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张凤德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是确立科学的世界观和革命的人生观,塑造高尚的情操和完美的品行的伟大工程。一、道德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四有”新人我国人...  相似文献   

2.
学生的品行,也和其他各种心理结构一样,有积极和消极的方面。他们的不良品行,可以视为自身整个心理行为总体的消极方面。在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积极与消极的心理,总是处于相互消长的斗争中,这是一条心理发展的普遍规律。为此,要矫正学生的不良品行,就应调动其积极心理,并启发他们认识自己的不良品行,使他们在感情上产生相应的体验,以使其能够以自身的积极心理去克服自身的消极心理,把自己转变成品行高尚的好学生。所以要培养学生的高尚品行,就必须寻觅学生品行方面的有效心理因素,并以之为心理依据,按相互消长的心理规律,采…  相似文献   

3.
高等学校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中担负着重要任务。它要致力于提高教学质量,把学生培养成为既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又具有社会主义觉悟和为四化献身的崇高理想和高尚情操的建设人才。提高教学质量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其中包括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科学素养。本文拟就高等学校要重视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科学素养,文化素养和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由此可见,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决不是一般问题,而是党的大事,国家的大事。民族的大事。学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学校培养的学生,其品德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社会和国家的未来。技工学校培养的是各行各业的中级技术工人,他们较早进入社会,参加社会生产,学生的政治立场、知识水平、劳动技能、职业道德及品行如何,对社会劳动者的素质和经济发展都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加强技校生…  相似文献   

5.
在成人教育中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确立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主导核心的精神支柱,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文明修养,使之形成健康的品格和高尚的人格,塑造具有先进科学文化知识和高尚道德情操的建设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现代礼仪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仪是道德体系中最基本的层次,礼仪教育是培养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起点;礼仪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礼仪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因而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是一个虚与实的结合点,应大力开展礼仪教育,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是具有全局性、根本性和长期性的战略任务。在完成这一伟大的战略任务中,人民教师承担着神圣的使命,起着突出的作用。艺术院校的教师是党的文艺路线的执行者和宣传者,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有它独特的重要责任。应当培养学生既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又有精湛的表演艺术才能,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突出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吉卫平 《考试周刊》2013,(43):120-121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高尚品格,陶冶学生的良好道德风尚,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学校教育的任务。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既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又有助于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试论高校师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高级专门人才的艰巨任务,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党中央在《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是思想道德建设.高校道德建设关键是师德素质的提高,它在高校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10.
学校教育是审美教育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职业中专思想政治课与美育和谐结合,对于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和健全的人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强大的思想武器,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历史学科的特点,历史教学的任务和目的,决定了历史教育工作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历史教师的光荣使命和神圣职责。现就历史教师如何结合本职工作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问题,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2.
首先,从社会主义教育性质来讲,教育是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为社会经济基础服务的,是进行社会主义四化建设的有力工具。我们高校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四化”建设服务的专门人才,这种人才担负着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双重任务。因而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高校教师的职责,不仅使学生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必须使学生确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高尚的思想品德,这是直接关系到我们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问题。因此,人民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和目标。邓小平同志早在1979年就指出:“我们的国家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充分说明,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对于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培养和造就中学生健全而高尚的人格,是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中学的各学科教学中,思想政治课是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渠道和核心课程,在中学生人格的培养和塑造方面担当着重要而特殊的任务,具有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功能.因此,在经济常识课中开展健全学生人格教育,将每一位学生培养成具有健康人格的现代社会公民,既是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实现的基本目标,也是贯彻素质教育根本要求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同时,对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高级专门人才的艰巨任务,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党中央在《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是思想道德建设.高校道德建设关键是师德素质的提高,它在高校道德建设中起着主导的、率先垂范的作用.只有教师“自善其身”,为人师表,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才能以此来教育、示范、感化、陶冶学生的品德,使学生在良好师德的感召下,成为学校道德建设的主体,从而实现培养跨世纪高层次各类合格人才这一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6.
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和造就具有良好的政治品质和道德素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由于教师的特殊身份和作用,决定着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状况在高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占有独特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讲,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搞好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第一,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组织领导的关键。教师是学校的主体.是完成学校教育任务的主力军。高校精神文明建设,不但要靠领导重视,而且更重要地是把教师组织起来,动员起来,使他们积极投入到精神文明建设中来。高校精神文明建…  相似文献   

17.
当前,全国人民正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为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努力,为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而奋斗。为了实现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抵制精神污染,我们在对医科学生进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同时,还对他们进行医德教育,使社会主义医德原则和规范,转化成为学生的良好医德品行,这是医学院校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8.
师红 《考试周刊》2012,(18):26-27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人类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理想,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逐步完善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提高学生对现实世界(自然和社会),以及整个艺术世界的鉴赏和创造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生活情趣,使学生变得高尚,健康和积极。而且,美育的实施对于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丰富知识和扎实本领的优秀人才。"作为新世纪的一代青年大学生,他们在承载科学知识的同时,也在接受、创造、传播着人类文明,他们不仅要为社会提供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也要为社会提供优良的精神产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协调发展,是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关系到21世纪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大事,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20.
于一平(江苏省泰州中学校长):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靠全党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但是学校是建设精神文明的重要基地。学校的领导和教师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负有特别重大的责任。学校领导和教师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能否为人师表,言教身教,以身作则,起榜样作用,又是能否完成教书育人任务的关键。一个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教师,除了精通业务,有渊博的知识外,还必须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而且要为人师表,才能担负起教书育人的任务。加里宁说:“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于每一个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