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二十年来个人和社会关系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个人和社会关系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又现实的问题,它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从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对个人和社会关系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现将讨论的几个主要问题作一综述。一、人的本质问题人的本质问题是正确阐释个人与社会关系的重要理论前提之一,几乎所有学者都是从马克思关于人性问题的著名论断———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出发,从不同角度展开论述。第一,从人的社会属性出发,认为人的本质或人性就是人的社会性,就是人类共性,就是人类追求自由的活动。人性是社会性,表现在:(1)只有从社会…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信仰,同时也是最科学、最现实、最具人性化的崇高信仰。人是社会的主体,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马克思主义人性观就是站在哲学的高度对人性本质做出的最高概论。它让我们从科学的角度认识人,发展人,教育人。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人性观的阐述,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同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人性观为理论依据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可行性的见解。  相似文献   

3.
信仰人性而不信仰上帝 ,无非是替换了一个存在价值的信仰对象 ,但信仰的非理性性质并未改变。只要人不准备走向彻底的价值虚无主义 ,那么对存在价值根据的任何终极设定 ,无论设定为上帝还是设定为加缪所称的人性 ,必定是非理性的 ,必定是信仰 ,所谓经验理性的本质即在于此  相似文献   

4.
教育本质问题是教育理论研究中的基本问题,文章主要是对本质的一些反思,厘清关于教育本质的基本概念、教育本质的有无、教育本质研究视角等问题.梳理中国关于教育本质的学说,发现都是从人性或社会性出发,而没有将两者结合起来,因此文章主要从两者结合的角度,认为教育本质是人性与社会性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5.
《红字》作为经典的心理小说和宗教小说,最成功之处在于塑造了狄梅斯代尔牧师这一个内心极度纠结矛盾的人物形象。笔者试图从作者霍桑的清教徒信仰的角度,来理解这种人性的遮蔽和神性的袒露之间的挣扎,从最终神性的胜利,来探究霍桑信仰的本质。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学界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概念、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特征、马克思主义信仰之合理性根据、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及其表现、造成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根源及如何克服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危机进行了研究探讨,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信仰从概念到本质再到理论实践创新的一个完整思想体系,加深了人们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认知。  相似文献   

7.
人性理论与伦理道德密切相关,它构成伦理道德的理论起点.本文从儒家与基督教对人性善恶的不同界定出发,力图从中西伦理中心、道德教育依据、道德教育本质三个角度分析两种人性理论于伦理道德领域的不同预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管理理论与方式的变革,源于大学教育活动者观念的变革,即人作为教育的主体,其在大学管理方式中的主体性作用。在实际生活中,科学与人性之间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无论科学与人性之间的距离有多远,在本质过程中他们仍会回归到人性。"人性假设"理论是对人本质的正确认识,并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上的、以人为主体的教育管理活动。在高等教育管理过程中,教育管理者们希望能够通过寻求一种核心的价值观念,并通过这种核心观念确定教育实践的活动模式。  相似文献   

9.
人的本质、人性、人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本质”、“人性”、“人格”是哲学人学理论的主要范畴,也是思想教育的理论基石,中外思想史上对这三个范畴的探究极其丰富,由于认识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故对这些概念的界定和相互关系的阐释,至今存在较多的歧义,本文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有关认识,希望对人的本质、人性、人格范畴及相互关系作新的界定和阐释。  相似文献   

10.
比较分析霍桑的三部作品,我们发现一个共性:女主角形象光辉照人,男主角形象晦涩黯淡。信仰,准则,神性,人性,男人,女人,----纵横交织构成了复杂的现实世界,而这个世界却是不平衡的。男性通过压迫女性来彰显自我往往导致得不偿失;阴阳平衡的状态一旦打破,就会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霍桑小说中的很多社会问题都可以归结于"社会生态"的失衡。在霍桑看似绝望的文学蓝图中隐藏着永恒的希望,这希望便是女性的光辉。  相似文献   

11.
“世界体系的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产生的“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沃勒斯坦是该理论的主创人。他提出“一体化学科”研究路径,并同时希望人们能够从意识形态、政治纲领和社会科学三个向度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内涵和理论功能以及这一理解路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这对于人们深刻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内涵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重在探讨美的本质研究的新路子,为此多方分析了美的本质研究中存在的病因,并究其实质,指出了在研究中应正确摆放美学这门科学在整个人类知识体系中的位置,它是人类知识体系当中的一部分,与其他学科一样,是人类自由的表现,其根源和基础都来自于人的自由的本质,美学与人性与自由特别地贴近,它特别真率、特别直接地表现了人性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是对以往人性论的伟大变革。这一变革的主要内容是:一,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第一次提出了人的社会本质的理论;二,阐明了人的本质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有机统一;三,注意并提出了人的本性的可变和不可变属性的关系,即“一般人性”和被每一历史时期“改变了的人性”的关系;同时,还论证了抽象人性和具体人性的辩证统一。可是,长期来,“人性=社会性=阶级性”命题,在我国被认为是不容争辩的。因而使得我们对于人性的研究明显地落后了。所以当前,人性问题上的拨乱反正,首先要从研究马克思主义人性学说基本内容做起。下面我们就人性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阶级性之间的共性和个性、抽象与具体的关系说一点意见。先说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关系。有些同志常常引证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说的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以此推断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是否定人性包含着人的自然属性的。其实,这是一种误解。马克思上述论断是针对费尔巴哈排斥人的社会属性而言的。费尔巴哈在论证人的本质时,除了“理想化了的爱与友情以外,他不知‘人与人之间’还有什么其他的‘人的关系’”。(《马恩选集》第1卷第50页)事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生命的本质力量出发,按照时空维度,讨论并确定了荣誉的内涵,揭示了荣誉的时空本质,并论及了生命本质上的人性,以及生产力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同时认为,荣誉在本质上体现生命的本质,是生命本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量的积累。道德、荣誉和价值在生命本质基础上,表现出共性;也受到生产力的影响,在不同的时空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在教育学人性假设日益丰富的背景下,高等教育管理领域中的人性假设研究也在不断发展,但是,却让我们越来越陷入人性假设讨论的迷雾。在高等教育管理领域中如何将其人性假设从教育学和管理学中剥离,凸显高等教育管理人性假设的特殊性,需要从科学假设的角度出发探究人性假设的本质,进而分析得出高等教育管理人性假设的本质及其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人性”?这是一个历史悠久又具有争议的问题。古今中外,人文社会科学者就一直在探讨人性问题,可是,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关于人性的统一定义,每一个人都从自己的理解出发来诠释人性。正因如此,我们很难用人性是什么来简单地给人性定义,而只能运用某种特定的方法对人性的某个方面或某个层面进行揭示。《辞海》对人性是这样定义的:人性指人的共性,同“神性”“兽性”“非人性”“反人性”等概念相对,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由此我们认为,人性就是人类的本质的心理与行为特征,正是这些本质特征,把人类和其他动物区分开来。从哲…  相似文献   

17.
文章运用唯物史观,从具体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出发分析人的本质和人性,阐发了马克思主义个人利益观与人性自私论的根本区别:分析了人性自私论的理论失误,指出"经济人假设"的本质是资本的人格化,阐述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个人利益观.文章认为,决不能以人性自私"经济人假设"的理论指导我国国有企业改革.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克洛德和蒙太尼里两个神父形象共性与个性的比较,论述了神父的反抗心理,肯定了人性对宗教的反叛精神,揭示了宗教的表现形式及其本质。  相似文献   

19.
人性关乎人的本质及发展等重大问题,是其他学科的根基所在。对人性的探究自古至今从未间断,形成了诸多流派,但多囿于善恶二元道德评价体系之中。比较而言,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人性学说侧重对人性本体的研究,最终发展为独特的"体用不二"人性哲学体系;西方人性学说侧重于相论的研究,而对人性本体的研究相对不足。因此,跳出传统的人性二元框架的束缚,从"体"、"相"、"用"三界说的角度对人性进行系统考察,乃是研究人性的崭新路向。在此基础上构建的人性哲学体系,亦即人性动态一元论,能有效的弥补东西方人性学说的不足,更合乎人性本身和指引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20.
长期来,人性问题是个理论禁区。粉碎“四人帮”,冲破理论禁区,人性问题又获得重新研究探讨的机会。在讨论中对于什么是人性,众说纷纭。我认为人性就是人的社会性。这里谈谈自己初浅的看法。凡是一般地考察某事物的性质时,总是指该事物的本质属性。人性,顾名思义也是指的是人的本质属性。一个人,他有许多属性,归结起来不外两大类: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决定人本质的,不是自然属性,而是现实社会关系的总和,也就是社会性。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就是说,人的本质是同“一切社会关系总和”联系在一起的。人和人性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人是有多种属性,可以从各个领域来研究它。而人性是人的本质属性,是人之所以称之谓人的关键。生理学、解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