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李世林 《考试周刊》2008,9(5):139-140
小说<儿子与情人>是英国文学史上备受争议的天才作家D·H·劳伦斯(1885-1930)的自传体小说.这部小说为年仅28岁的劳伦斯带来了荣誉.他打破十九世纪前辈作家的传统创作方法,以其独特的风格,抒情的笔调,细腻的心理刻画,为我们创作出了一系列著名的女性形象.如在<儿子与情人>中出现的三位女性.可正因为他刻画女性形象的成功,使大部分学者将他们的精力放在了研究和分析那些女性人物身上.而作品中的男性形象,相对来说,就容易被人遗忘或忽视.在<儿子与情人>中,除了保罗这一男主角之外,他的父亲瓦尔特·莫瑞尔则明显被很多人忽视.在劳伦斯的笔下,这是一个让大多数人憎恶和瞧不起的男人.然而我们却不得不承认作为一个普通的矿工,一个可怜的工人,他本身也是一个悲剧人物.本文拟从分析造成他悲剧命运的原因入手,从社会经济,家庭,和他自身的性格弱点三方面入手,从而说明,从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工业文明发展社会工业化的文明对人性的摧残和扭曲,同时它也破坏了家庭的和谐.这也正是劳伦斯大多数作品所反映的一个主题.  相似文献   

2.
劳伦斯长篇小说中"出走的男人"是被英国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扭曲的男性形象.他们在生活重压下,夫妻关系失和而离家出走.这是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一种反抗,也寄托着劳伦斯的理想.但是,他们的出走对资本主义社会弊端的消除毫无作用,只是乌托邦式的空想.  相似文献   

3.
D.H.劳伦斯在作品中塑造了很多经典的女性人物,然而评论界认为劳伦斯作品中有着明显的父权主义思想。本文以劳伦斯的前期之作《儿子与情人》和《虹》中的两位男性瓦尔特·莫瑞尔和威尔·布朗文为出发点,分析劳伦斯作品中男性权威的解构,从而揭示出男性也是父权体制下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4.
D·H·劳伦斯以一系列独具个性的长篇小说赢得了世界的赞誉,但是绝大部分的评论家都将目光投射在他极负盛名的代表作《恋爱中的女人》和《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等作品上,而往往忽略了其于转型期创作的几部作品。《出走的男人》是劳伦斯转型期的代表作之一,作品探讨了男人出走的根本原因。而这种出走是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反抗,也是劳伦斯希望重建和调整男女关系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李碧华的言情小说,诡谲瑰丽,雅俗共赏,别具一格。与一般女性主义写作不同的是,李碧华的胸怀和视野都广阔得多,在她的笔下,男性与女性同为主角。在李碧华的作品中,男性形象大致分为两类:作为父亲的男性形象和作为情人的男性形象。此外,李碧华小说中还有一些混淆了性别的男性,在李碧华塑造的这些男性形象中可以看出她对男性的一种辩证态度,一种理性的沉思,在一系列的男性形象中"他审"与"自审","重建男人和女人的共同事业"。  相似文献   

6.
劳伦斯是一位致力于描述人与自然、男人与女人之间的关系,以期拯救西方工业文明的作家,他的作品一贯保持着这一特色.本文试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其中篇力作<狐>,从而揭示在父权制社会中,男性统治者对自然与女性的统治间存在某种密切的联系.同时引起读者对于人类生存状况的思考:人类若要和谐发展,就必须尊重自然,重建男女两性间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7.
作为中国40年代重要的女性作家,张爱玲在她的作品中创造了一系列去势的男性形象,从而使一贯被视为他者和失语者的女性得以确定自身的主体地位。通过分析张爱玲小说中不同类型的男性角色,使我们清楚的看到了男性权威的衰落和女性意识的崛起。  相似文献   

8.
劳伦斯的三篇短篇小说《太阳》、《菊馨》和《玫瑰园中的影子》中既有对环境恶化的描写,又有对女性困境的刻画,体现了在工业文明和父权制社会对自然和女性双重压迫,因而使他的作品具有丰富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同时他在作品中还加入了亲近自然的男性形象,展示了拓展的、进化的生态女性主义视角  相似文献   

9.
统治型男性气质在劳伦斯小说中屡见不鲜,通过探究劳伦斯两篇短篇小说中的男性气质,探索劳伦斯作品中统治型男性气质的成因和变化,希望能为研究劳伦斯提供有参考价值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儿子与情人》这部作品是由英国诗人、小说家。H.劳伦斯创作的,劳伦斯认为当时的机械文明摧毁了人们的本性,尤其是下层的工人阶级。本文通过分析、剖析作品中的语言特点,尤其是作品中修辞和特色词汇的使用,来加深对劳伦斯作品思想和内涵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逾矩的罪人》是劳伦斯作品中一部颇具现代风格的婚外恋小说。用卡尔.荣格的原型分析理论解读《逾距的罪人》中的悍妇和大母亲这两位主要女性人物的原型,揭示劳伦斯在作品中所表达的父权制社会中,男性对女性的期待、憎恨和恐惧的矛盾心理,以及女性意识对男性权威的挑战与征服。  相似文献   

12.
《恋爱中的女人》是英国现代小说家劳伦斯的一部重要作品。在这部作品中,劳伦斯对西方工业文明的抨击达到了极至。他认为现代工业文明破坏了自然环境和人类本身,使得人类世界蒙上了死亡的阴影;劳伦斯在小说中主张以死亡消除死亡;但是小说的这个主题本身带有很大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儿子与情人》是劳伦斯早期作品中一部代表作.该小说以心理探索为其主题,揭示了现代文明与自然文明的冲突.  相似文献   

14.
劳伦斯在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白孔雀》中塑造了两位具有潘神色彩的男性形象--安纳布与乔治.二者的关系反映了劳伦斯早期对一些重要思想命题的探索和思考,为他此后的艺术创作和哲学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文明的进程,人的整个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也在发生一系列变化。进入20世纪之后,西方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机器文明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日益提高,使现代人为自己创造的奇迹感到自豪的同时也为自己所面临的各种危机而深感忧虑。总而言之,工业文明在最大限度的满足了现代人的物质欲望的同时,也导致现代人产生了精神信仰失落的问题。作为20世纪初争议颇多的作家D.H.劳伦斯,他是英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劳伦斯创作了包括小说、戏剧、诗歌、散文、游记在内的近50部作品,然而他的声誉主要建立在小说上。劳伦斯在小说中不仅揭露了工业文明造成的自然生态危机,同时也指出人类精神层次上的生态危机才是更深层次的生态危机。在他的很多作品中一再唱响工业文明对人性扭曲的主题,在20世纪初工业文明的荒原上奋力的播种这着生命的火种。  相似文献   

16.
<恋爱中的女人>是西方文学界公认的劳伦斯创作高峰期的最重要作品,在这部作品中,劳伦斯运用了象征和心理分析手法巧妙的揭示了资本主义现代工业文明对人性的摧残和扭曲、人际关系的异化和两性关系的失衡.本文通过存在主义的视角和心理分析手法,对书中杰拉德和古德伦悲剧性人格及其社会背景进行了探析,以期能够更深入的领会劳伦斯这部小说的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7.
论劳伦斯笔下的叛逆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劳伦斯,在英国诸多作家中,是极富有才华而又颇具特色的一位作家,他的作品,大部分以女性为中心,如《虹》、《恋爱中的妇女》、《误入歧途的女人》、《可爱的夫人》等,数不胜数。因此,在他的笔下,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女人形象,组成了一个丰富的女性世界,而且对女性的刻画是入木三分,颇见功底。众多的女性形象引来评论者们的各种分析评价.有从原型批评人手,认为劳伦斯笔下的女性形象显现出男性本位神话中的女性原型:大母亲、悍妇和睡美人;亦有从精神分析理论出发,探讨劳氏作品中的“恋母情结”、“恋父情结”等。另外,有一类是诸如“大母亲、悍妇和睡美人”所难以概括的形象,即叛逆女性,从她们身上,既体现了劳伦斯所理想的女性特征,同时,从对她们所安排的归宿看,也反映了劳伦斯的男  相似文献   

18.
随着英国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迅速发展,自然与文明对立的主题尖锐化,这在许多这一时期的英国小说中都有所体现,包括艾米莉·勃朗特和戴维·赫伯特·劳伦斯的作品。本文探讨的是《呼啸山庄》和《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中体现的自然与文明的和谐观,并通过比较和谐之打破、重建之异同,以及和谐观形成背景,来浅析艾米莉和劳伦斯的和谐思想。  相似文献   

19.
劳伦斯是20世纪英国最具独创性和最有争议的作家之一.由于他的作品中对性爱大胆的描写,他一度被看成是一位淫秽作家.他认为应重新调整男、女关系以抗击工业文明的侵害.劳伦斯几部作品中主人公都对传统的旧有秩序进行了反抗,从而寻求完整的独立人格.  相似文献   

20.
《儿子与情人》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女性主义是生态主义和女性主义相结合的产物,它认为对女性的压迫和对自然的破坏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它试图解构文明与自然、男性与女性的二元对立关系,解放生命,反对任何形式的压迫.在<儿子与情人>这部小说中,劳伦斯通过展现自然与文明和男性与女性的双重对立,成功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工业化文明对大自然的破坏,以及男性对女性的压迫和漠视,表现了他超前的生态女性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