集体创作的经历,因此很难称为晚唐体的"盟主"。事实上,宋初的晚唐体,根本没有"盟主"。  相似文献   

4.
雁翼是一位以讴歌新中国建设而产生影响的诗人,他不仅有丰富的诗歌创作经验,也是一位有独到见解的诗论家。他在诗论中对诗歌美学进行了深入的探索,他不仅指出了诗美的构成元素,而且由诗歌的"美"进一步思索到诗歌的"真"。雁翼是一个敢于思考更敢于实践的诗人,努力地在自己的创作中进行着实验。雁翼对诗美的思考与探索对他的创作走向成熟具有积极的意义,指导他在艺术上、思想上取得了进步和成绩。  相似文献   

5.
陶渊明在诗歌艺术的审美创造上所提出的"心远说",不仅是诗人诗歌创作的经验总结,而且揭示了诗歌艺术审美创造中十分重要的"心理距离"问题。"心远"不仅让诗人成为精神上自由的审美主体,而且使他能够用诗意的眼光看待躬耕田园的生活,从而使得田园生活成为审美的对象,而诗人和农人一体的特殊身份以及诗歌意象选择上的个性化,则较好解决了"距离的内在矛盾"和"距离的易变性"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大历诗风的代表诗人刘长卿的诗,其意象的营构具有独特的风格。在他的诗歌中,共有30多处写到了"闭门"这一意象,因此,他可以堪称是一位"闭门"诗人。本文试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这一意象所蕴含的象征意义、形成原因及其所构成的独特的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7.
唐代诗人李嘉祐是大历诗人之一,唐人高仲武的《中兴间气集》给予他很高的评价并选录了其八首诗歌,王夫之也称其为"中唐第一佳手"。可见,李嘉祐的诗作是很受推崇的。然而,这位诗人并不为大多数人所重视,当前学界对其诗歌的研究也不是很多,因此,李嘉祐的诗歌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高仲武认为李嘉祐诗歌"涉于齐梁,绮靡婉丽",但高仲武的评价,有以偏概全之嫌。其次,高仲武认为李嘉祐"盖吴均、何逊之敌也",因为吴、何二人是齐梁山水诗的杰出代表,对此,将李嘉祐诗歌与吴、何二人诗歌进行对比研究,来探究齐梁诗人在诗歌创作上对大历诗人的影响,以及李嘉祐诗歌之新变。  相似文献   

8.
1989年3月26日,诗人海子离开了世界,留下了"不仅对现在、将来,而且对过去都将产生重大影响"的抒情诗歌,读海子的诗,正如在山巅上万物尽收眼底一样,诗中丰富的意象既表达了海子的诗歌理想,也展现了诗人的理想主义世界,情感纯粹而真挚,本文从诗歌中的几个重要意象出发,探究诗人的理想主义风貌。  相似文献   

9.
朗费罗是19世纪中期美国久负盛名的诗人。他的诗歌中,有不少禅境、佛味隽永的诗篇,读之清醇澹泊,不沾一丁点儿的世俗气,带给人纯美的享受。朗费罗诗歌的禅境佛理体现在他的诗简洁押韵、口语化、通俗易懂,符合禅门提倡的"本色"要求,同时诗歌中闲适的人生追求和"空"、"寂"的意境设置,也体现诗人高、远、幽、清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10.
韩偓的自传诗是诗人生命历程的一个生动的展示。诗人在他人生的每一个时期都留下了许多动人的篇章,有着鲜明的特征,都反映了他的生活和思想经历。总体上都体现了一种感伤的情调。纵观他的全部诗歌,我们发现“诗史”性质是他诗歌有别与同时代诗人的最大特点。  相似文献   

11.
语言因各种社会因素和地理因素而产生变异。语言变异就产生了语言的社会变体和地理变体。方言是语言的地域变体。和语言一样,不同的方言会造成语言交际障碍。语言规划是国家或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全国推广普通话是中国政府当前语言规划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任务。方言电视、电影体现的是文艺的百花齐放,但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语言是数学化了的自然语言,是数学特有的形式化的符号体系,包括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数学语言能力就是对文字、符号和图形语言进行相应转化并应用于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初中是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关键时期,重视这一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Ⅰ.IntroductionTranslating is not simply the act of transferring the meaning of a text from one language into another language,and it is really a complex and fascinating task that requires much effort.The  相似文献   

14.
语言迁移是外语教学研究的关注点之一。传统的研究方法,如对比分析、错误分析法,主要局限于语言层面的探讨。但自从隐喻被认为是人类认知的手段之一,概念隐喻理论就为语言的迁移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换句话说就是对比不同文化中的概念隐喻能让我们从思维系统角度来探寻语言之间的异同,从而更有效地促进语言正迁移。  相似文献   

15.
语言起源问题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由于受到课题难度、科学发展水平等因素的限制,语言起源问题曾一度被视为学术研究的禁区.受体验哲学的影响,语言学界在语言起源问题的研究方面又有了新的思路,解开语言模糊性之谜也成为可能.根据体验哲学的观点,语言起源和语言的模糊性是同时发生的,二者都是人类实践活动的结果,语言的模糊性根源于人类语言对实践活动反映的片面性、不完备性,同时还受活动主体、认识客体、认识主体的情感因素等方面原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艺术语言是体验性的语言,情绪性是艺术语言的精神特质,在艺术语言中,情绪空间占据着特殊位置,情绪因素是语言美的重要因素,情绪体现了言语作品最独特,最本质,最深层的魅力。  相似文献   

17.
杨阳 《海外英语》2011,(8):394-395
The Finnish language is a member of the Finno-Ugrian language family, which is a part of the Uralian languages. Finnish is mainly spoken by five million people. Finnish language is a unique language compared to other European language. It has fifteen different cases, and the inflections occur to many aspects of Finnish grammar. And the free word order is also one of features of Finnish language. The essay focuse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innish language in the perspective of inflections and word order.  相似文献   

18.
艺术语言中的"活法"与语法中的"定法"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这种关系与语言和言语的关系有相通之处。语言中的"活法"表现为语法形式上的"活法"和语用层面上的"活法"两种形式。语言的定法是一个静止的、抽象的状态,语言的"活法"是一个动态的、具体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
Chinese Pidgin English is a variet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It is one product of language contact.It is a blend;in vocabulary,pronunciation and grammar,it is simplified and localized.It is one kind of spoken language without formal rules,but it plays an important part in the evolution of language.  相似文献   

20.
语言是社会的,符号的,也是有层次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以人类学,社会学为本,将语言放入语境中进行解释,语言系统的层次既有语言外的语境,又有语言内的语义,词汇语法和音系。各层次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在上层次实现于在下层次。个体语言的发展融入在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儿童在日趋丰富的意义和功能表达中,语言系统的层次和功能向成人更为复杂和精密的语言层级和功能过渡。了解系统功能语言学中语言系统的层次,实现化及其发展有助有我们更清晰地了解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言观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