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调查比较中医药院校不同类型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为心理卫生工作提供更详尽的参考资料。方法:采用SCL-90对不同类别中医药院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及统计学分析。结果:大学生总体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9.2%;除敌对因子外,內向型大学生各因子及总均分显著高于外向型和内外兼有型大学生,非独生子女大学生抑郁、人际敏感、恐怖和精神病性因子及总均分显著高于独生大学生。结论:中医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有其独特性,应该充分考虑不同性格、独生和非独生以及不同性别等因素,有区别地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某医学院校本科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为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853名医学新生进行了调查,使用SPSS17.0建立数据库并统计分析。结果:阳性检出率6.83%,阳性项目比较多的出现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等因子上。与全国大学生常模比较,该医学院新生除了恐怖因子与全国大学生常模无显著差异以外,其余各项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大学生常模(P<0.01)。男生在总分、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总均分和阳性项目数上显著低于女生(P<0.01)。独生子女除了在恐怖、偏执两个因子上没有显著差异以外,其余各项因子分均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P<0.01)。结论:该医学院新生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男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要高于女生,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非独生子女。  相似文献   

3.
目的:院调查比较中医药院校不同类型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为心理卫生工作提供更详尽的参考资料。方法院采用SCL-90对不同类别中医药院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及统计学分析。结果院大学生总体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9.2%;除敌对因子外,內向型大学生各因子及总均分显著高于外向型和内外兼有型大学生,非独生子女大学生抑郁、人际敏感、恐怖和精神病性因子及总均分显著高于独生大学生。结论院中医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有其独特性,应该充分考虑不同性格、独生和非独生以及不同性别等因素,有区别地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4.
太极拳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进一步探讨太极拳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从而为高校学生从事太极拳健身提供参考。研究发现长期练习太极拳可以增强学生自我意识,对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状态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还有利于人际关系、精神性等不良心理症状的调节和缓解。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某市青年医务工作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他一些心理特点,为提高青年医务工作者的心理健康水平实证依据和参考.方法对该市卫生系统85名青年医务工作者进行了症状自评量表(SCL-90)等心理问卷的测量,测试全部在网上施行,将调查结果与全国青年常模比较.结果恐怖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外,总分、总均分、躯体化、人际敏感、抑郁得分显著低于全国常模,其他因子与全国常模无显著差异.结论该市青年医务工作者除有明显的恐怖心理外,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6.
太极拳作为一项传统的体育项目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青睐,经常进行太极拳练习,不仅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而且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旨在探讨长期有规律的太极拳运动对中年女性BMI和WHR的影响.通过对33名长期参加太极拳运动的中年女子在练习前、练习6个月后的BMI和WHR指标进行的测试结果表明:长期进行太极拳锻炼,能够改善形体,使WHR降低,体脂减少,瘦体重增加,达到增强体质、预防心血管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不同专业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不同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分层抽样,以临床医学、动物医学及体育专业的607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别评定其心理健康水平。结果:男大学生偏执、人际关系因子分高于女大学生(P<0.05),而女大学生的躯体化、焦虑、抑郁因子分高于男大学生(P<0.05);各专业间躯体化因子分存在差异(P<0.05),其它因子则无明显差异(P>0.05);607名大学生中出现较多的心理症状依次为:躯体化(9.2%)、人际关系(6.9%)、抑郁(6.3%)、焦虑(5.6%)、强迫(4.4%)等症状,女大学生的躯体化、抑郁症状多于男大学生。结论:男、女大学生之间心理症状存在着不同的特征,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强迫等症状是大学生常见心理症状,躯体化症状可能与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9.
采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云南省759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表明:(1)云南省大学生的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因子分明显高于全国大学生常模,而偏执因子分明显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其他因子分不具有统计学显著性;(2)云南省大学一、四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要低于二、三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析西藏自治区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为西藏小学教师管理、教师教育等提供决策依据。方法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查西藏自治区256名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并与内地167名小学教师进行比较。结果西藏小学教师SCL-90总均分为正常得分,强迫因子显示症状得分。其心理问题检出率(总均分≥2)为35.0%,其中轻度心理问题为33.3%,中度心理问题为1.7%,未检出重度心理问题。西藏小学教师SCL-90量表9项得分及总均分均高于常模(p=0.000),躯体化、强迫症状、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p0.001)、抑郁(p0.05)、总均分(p0.01)均高于内地小学教师,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西藏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性别、校别和民族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年龄、城乡差异。结论西藏小学教师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西藏小学女教师、重点小学教师、汉族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需要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2005年华南师范大学全日制在校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状况进行监测.方法:采用测量法、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体质监测项目成绩进行总结分析,并与全国同龄大学生各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学生的总体体质健康状况比较好,男生的优秀率比女生的优秀率高.偏瘦,营养不良的学生占25.08%,正常72.67%,超重1.64%,肥胖0.61%.华南师范大学男生的身高、体重、肺活量、立定跳远都明显低于全国同龄大学生平均水平(P<0.01),而台阶指数和握力则明显高于全国同龄大学生平均水平(P<0.01).女生的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全国同龄大学生平均水平(P<0.01).结论:应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心肺功能、肌肉力量素质的发展,采取有效的体育教学方法和手段,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某校艺术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文章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302名艺术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该高校艺术系大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通过分析不同人口学特征对各因子分的影响,探讨开展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排查工作,提高艺术类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高洁  高菲 《西藏科技》2013,(5):48-50
目的通过了解在校护理专业学生的心理状况,为对其做好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表(SCL-90)对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实习的在校护理专业学生进行调查,并对数据使用SPSS分析。结果 (scl-90)量表中9个因子的得均分除了躯体化和恐怖以外都大于2,尤其是强迫,精神病性还有显著的饮食和睡眠问题。各因子分≧2分为阳性,提示有轻度及轻度以上的心理问题。分析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校护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分析原因、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264名科技工作者心理健康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与对策. 方法采用王极盛编制的中国成人心理健康量表.结果与全国成人常模比较,科技工作者在适应性差(t=2.03,P<0.05)、情绪失调(t=2.16,P<0.05)、焦虑(t=2.08,P<0.05)、抑郁(t=3.27,P<0.05)、敌对(t=2.21,P<0.05)因子上差异具有显著性;不同性别的科技工作者在心理承受力差(t=-2.50,P<0.05)、适应性差(t=2.62,P<0.05)、情绪失调(t=3.64,P<0.01)、焦虑(t=-2.14,P<0.05)、抑郁(t=-2.22,P<0.05)、躯体化(t=-2.14,P<0.05)因子及总分(t=-2.319,P<0.05)上差异有显著性;不同职业科技工作者在总分(F=2.39,P<0.05)上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科技工作者总体上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不同性别、职业的科技工作者在总分和因子分上具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5.
陈郑 《科教文汇》2013,(6):175-176
目的:研究大学生感戴与心理健康、主观幸福感的状况及三者的关系。方法:采用董霞修订的大学生感戴问卷,段建华修订的总体幸福感量表以及Kessler10中文版量表,对武汉市38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53份。结果:(1)大学生的感戴水平存在性别差异(F=3.483,p<0.05),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专业类型差异(F=5.793,p<0.05);(2)大学生感戴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正相关,与心理健康存在负相关,三者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分层回归分析表明大学生感戴和心理健康可以解释主观幸福感43.3%的变异。结论:女大学生感戴水平高于男大学生,文科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理工科大学生;大学生的感戴状况和心理健康水平可以显著预测主观幸福感,感戴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越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越强。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非典型肺炎对我院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为开展心理咨询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 - 90 ) ,对我院 72名医护人员进行测试 ,与中国常模、军人常模进行比较 ,并按性别、年龄、专业、学历和职称分组 ,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医护人员躯体化、焦虑、恐怖因子分非常显著高于中国常模 (P <0 0 1) ,非常显著高于军队常模 (P <0 0 1) ;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和敌对性因子分无明显变化 ,符合军人常模 ;抑郁、偏执和精神病性各因子分显著低于中国常模 (P <0 0 5 ) ,非常显著低于军队常模 (P <0 0 1) ;总均分和阳性项目数得分均非常显著地高于中国常模 (P <0 0 1) ,非常显著高于军队常模 (P<0 0 1)。但随时间的增长 ,各分值呈现下降趋势。医护人员心理卫生水平的变化 ,表现为随着年龄和职称的增长 ,各因子分、总均分、各阳性项目数有下降的趋势 ,而专业、学历、性别组之间无明显的差异。结论 :医护人员心理卫生水平总体较好 ;非典型肺炎对我院医护人员产生心理影响的主要原因是医护人员对非典型肺炎认识不足  相似文献   

17.
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进行了测试,对吉首大学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客观描述,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可参考的依据。为了解吉首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采用SCL一90临床症状自评量表,对我校大学生随机抽取的240名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我校大学生sCL一90九个因子的得分均值均低于国内常模的得分,且在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敌对、偏执、精神病性6项都显著低于国内常模,这说明我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略高于国内常模,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心理弹性训练对提高医学生心理素质的效果,为医学生心理健康培训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广东某医学院医学生共42名,分为实验组(n=21)和对照组(n=21),对照组不采取心理训练,实验组进行心理弹性团体训练。量表选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分别进行前后测量收集数据。结果:对照组在前后测中,症状自评量表的各个因子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在前后测中,其中人际关系敏感因子、焦虑因子、抑郁因子、敌对因子、强迫症状因子、偏执因子等6个因子比干预前低(P<0.01);实验组干预前后心理弹性有显著差异(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心理弹性改变不显著(P>0.01)。结论:医学生采用心理弹性的团体训练可以有效地增强其心理健康程度,是一种高校心理危机的有效干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赵飞  邢芝 《科教文汇》2011,(27):190-190,198
本文目的在于通过比较军校生、国防生、普通大学本科学生的心理健康差异.为不同群体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上的依据。方法:用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对154名军校生、139名国防生、161名普通大学本科学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偏执因子上的得分军校生高于国防生:国防生、军校生在SC]一90上各因子得分明显低于地方普通大学生。结论:军校生、国防生、地方大学生心理健康整体状况良好.军校生、国防生心理健康明显优于地方普通本科大学生.军校生与国防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21,(10)
目的:研究太极拳锻炼对前庭神经元的治疗效果。方法:把24例前庭神经元炎患者分为二组,A组12例为单纯药物组,B组12例为药物联合太极拳前庭康复组;疗程4周;采用平衡和眩晕评估比较各组的疗效,并随访2个月。结果:2组患者眩晕评分治疗后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01),药物联合太极拳治疗组患者治疗后SV、UAPL、优势脚单脚独立、坐走实验平衡功能指标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组,治疗完2个月后随访测试显示药物联合太极拳组眩晕残障和平衡能力康复优势消失。结论:太极拳训练联合药物治疗平衡障碍患者的效果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太极拳训练可作为前庭神经元炎患者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