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位同学在收看中央电视台“科学&;#183;教育”频道“人物”栏目对鲁迅先生生平的介绍节目时.听到解说词中有这样一句:“在鲁迅先生13岁时,他的祖父园罪人狱,其家也随之陷入困顿。”他发现在学习鲁迅先生的文章时,老师从来没有介绍过这方面的情况。于是,他翻阅了几本鲁迅先生的传记,也没有找到相关的介绍说明。他希望我能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有关情况。  相似文献   

2.
文学批评家王彬彬成名比较早,研究现当代文学,或者研究鲁迅、五四知识分子,他都很出色.也都有相关论著行世。但他作为批评家,最引人注目、最深得人心的似乎还是关于时代和社会问题的批评.这一点恰好与他文咩研究中的“心理人格论”方法相统一,一些拥有广泛影响的作家作品.经他一观照,就有了暴露真相的感觉。其实创作心理、创作意图等并不是新式方法.那么,王彬彬为什么能做得如此有新意呢?这是不是和他“不做职业批评家”的心态有关?也是不是与他常常客串杂文创作有关?这些既是本文论述的重点,也是王彬彬作为个案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孔乙己》是鲁迅最满意的一篇小说,“在《呐喊》集中.这可说是呐喊的火气最弱,作者的内心隐痛却表现得最饱满的一篇,鲁迅如此偏爱它.正显出了他创作的真正的兴趣所在。”一般认为。它的成功之处在于塑造了一个封建社会末期下层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但实际上.如同我们只看到了海面上巨大冰山的一角.多数人只看到了被旧科举摧残毒害的孔乙己.却很少关注一个被社会逐渐染黑毒害的小伙计.笔者认为。这正是巨匠鲁迅于文本中赋予在小伙计身上的重要隐匿意蕴.  相似文献   

4.
名人读书法     
《今日教育》2012,(4):59-59
1.鲁迅的读书法鲁迅在博览群籍的基础上.形成了有自己特色的读书方法。一是泛览。他提倡博采众家.取其所长.主张在消闲的时候,要“随便翻翻”。二是硬看。对较难懂的必读书.硬着头皮读下去,  相似文献   

5.
术上仕元工认对目c揭开了“鲁迅先生为什么把‘纪念’写作‘记念’的谜底。”他说:“原来,日本人使用汉字写的广nidn,一律都作‘记念’。如所周知鲁迅先生青年时代曾留学日本,显然他受日本文化影响比较深,以致中国通用的汉语词汇,其写法都往往与传统写法不同。这‘记念’就是一例。”他呼吁有关部门予以改正,以免“产生负面作用”①。我对宋先生的治学精神和维护现代汉语规范化的责任心深感赞佩,但对他得出的结论却不能同意.理由有其一,如果鲁迅先生真的是受日本文化影响较深的缘故而将“纪念”写作“记念”,那么为什么在写作时…  相似文献   

6.
鲁迅“逃离”他的“家”,却是为了更好地经营这个“家”;他苦心经营这个“家”,却被撵出这个“家”!这前后的遭际,我们完全有理由以其人之论反照其人之身:他维护这个家庭的时候,是“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候,他被逐出家门的时候,是“做奴隶而不可得”的时候。造成如此尴尬的原因是强烈的负罪意识,忘我的牺牲精神,无法排解的矛盾。  相似文献   

7.
鲁迅的柔情     
鲁迅不仅在孩子那儿寻找纯洁和单纯,他自己也有着一颗“赤子之心”。鲁迅尽管早就看透了整个世界,但直到离开世界的那一天也没有对世界完全绝望,正是这颗“赤子之心”在支撑着他。平时,鲁迅的工作非常繁忙,他在几所大学里兼课,白天很早就出门去了,晚上很晚才回家。但是一有空,他也会像小孩一样跟俞芳姐妹一起“贪玩”。俞芳记得,有一次,鲁迅拿着放大镜,在太阳底下把纸点燃。他为什么还要这样聚精会神地用放大镜点燃纸张呢?我想,他一定是出于“好玩”,仅仅是好玩,没有什么别的用意,也无须鲁迅研究专家们赋予这一行为特殊的“…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刊物(包括《中学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这一北一南两家权威)和参考书都说藤野先生是《藤野先生》的中心人物,同时又说“全篇洋溢着鲁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这不但自相矛盾,而且不符合文章实际,不符合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既然《藤野先生》“全篇洋溢着鲁迅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中心人物怎么会是藤野先生? 是鲁迅从属于藤野,还是藤野从属于鲁迅?答案是后者。更明白地说,对藤野先生的态度是表现作者爱国主义思想的一个方面。鲁迅之所以特别敬重、特别怀念,并且以他来激励自己,就因为他“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在”;军国主义的日本,在歧视中国的氛围里,唯独他没有民族偏见,希望中国强盛起来。尽管鲁迅如此敬重藤野先生,但还是不到毕业,就毅然决然地离开了他,为的是要从事文学救国。时事电影的放映是鲁迅作出如此重大抉择的直接原因。在这一点上,藤野先生的作用远远不及电影里  相似文献   

9.
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选文中占比例较大.也是教学的难点.学生普遍感到难懂。要突破鲁迅作品的教学难点.就必须紧紧抓其作品中“国民性”这一特点。在选文中.无论是其小说.还是杂文.无不体现着鲁迅先生”国民性”教育这一中心.抓住了这一点,也就找到了教学难点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0.
裴利伶 《成才之路》2011,(33):94-I0019
“鲁迅是大家”在文学界早已是个不争的事实。可在校园阅读的范围内却很少有人这样发自内心的赞誉。非但如此,时常还会有些不乏贬低的话。诸如:“鲁迅的作品是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精品,但现在离我们太远了。”“读鲁迅的文章太费脑子。”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以往我也有过类似的看法,但随着阅读的不断深入,我逐渐改变了对鲁迅作品的看法。现在我要说的是鲁迅不仅是文学界公认的大家,而且确实是大家,我们应该亲近大家之作。  相似文献   

11.
龙琴 《江西教育》2010,(1):90-90
那些杰出的哲学家、艺术家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是古怪偏执、不合群的人,可鲁迅却深受学生的爱戴、同仁的拥护.这不仅仅因为他有令人仰慕的才学.还因为他风趣幽默的性格。当时北大有一个叫川岛的教授,留了个学生头.绰号“一撮毛”。他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谈情说爱上。鲁迅撰写《中国小说史略》一书出版后。就送给他一本.并在扉页上以诗的形式写道:请你.从情人的怀抱里,暂时伸出一只手来.  相似文献   

12.
李鹭 《教学与管理》2001,(12):52-53
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对鲁迅作了这样的评价:“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的方向。”因此。在将近40多年的时间里没有人敢对鲁迅的人品、作品作出丝毫的怀疑和否定。尤其是“文革”时期,在几乎所有的现代文学作品都被称作“毒草”禁锢之时,只有鲁迅的作品却与马恩列斯毛的著作并列摆在书店最显眼的位置上允许阅读、销售。鲁迅的言论(特别是其晚年的杂文)与马恩列斯毛的语录一起.被红卫兵和造反派的“大字报”大量引用。  相似文献   

13.
“愿有英俊出中国”,他一直把鲁迅先生的这句名言当成语文课教学的终极目的。他勇于教改实验,潜心探索,不辍进取。他的语文课.增大了信息量.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加强了学科间的知识渗透,强调了素质教育。被学生评价为“难得的知识传授”、“最好的艺术享受”、“具有迷人的艺术魅力”,从这些评价的后面也看到他对每一节课所付出的无数心血。他认为,教学一半是  相似文献   

14.
鲁迅坚持的清醒现实主义精神.代表着民族的自省,使中华民族从盲目走向自觉,正确地认识自我、认识周围的世界、认识自我在世界中的定位。鲁迅的文章切中要害,每次都让那些拼命掩饰的面具无情地滑落.“横眉冷对”的确是鲁迅形象至为鲜明的特点。如在鲁迅的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中,鲁迅用“自夸”、“他信”、“求神拜佛”、“怀古伤今”.“自欺欺人的脂粉”、“状元宰相的文章”等词进行挖苦讽刺,  相似文献   

15.
鲁迅作为现代一个伟大的作家,他的精神世界是复杂的,这表现在他一方面主张“拿来主义”和坚决批判传统.另一方面又自觉不自觉地在一些方面信奉着文化传统,他的精神至上观与儒家文化之间的本质联系就体现出民族传统在他的文化心理上深刻积淀。“心学”是儒家传统的灵魂之一。它的核心意义就在于把“人心”视为人格实现和历史秩序的主宰功能,鲁迅的“弃医从文”。提倡个性,张扬科学精神。以及他毕生为之奋斗的思想启蒙事业,共同体现着一个思想模式,即人的精神世界的转变是社会历史变革的根本,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鲁迅的精神至上观。  相似文献   

16.
百年前鲁迅的东渡日本是一次意义重大的“空间转移”。他在日本的思想发展是以民族主义为起点,并产生如下问题意识,即如何既要批判东方传统促进民族的现代化,又要对西方现代化进行质疑;如何完成“现代民族化”、“现代民族主体”的重建。鲁迅在日本早期的述,其中心词的转移,说明他认识到民族危机在于化危机,化危机在于“人心”危机,民族“精神”的危机。从此鲁迅处于主流思潮的边缘并显示着鲁迅式的化品格。鲁迅作中心词“个”强调个体的精神的自由。其典型的个性主义思想是将“立国”建立在人的个体精神自由的基础之上,“主人”的根本在人的信仰。“精神界之战士”是批判、战斗的知识分子,具有很强的实践精神,这也是鲁迅的自我选择。  相似文献   

17.
任飞 《留学生》2010,(7):11-13
“上善若水”是范少伯最喜欢的一句话.他把这句话写在心里.做人如此,工作如此,创业亦是如此。2001年,他从学习、工作了近16年的法国回国.他所要做的事情就是“产业报国”.这是他最纯粹的理想。于是,他的人生从此与水结缘。  相似文献   

18.
鲁迅先生的小说《社戏》里有一个“六一公公”,他为什么叫“六一”呢?是因为他排行六十一.还是因为他六十一岁?  相似文献   

19.
《都市快报》曾载有该报记者梅春艳发自北京的一篇报道。报道称:有个叫马未都的人,“昨天做客凤凰网‘凤凰非常道’……竞将矛头对准了鲁迅”.说什么“鲁迅的文学表达能力非常差。……鲁迅翻译的小说.就我这智力有时候还看不懂。……鲁迅的问题在于他对语言的驾驭能力有限。”  相似文献   

20.
王统照深受鲁迅的影响,他与鲁迅有许多直接的亲切交往,但更主要的是“神交”。他对鲁迅的小说创作有天然的敏感期待;对鲁迅的人格有天然的敬仰热爱;对鲁迅的爱情婚姻观有天然的理解和认同。这是因为他们有很多相似的家庭生活背景和文学创作道路;他们都是忧国忧民的现代知识分子;又都具有余英时所说的传统的“宗教承当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