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外科引流是针对积存于体腔内、关节内、器官或组织的液体,包括血液、脓液、炎性渗液、胆汁、分泌液等给予开放通道而言。以防止在体腔或手术野内蓄积,继发压迫症状、感染或组织损害。  相似文献   

2.
杨毅 《大众科技》2016,(5):72-73
目的:探讨普外科术后伤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因素,为术后伤口的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对普外科150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可能与伤口愈合相关的因素以及伤口愈合的情况。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抗生素使用、基础疾病、手术时间、手术性质、手术切口分类与伤口愈合不良存在相关性(P0.05)。抗生素使用情况是影响术后伤口愈合的重要因素(OR:16.192)。结论:年龄小、联合使用抗生素、无基础疾病、手术时间越短、手术切口分类越小有助于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TA)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视网膜静脉阻塞所致的黄斑水肿25只眼,行玻璃体腔注射TA 4mg.术后1、3、6个月复查最佳矫正视力及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结果治疗前与治疗后1、3、6个月时平均视力分别为:0.13±0.10、0.38±0.12、0.50±0.11、0.25±0.11;平均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分别为:526.57±58.79μm、234.04±18.29μm、2.55.30±24.14 μm、279.26±22.65μm.结论玻璃体腔注射TA可有效治疗因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的黄斑水肿.  相似文献   

4.
医学领域内有一门独特的内腔镜外科。它是在人的体腔(主要是指胸腔、腹腔、关节腔)表面打一个或数个小洞,然后用一种特制的“长简望远镜”放进去,并置入一些特殊器械对人体腔内的病变进行检查及手术切除等操作。这种技术由于对病人损伤小,效果好,故被医疗行家们称之为“微创”外科。 90年代初出现了电视辅助胸腔镜(VATS),这为“微创”胸外科手术提供了条件,使以前一些需要通过几十厘米长的切口  相似文献   

5.
俞丽云  林礼务 《学会》2001,(7):45-46
目前介入性超声的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注意介入性超声诊疗的临床要求与护理问题十分必要.介入性超声是在超声显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是现代超声医学的一个分支,已被1983年世界介入性超声学术哥本哈根会议正式确定(1),其技术要点是在实时超声的监视或引导下,完成各种组织或病灶的穿刺组织活检、X线造影以及抽吸液体、插管引流、注入药物或其他特殊治疗.介入性超声避免了许多外科手术并且能达到与手术媲美的效果(2).术中超声与腔内超声是将特殊探头置等体内或腔内进行各种特殊诊断与治疗的介量性超声技术.  相似文献   

6.
知识转移的系统机理探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组织内的知识转移是知识资本增值的重要环节,但随着知识在组织内转移的增多,组织内的知识流动性反而会降低.提出了知识转移的系统概念,在论述知识转移渠道、影响因素、激励机制的基础上建立了知识转移的系统模型,指出组织内的知识转移是一个"成长上限"系统.  相似文献   

7.
集群品牌是集群内企业集体行为的综合体现,是集群内众多组织、机构在对某一种或某一类产品,服务长期的生产经营中积累而形成的,具有为外部购买者、合作者以及其把相关者所广泛认可的知名度、美誉度的名称和标识.根据国内集群的发展情况,集群品牌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  相似文献   

8.
在利用组织工程方法构建组织或器官替代物的研究中,载体支架材料是进行组织工程构建各因素中的关键环节.用于构建组织工程化组织或器官的载体支架材料,应具有必要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特性.组织工程常用载体支架材料主要包括天然材料、合成材料和复合材料.就常用组织工程载体支架材料优缺点进行综述,旨在为组织工程化组织或器官的构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企业内公共关系主要由企业内组织关系和个人关系构成.本文首先给出了企业内公共关系的"组织-个人"分析框架,包括企业内组织三维分析框架和个人二维分析框架.文章在以上分析框架的基础上,给出了企业内公共关系行为模式,包括诚实交流、公正评价、一致言行、持续沟通和形象分析五个方面.框架分析和行为模式的最终目标是要寻求一种良性运作、和谐发展的企业内公共关系.  相似文献   

10.
[题目]蝌蚪依靠什么器官呼吸? 肺气门皮肤鳃[解答]蝌蚪的呼吸器是鳃。蝌蚪是青蛙的幼体。初始蝌蚪的头部两侧生有三对羽状外鳃,此后外鳃消失而又长出内鳃,外面有一层鳃盖,类似鱼鳃。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蝌蚪生出了四肢,尾部缩短消失,内鳃萎缩消失,体腔内出现了肺,等等。这  相似文献   

11.
组织内员工隐性知识显性化激励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组织内员工隐性知识的挖掘与共享对于组织的创新和发展至关重要.组织内员工隐性知识显性化遵循一定的选择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激励因素非常重要.本文分析了隐性知识显性化的激励过程,构建了组织内员工隐性知识显性化激励量化模型,并给出了该模型的一种求解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一、玻璃体腔内空气注射法 Ohm于1911年首次报道眼内空气注射法,Rossengren于1958年报道视网膜粘结术(retinopexy)合并玻璃腔内空气注射法治愈视网膜脱离,Norton等于1969年改进前法,治愈了视网膜巨大裂孔。Chawla等于1973年应用本法治愈了无晶体视网膜脱离。Jalkh等于1984年应用玻璃体切割术等合并本法治愈了视网膜脱离合并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相似文献   

13.
什么叫数字图书馆?现在对数字图书馆有各种各样的定义.数字图书馆不是一般意义上将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或者在图书馆内建立计算机系统,进行自动化管理.数字图书馆具有更广泛的内容和涵义.我们认为,数字书馆是一个大系统,它具有分布的、大规模的和有组织的数据库和知识库,用户或用户团体可对系统内的数据库和知识库进行一致性的访问,获得自己所需的最终信息.  相似文献   

14.
张喜征 《情报杂志》2004,23(9):16-18
创新是组织内不同群体或个体之间的知识观念冲突、碰撞和整合的结果。从分析知识整合的概念和知识分类出发 ,探讨组织内知识冲突与知识整合现象及其对创新活动的影响 ,提出了几种知识整合的方法措施  相似文献   

15.
组织内知识共享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网络问题,在分析组织内知识共享网络本身所具有的复杂网络特征基础上,基于W-S模型,构建了组织内知识共享的复杂网络模型,为更好地了解组织内知识共享问题提供新的思路.研究指出可以采取措施调整网络的交流路径长度以及交流集中度,来影响网络的结构以及效应,促使组织内知识共享水平以及成员之间的知识交流与共享网络得以不断向最优状态演化.  相似文献   

16.
复杂组织内存在成员流动的隐性知识传播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复杂组织内的隐性知识传播问题.当组织内存在不同传播能力的人群时,且组织的成员不断流动时,构建知识传播微分动力学模型,并给出具体的解析解.分析组织内部隐性知识的传播规律,为企业内隐性知识传播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科学共同体是复杂适应系统.科学共同体内有科学研究组织、科学管理组织和科学中介组织等三类主体,成千上万个主体单元.主体间的系统作用和进化要遵守内、中、外三层组织规范,主体对任一层规范的违背即构成科学组织越轨.科学组织越轨的治理要以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为指导.  相似文献   

18.
模块化组织是大型企业对模块化生产方式进行协调的一种组织形态,与传统组织相比其知识创新更具有系统性和集成性,但模块化组织自身的复杂性、不稳定性以及组织之间的一些特性加大了隐性知识在组织间交流的难度,阻碍了组织的集成创新.从这一问题入手,通过实证研究分析了组织的模块化程度、模块化组织内知识的内隐性、模块化组织间的文化距离、模块化组织间交流工具和技术水平、模块化组织间交互记忆水平等因素对模块化组织间隐性知识流动的影响,为企业今后的知识管理活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以陕西省部分文化产业集群内的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获得数据,对知识共享、网络外部性和产业集聚三者间的关系进行了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文化产业集群内组织间知识共享与产业集聚有一定程度的相关;网络外部性的网络规模和网络强度与产业集聚都有较大程度的相关;集群内组织间知识共享与网络外部性的网络规模和网络强度也有较大程度的相关;文化产业集群内组织间的知识共享通过加强网络外部性而间接地影响文化产业集群的集聚.  相似文献   

20.
基于社会学方法论中二元对立相消的思想,本文认为,作为整体层面的组织知识吸收能力与作为个体层面的个人知识吸收能力之间是内在连通的,而不是简单的单向替代或互不等同的关系.通过构建两者的连通模型,本文尝试理清它们的内在“经络”的联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